李穎智
摘 要:固結灌漿的作業涵蓋灌漿實施、鉆孔距離、排距、深度、先后順序、壓力等很多工序和灌漿操作手法。灌漿作業被認為是大壩基礎施工作業的基礎。除此之外灌漿作業還要符合相關的實際條件,結合作業的具體情況,分析灌漿作業在大壩基礎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壩基;壓水試驗;固結灌漿;施工工藝;質量控制
1 固結灌漿工藝
1.1 灌漿方法與工作原理
1.1.1 分階段灌漿,跟定期的灌漿手段差不多。它的作業理念是先取相同間距的鉆孔進行深度灌漿,然后再用低壓灌漿,隨后加大壓力灌漿,一直到整個作業結束;根據灌漿深度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鉆調方式,此時采用正壓力作業。當然要依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是有必要可以從深處鉆進新的洞,隨后用進行壓力來實施整個作業。此方法優于其它施工:因為不同的作業開始的時候都要先鉆好空才可以作業,運用這種方法能夠在深處作業時降低漿液流失,但花費高時間長,而且還存在一定風險。
1.1.2 分組灌漿法,這種方式在水電作業固結灌漿與帷幕灌漿的時候運用最為廣泛。這中間的作業道理是:分組灌漿手段使用從上向下分組鉆入同時實施灌漿,直到達到預期估計方位作業結束時,方可結束作業;下一組的作業隨即展開。好處是鉆入花費小,并且因為只要在空口放上管道,這樣就不用專門措施堵塞。不好的地方是:在整個作業實施的時候,必須當心抬動狀況的出現。除了這些,每個時間段完成都要進行清洗,防止漿液流失浪費,也就是說要是在漿液沒有成為固體時沖孔可能會引起漿液回流。
1.1.3 重力灌漿法,也叫做管道灌漿法,比較常見的在可以自由吸漿并且有大面積的空隙時。作業來源于:該作業時間,管道都必須得確保蓋在漿液立面,詳細說是不能間接作業,一直到全面作業完成。即第一步先把管子插進去,讓洞最低端和管道在一起,開始作業時要結合外力一并實施。需要注意的是提起進漿管必須在壓力回去時進行速度不能快,同時兼顧著灌漿。
1.2 灌漿段長及壓力
固結灌漿承受的力度和作業結束收工的成效息息相關,而且必須得有充足的理論來保證灌漿所受到的力,要本著壓力伴隨著深度成正比,沒有覆蓋的時候普通情況下要小于0.5兆帕,深淺的孔口的壓力普通情況下是0.7兆帕,普通情況下漿液吸收程度和壓力也是成正比,除了這些最好在施工地點實驗確定具體手法。固結灌漿分組與承受力和作業條件都會由于施工狀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深度在8米到10米之上普通情況下運用分組灌漿,要是接觸段在1.5米到2米之間且巖漿段在4米到6米左右,并且深度是在5米上下的時候不會采用分組的手法,二用全部一次作業。要謹慎的地方在于一些裂縫在持續、巖石不整和滲漏狀況多的地方,段長不能長于3米到4米,并且一些地質惡劣的地方要特別注意,要是碰到滲漏的地質狀況,灌溉的長度可根據具體狀況延長,但最長不能超過10米。
2 固結灌漿技術分析
2.1 工程實際應用情況分析
比方說水庫狀況是電站組裝4臺器械承載能力是260毫伏的混流式水流作業,常規蓄水為745米。大壩臺基地質比較硬受力強度很高,具體說就是它的固結灌漿施工需要越過的巖石層為三層,這些地方很堅硬。該項作業大壩區域地層中灌漿對其影響:這中間巖石與巖石間的夾縫、腐蝕的裂縫和中間有泥土的地方并且連接著斷層。從加強大壩的牢固度,來降低變形與增強建筑物抗壓程度,運用密集灌漿手段將這些問題進行解決,詳細的處理方法如下:
2.1.1 固結灌漿機械設施,這中間最重要的是灌漿機,當然還有一些不可缺少的像壓力表、灌漿配套設施和它的一些基礎性設施。很重要的一點是灌漿作業的品質跟灌漿機的作業狀況息息相關,比方說灌漿深淺所采用的鉆探方式,不是很深的就可以用風鉆。
2.1.2 底層固結灌漿的管控數據確定,依據相關的規定,比方說《溢洪道設計規范》所說到的,保證溢洪設施基礎固結灌漿作業的區域與深淺要依靠地質具體的狀況,因地制宜,在確定地質狀況做好充分的考察和研究,從科學技術人員的專業論斷出發,將這些狀況綜合起來考慮如何施工,以及細節處的處理方法手段。斷定一些基礎數據。其中孔距,孔深宜取3~5m和排距宜取3~4m,有需要時確定孔距、排距及灌漿壓力等參數時應進行灌漿試驗;此外對于較大的斷層破碎帶,裂隙密集帶,宜專門布孔。同時巖基條件好時,固結灌漿可不進行,同時可按梅花型或方格型布置固結灌漿孔,灌漿孔方向應可能穿過較多的裂隙。固結灌漿宜在混凝土澆筑后進行,當有混凝土蓋重時灌漿壓力大一般為0.2MPa~0.5MPa,無混凝土蓋重時則為0.1MPa~0.3MPa,軟弱巖體地基灌漿壓力在不抬動地巖基體和混凝土蓋重的條件下取較大值可適當降低。和《水閘設計規范》提出:“宜采用固結灌漿處理裂縫已發育的巖基,固結灌漿孔可按梅花形或方格形布置,孔深大小應為3~5m,孔距、排距大小應為3~4m,可根據情況需求情況適當加密,有混凝土蓋重時≥200kPa,無混凝土蓋重時≥100kPa,即灌漿壓力應以不掀動基礎巖體或蓋重為原則”。
2.1.3 固結灌漿的施工工藝,即其流程為:第一階段,先鉆孔,預埋孔口管及洗孔;第二階段沖洗、壓力灌漿及封孔及孔位處理。整體上,本工程固結灌漿選用的是預埋管法,分兩步作業展開施工,即分鉆進成孔和灌漿,還有灌漿段實施。在實施固結灌漿過程中,灌漿過程不出現隧洞混凝土面產生裂縫的現象,同時觀測抬動值為0mm,這樣的情況達到了設計的要求。其中固結灌漿設計允許最大抬動值為200μm。
2.2 質量檢查
固結灌漿檢查,以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為主,并輔以其他分析方法進行綜合評定,即采用一個中心,其他分支點進行綜合評定。質量檢查工作應于該部位灌漿結束3~7d后進行,其次固結灌漿檢查孔鉆工作完成后,根據灌漿孔要求進行全孔1次灌漿及封孔。總之,灌漿質量可認為合格的標準為不合格試段的透水率值≤設計規定值的50%且不集中,具體的如檢查孔數量不可低于灌漿孔總數的5%,試段合格率要求>85%,檢查后達不到標準要求的則要作相應處理。
2.3 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處理措施
灌漿過程中若發生外漏、冒漿等問題處理,可采用表面封堵、嵌縫、降低壓力、濃漿灌注等方法處理。如在灌漿過程中,發生孔間串漿,其處理方法為:①若出現重新灌漿出現吸漿量減少或基本不吸漿的問題時,則補孔灌漿;②若串通孔都滿足灌漿條件的情況時,灌注時可采用“一泵一孔”等方法進行;③若串通孔不滿足灌漿條件的情況時,可用栓塞塞住串孔,灌漿灌漿孔工序完成后,接著掃孔、沖洗和灌漿串通孔。其他注意事項:灌漿因故中斷,要盡可能將時間控制在30min以內,若超過30min,則要馬上沖洗鉆孔且重新灌漿。此外,要先測記涌水壓力和涌水量,再灌漿涌水孔,對涌水段單獨灌漿,盡可能減少段長,同時將灌漿壓力提高,當灌漿達到結束標準時,屏漿不少于1h,有必要時可采取屏漿措施,即可在灌漿漿液中摻入適量的速凝劑。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踐證明適當引用先進的施工工藝、施工設備,并在施工過程中不官完善及創新,不僅能提高施工水平,還將大大提高施工工程的質量。總之,在此建議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我們應重視積累了經驗,不斷提高施工隊伍素質,尤其是在灌漿等方面能力的培養,以使施工隊伍更能勝任工作的需求,從而不斷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向前.論水利建設工程中的灌漿工藝施工技術[J].四川建材,2009(6):54-56.
[2]占忠心,田軍.小灣水電站壩基有蓋重固結灌漿施工[J].葛洲壩集團科技,2009(4):155-157.
[3]徐彥利,邢如遠,衛新伍.強夯置換在水庫壩基加固工程中的應用與探討[J].巖土工程界,2007(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