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滿
青春之殤
——讓青少年擺脫成長的漩渦
黃書滿
前不久,沈陽某中專接連發生兩名17歲女生懷孕產子事件,在社會引起不小的反響。“十七歲那年的雨季,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卻發現成長已慢慢接近……”很多人都會唱這首歌,而如今的17歲女生又承受著怎樣的成長之痛?據某晚報報道,今年17歲的李紅(化名),在沈陽市皇姑區一家KTV上班。2013年8月2日,皇姑警方審理一起涉毒案件時,吸毒女鞏某交待自己曾兩次在李紅住處吸毒。隨即,警方將李紅刑事拘留。當準備押解李紅前往看守所服刑時,法官發現李紅身體有些異樣,便帶她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她懷孕了。面對這種情況,李紅不但沒緊張,反而顯得滿不在乎。17歲的女孩,你難道真不在乎嗎?據沈陽市皇姑區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庭長卜靜透露,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上升,犯罪人員主要是輟學中學生、職高學生、農民工子女或外來打工人員。而在眾多的案件中,來自單親家庭的比例占絕大多數。“家庭教育的缺位,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花一樣的年齡,是多么令人羨慕啊!然而,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場景,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結局,讓我們看到的不是青春的綻放,而是無奈的凋零。盜竊、搶劫、綁架、強奸、吸毒等名詞,使青春顯得暗淡無光,也讓成長經歷著曲折與艱辛。當瑯瑯的讀書聲在教室里響起,當拿著成績單露出喜悅的微笑,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青春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接受著陽光的暖意,汲取著知識的營養,感受著親情的力量。
朋友,請不要給青春的傷口撒鹽,而要給它一縷陽光!
現場一:
他本是一個頑皮的少年,還沒讀完初中就輟學回家了;他本想依靠自己的能力賺點錢,卻因為得罪人而遭到橫禍。14歲的小保安躺在血泊里,就這樣離開了人世,而他帶給我們的卻是無盡的思考。
少年輟學當保安
董鵬出生在沈陽市郊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本是農民,后來做起了小買賣。在他的記憶里,父母整天都為瑣碎的小事爭吵,有時還大打出手。他無法忍受父親的暴躁,更看不慣母親的胡攪蠻纏。他經常躲在同伴家里,不肯回來。可想而知,董鵬的成績一塌糊涂,每次考試都排在末尾。
其實,父母只是走街串巷地賣零物,談何容易?董鵬卻說:“我長大了要當警察。”在他的心里,警察是一個光榮的職業。可憑他的成績,又怎能實現這個理想呢?上初中后,老師管得特別嚴。有一天,他向父母提出了輟學。一個星期后,他就再也沒有背起書包。
“走,和我賣東西去!”父親在一邊嚷嚷著。
“我不去。”董鵬覺得父親的“工作”很不體面。
“你不出去賺錢,讓我養到什么時候?”父親揚起眉,顯出不耐煩的樣子。
“我不用你養!我自己能賺錢!”董鵬把房門關上了。
三天后,他就出去找活兒。一個14歲的少年,能干什么呢?他敲了無數次的“門”,被拒絕了無數次,心靈受到了巨大的創傷。中午,陽光特別毒,他口渴極了,身上又沒有錢,就跑到渾南新區某小區討水喝。一位保安很熱情,一邊給他打水,一邊和他聊天。
“小兄弟,你怎么不上學呀?”
“我家窮,上不起了。”
“那你跑出來干啥兒?”
“找工作!”
……
兩個人聊得很投機。那個保安又說:“正好我們這里缺人,要不你到這里上班吧。”
董鵬聽了,眼睛立刻亮起來。
“不過,得通過我們領導審查。你的年齡好像……”那個保安猶豫著。
董鵬走上前,說:“叔叔,你就幫我想想辦法吧。我實在是無人可求了。”
那保安心一軟,說:“要不,你明天把你父親的身份證拿來,就以他的名義報名吧。”
那天,董鵬興高采烈地回家了。他覺得,上帝好像給他打開了一道大門。
第二天,董鵬拿著父親的身份證去應聘,并通過了審查。

與人結怨遭抱復
上班第一天,物業公司就給董鵬發了一套保安服。從外觀上看,保安服和警服沒有太大差別,這讓董鵬興奮不已。
“喂,你找誰?”每當有陌生人進入小區時,董鵬就會上前詢問,在確認是小區訪客后,才開門讓他進入。
一天中午,有一輛尼桑轎車停在小區門口。嘀嘀……里面的人不停地摁喇叭,示意保安開門。這天,正好董鵬當班,他按照規定上前詢問。一個年輕人坐在里面,說:“把門打開,我去接人!”
“外來車輛不允許入內,停在院外吧。”
“你是新來的吧。我以前都是開進去的。”
“不好意思,這是規定。”
“什么狗屁規定!”那年輕人狠狠地說。
“你怎么說話呢?”董鵬提高了嗓門。
“我看你是找打!”那年輕人推開車門,剛想揚起拳頭,就被迎面走來的一個女生喊住了。
“算了,算了……我們走!”一場硝煙才算平息下去,可董鵬的心里非常不得勁兒。事后,董鵬了解到,那個年輕人叫王小東,是來接女朋友李雪的。
一周后的一天,那輛尼桑轎車又停在小區門口,喇叭聲依然不斷。董鵬知道王小東又來了,仍像往常一樣詢問。
“你怎么不知好歹呀!”王小東說。
現場二:
18歲的劉磊穿著時尚,處在一個活力四射的年齡。可是他臉色蒼白,身形消瘦,仿佛得了一場大病。再三追問下,他才說出了自己的不幸經歷。
少年過上單親生活
劉磊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是一家商場的經理,媽媽是一名工人。從小劉磊就生活在蜜罐兒里,然而幸福在一夜之間消失了。
2003年7月,爸爸媽媽因為感情不和而離婚。那時的劉磊只有7歲,在他的記憶里,媽媽整天以淚洗面。劉磊被判給了媽媽,一夜間,劉磊成了沒有爸爸的孩子。
父母離婚后,劉磊也從生活的幸福之端掉進了低谷。平時,他和媽媽生活在一起,性情變得孤僻。
從此,母子倆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生活雖然很苦,可媽媽對兒子百依百順。劉磊想要什么,媽媽就給買什么。溺愛使劉磊養成了壞習慣。劉磊剛上初中,媽媽就下崗了。此時,劉磊的爸爸也不知去哪了,撫養費沒有著落。為了供劉磊上學,媽媽當過餐廳服務員、超市理貨員,甚至騎車送外賣……盡管如此,媽媽還是把劉磊送到一所有名的私立中學,希望他將來有出息。可是,劉磊不管這些,虛榮心一天天地膨脹。別人穿名牌,他也要穿;別人吃洋快餐,他也想方設法吃到嘴,可家里哪有錢呀?媽媽不止一次地對劉磊說:“上學就是讀書,不能攀比,再說咱家也沒那個條件!”劉磊聽后不屑一顧,他覺得媽媽不舍得給自己花錢。媽媽若是不給,他就鬧著不上學……
劉磊上初二時,媽媽由于積勞成疾,住進了醫院。可是,劉磊一點也
……
王小東把車往后倒了些,準備碰董鵬。這時,門開了。原來,另一個保安摁了電子按鈕。
“小子兒,你等著!”王小東把車開進了院里。
下午2時許,王小東帶著兩個兄弟闖入保安室,見董鵬一個人在屋內,對他進行毆打。隨后,王小東等人又將董鵬挾持到小區外的草坪上,繼續毆打。董鵬撿起一塊石頭朝王小東砸去,結果沒砸著。這下子激怒了王小東,他順手拿起一把水果刀就朝董鵬的肚子刺去。只聽“哎呦”一聲,董鵬一歪身就倒在地上。然而,董鵬并沒有消停,他捂著肚子,破口大罵。結果,他又遭到王小東的襲擊。一刀、兩刀、三刀……董鵬徹底不能動彈了,后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難逃法網必受罰
接到報案后,公安機關很快抓到了王小東等人。2011年10月,法院開庭判處王小東死緩,對其他犯罪嫌疑人判處8-10年有期徒刑,并判令犯罪嫌疑人對董鵬父母承擔附帶民事賠償責任。
然而,董鵬被害案并沒結束。2011年底,董鵬父母將雇用其孩子的沈陽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爆出單位非法使用童工一事。董鵬父母認為,該公司雇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屬非法用工。根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非法使用童工造成童工死亡的,應向童工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該公司辨稱,董鵬隱瞞年齡,提供假身份信息,且董鵬遇害與公司非法用工沒有因果關系。況且,法院已做出了刑事附帶民事判決,進行了賠償。董鵬父母再以工傷賠償為由進行訴訟,違背“一事不再理”原則。法院認為,該公司雇用董鵬屬非法用工,不能因為董鵬提供的姓名及身份證虛假就免除核查不嚴的過錯責任。本案中,董鵬在辦公場所被外來人員毆打致死,故董鵬遇害與其職務有關。他是工傷事故中的受害者,又是侵權行為的受害人。董鵬父母有權同時獲得工傷保險賠償和人身侵權賠償,用人單位和侵權人均應依法承擔各自的賠償責任。雖然法院判令董鵬父母勝訴,但是兒子的命豈能用金錢來衡量?
(文中人物為化名)不心疼,還責怪媽媽,沒給他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叛逆的劉磊越來越猖狂,趁媽媽不在家,把家里值錢的東西賣掉。
迪廳成了第二個“家”
2011年秋天,劉磊因為成績不好,去了一所職業高中。由于離家較遠,劉磊只好住校。那里學習氛圍很差,學生經常打架、抽煙、喝酒。剛一開學,劉磊就認識了幾個社會小青年。有一個叫大黑的男青年是一家網吧的老板,每逢周末,大黑都約劉磊去上網。一天,劉磊和幾個同學上完網后,就被大黑領到附近的迪廳,還說蹦迪可刺激了。劉磊本不想去,可別人都去了,自己覺得沒面子,也就跟著去了。這一去不要緊,劉磊便沉醉在燈紅酒綠之中,經常夜不歸宿。
一天晚上,劉磊和幾個朋友一起蹦迪。劉磊看到同伴喝下一種深褐色的藥水后變得很興奮,于是也喝了一瓶。頓時,他感到頭重腳輕,身體發飄,跳起舞來更起勁了。一個月后,劉磊就離不開這種藥水了,不喝就會心癢癢……長期的瘋狂讓劉磊的體重急劇下降,成績一無是處。媽媽以為兒子生病了,想帶他去醫院,但都被他拒絕了。“你把錢給我,我自己去看。”媽媽沒辦法,只好把辛苦掙來的錢給了劉磊,并叮囑他要保重身體。劉磊拿到錢,又去迪廳揮霍。有一次,劉磊在迪廳里和人發生沖突,把別人打傷了,被民警帶到派出所,并通知了學校。經校方研究決定,劉磊被開除學籍。回到家,劉磊沒把此事告訴媽媽,而是以學校收材料費為由再次要錢,然后一個人在市區里游逛。他通過大黑住在網吧的一個單間里,白天睡覺,晚上去迪廳瀟灑,神情恍惚。后來,大黑把劉磊介紹給朋友,讓他去另一家迪廳幫忙,晚上白吃白喝,每月還發工資。劉磊感到上天并沒有冷漠他,心里美滋滋的。可是,劉磊在這里并沒有干長久,游手好閑的他被解雇了。
在迷茫中走向深淵
由于喝藥水上了癮,即使不去迪廳,劉磊幾乎每晚都要喝一些。此時的劉磊認識了阿微,兩個人交往甚密。他們都沒有工作,整天東逛西走的,可處處都需要錢呀!阿微就讓他去小區里偷自行車,偷一輛,能賣百八十塊錢。劉磊嘗到了甜頭,每周都去偷,再以低價賣掉。那時,小區連連丟車,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劉磊怕打草驚蛇,便把目光投向一些老人和婦女身上。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劉磊就在僻靜的馬路邊上徘徊,伺機作案。為了以防萬一,他還讓阿微給自己放哨,隨身攜帶一把尖刀。由于準備充分,前幾次劉磊頻頻得手。有了錢,阿微就笑著說:“磊哥,你可真有能耐,我跟定你了。”可是,搶來的錢有多有少,最少只有幾十塊錢。為了能和阿微在一起,劉磊不放過任何一個“發財”的機會。因為連連得手,劉磊的膽子越來越大,有時光天化日之下,也敢拿出尖刀逼行人掏錢。
人的欲望是無限的,阿微覺得劉磊不能給自己提供奢侈的生活,沒過多久,就和另一個男子走了。這讓劉磊很惱火。一天晚上,劉磊喝了兩瓶搖頭水在迪廳里狂跳。他一抬頭,竟然看到了阿微。“只要你回到我身邊,怎么的都行!”阿微輕蔑地說:“就你,等買彩票中100萬再找我吧。”劉磊怎能禁得住侮辱,他順手從褲腿里拽出尖刀,只聽一聲尖叫,阿微就倒在血泊里了。
伴著昏暗的燈光,劉磊消失得無影無蹤。事后,劉磊暗自慶幸,自己出了一口惡氣,可第二天,民警就找上門來。據劉磊交待,他一共作案四十余次,偷的自行車、手機等財物共計10000余元,搶劫9次,共計5000余元。2013年10月,劉磊以涉嫌搶劫罪、盜竊罪等被警方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如今,青少年犯罪時有發生,其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而身心發展的矛盾性是導致犯罪的主要原因。首先,這種矛盾性體現在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之間的不平衡上。隨著青春期的到來,一些學生的生理發育很快,而心理發育還不成熟,別看他們長得又高又大,認知能力和分辨能力卻很差。張揚(化名)是沈陽市某中專的一名學生,他發育得比較快,是班中個子最高大的,可是心理一點也不成熟,易沖動。有一次,同桌蔣飛(化名)說別人欺負他,請他去幫忙,張揚只看到同桌一臉苦相,卻不顧事情的對與錯,上前大打出手,結果使對方受到輕傷害,住進了醫院。老師批評他,他卻滿不在乎,還以為自己很仗義,結果遭到了“留校察看”的處分。從外表上看,張揚長得很成熟,是一個成年人了,可做起事來卻很幼稚,甚至不顧一切。這也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其次,青少年的認知能力較差,遇事很難控制自己。大家知道,這個社會是復雜的、多變的,對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來說,充滿了誘惑力和神秘感。可是,青少年的生理發育與認識能力、控制能力以及其它身心發展之間的矛盾,也是明顯存在的。多數青少年喜歡接觸新鮮的事物,通過刺激的方式來宣泄情緒。比如:一些人去KTV、舞廳、臺球社、洗浴中心等娛樂場所,接觸了社會的陰暗面,而他們并不覺得這有多危險,反倒認為很快樂。楊子是一名高中生,現在雖然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可去年暑假發生的沖突事件仍歷歷在目。她說:“中考結束后,我和班里幾個好友去KTV唱歌,一起玩到后半夜。我們玩得太開心了,幾個男生也喝醉了,說話都不連貫了。下樓時,一個男生不小心撞到了另個一位男青年,結果兩個人發生了口角。我們當時也沒太在意,都陸續下樓了,可突然,那個男青年沖向門口,拿起一個酒瓶就向我們扔來,幸好沒有打中人。我們女生嚇了一跳,都躲到一邊,只見幾個男生借著酒勁兒,一起沖向那個男青年……雖然我們這邊占了上風,可是打傷了對方,被民警帶到了派出所。后來,我們不僅向對方賠禮道歉,還拿出一些醫藥費。唉……”對于這種過激行為,心理學專家吳佳軍認為,中學生的認知能力低,缺少社會經驗,觀察問題直觀、表淺、片面,對家庭、學校、社會環境里的矛盾,不能作出正確的評價與判斷,而遇有外因引誘,更容易引發犯罪。犯罪往往是一念中發生的,追悔莫及。所以,與人發生摩擦時,不論誰對誰錯,都要保持頭腦清醒,盡量避免出現肢體沖突。
另外,個體需要與客觀滿足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青少年希望和家長一樣平起平坐,甚至反對家長對自己的監督與約束。但實際上,這種想法很難實現,因為家長怎能輕易“放權”呢?青少年處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強,家長越是不讓做的,他們越想嘗試一下,矛盾也就再所難免了。一些青少年心懷不滿,難免越軌,或通過極端的方式來發泄情緒,尤其當物質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犯罪的發生率就會增大。林冬(化名)是一名職高生,從小在單親家庭里長大。雖然媽媽盡力給他提供優越的成長環境,可是與別人比起來,林冬覺得還不夠。在班里,別人吃好的穿好的,他羨慕極了,可是媽媽又不給他錢。這可怎么辦呢?林冬曾一度自卑,覺得自己在班里很沒面子。后來,他想到偷東西,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先偷左鄰右舍的東西,然后賣掉,再偷同學的手機等貴重物品,有段時間,他瀟灑極了。可是好景不長,他的行為很快被同學發現了,并被告到老師那里。老師找他談話,批評教育,還讓他請家長。可是,“惡”的種子已經在他的心里生根發芽,林冬很難從中擺脫出來,最后被學校開除了。離開學校,林冬變得更散漫,整天游手好閑,直到被民警帶進派出所,他才意識到自己犯法了。
簡單地說,青少年犯罪是情感過程與意志過程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的結果。青少年的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都不成熟,也都不穩定,這種不成熟會使他們易急躁、感情用事,易受暗示和引誘,易誤歧途。而“不穩定”是指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會不自覺地跨越道德的底線,做出違法亂紀的事來。而且,隨著性意識的增強,青少年會帶著好奇的心理與異性接觸,跨越身體上的防線。在這個過程中,性萌動與性沖動,也往往使青少年走偏,容易誘發犯罪。

如今,青少年犯罪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之一。從總體上看,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犯罪比例越來越大,形式呈現多樣性。據調查,青少年犯罪呈現低齡化的趨勢。目前,初犯年齡一般為14歲至15歲,高峰年齡一般為16歲至17歲,還有10周歲左右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出現犯罪行為。可見,青少年犯罪向低齡化發展。從性別上看,男性多于女性,而女性參與犯罪活動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從人群結構上看,被學校開除和自動退學的,考大學落榜的中學生,犯罪率比較高。而且,經常逃學的中學生所占比例有所增長,以上網居多。從犯罪類型上看,偷盜的占比例最大,其次為侵犯他人人身權,也有性犯罪的。一些青少年為了弄到錢而不擇手段,或盜竊,或搶劫,或詐騙。有了錢,他們就揮霍,沒錢了再去盜竊,其作案次數較多,數目較大。也有的人與同學、老師、朋友等結怨,通過故意傷害、奪取他人性命等,侵犯他人人身權。這類犯罪情節比較嚴重,造成的影響也比較惡劣。還有一些人由于性沖動,對他人進行性侵害,比如強奸等,其行為不可寬恕。
目前,團伙犯罪所占比例也比較大。一些青少年游離在學校和社會的邊緣,無心學習或已經離開學校,過慣了散漫的日子。一旦父母斷了他們的經濟來源,或者他們的“個人消費”無法實現時,違法犯罪的行為便會發生。一位姓吳的高二學生說:“我以前學習成績還行,自從結交了幾個社會朋友后,生活就變了個樣兒。他們經常帶我出入一些娛樂場所,還帶我賭博。錢輸光了,我從他們手里借,最后欠了一屁股債。我以各種理由向父母要錢,可是家里也沒“開銀行”,哪來那么多的錢?父母起了疑心,詢問情況,我只能撒謊,糊弄他們。欠下的錢一時還不上,我只能聽他們的話,干了不少壞事兒。其實,我也不想偷東西,更不想打架,可是有什么辦法呢?我若是不聽他們的,自己就會挨打。而且,他們都很難纏,得罪誰都沒好日子過。后來,我被學校開除了,這在我的意料之中,更讓父母傷心至極。其實,我也不想這樣啊!現在,父母也不怎么管我了,他們似乎對我已經失去了信心。”這位同學還說,他們經常一起“行動”,進行偷盜和搶劫,每一次都有“收獲”。“去年夏天,我們一伙人經常出沒在勞動公園,主要目標是一些獨自行走的年輕女子或老人。年輕女子一般都膽小,老人又沒有什么反抗能力,我們一伙人蜂擁而上,先在氣勢上嚇倒對方,再索要錢物。如果對方識相,乖乖地聽話,我們拿到錢物后馬上離開;如果對方大喊大叫,或進行反抗,我們就拳腳相加,甚至用水果刀劃傷對方。那段時間,我們‘收入’不少,一起消費后,每個人還能分到一些,日子過得悠哉游哉。”可是,法網恢恢,經受害人報警,這伙人最終被繩之以法。

青少年處于花一樣的年齡,卻因為犯罪而使青春失去光澤。作為父母,他們又該做何反思呢?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中的關鍵一環,而忽視愛或方法不當都有可能害了孩子。據調查,很多犯罪的青少年都來自于單親家庭,他們從小缺少父愛或母愛,在一種灰暗的環境里長大,心里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當無法得到家庭幸福的時候,他們會用仇恨的眼光看待別人,堪至產生報復社會的心理。對每個人來說,父母的愛是那么重要,而父母是否做到愛孩子呢?有的家長太不負責了,為了個人的“幸福”而使家庭關系破裂,不僅拋棄孩子,更沒有盡到為人父為人母的責任。讀初三的劉斯洋(化名)說:“父母已經離婚三年了,這三年對我的打擊可不小!我本來就是一個內斂的女孩,加上家里的變故,使我對生活看不到希望。在班里,我的成績很一般,人際關系也不好。不是別人對我不好,而是我很自卑,不愿意和別人交往。老師也很少關注我,也許我太平凡了吧。自從媽媽走后,家里就不成樣子了。放學后,看著別人都興高采烈地回家,我則徘徊在校門口,心里矛盾極了。特別是看到別人坐著媽媽開來的車子回家時,我的心情更低落。什么時候,媽媽也能來學校接我呢?”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不可小視!一方面,家長要做好“后勤部長”,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另一方面,家長要用心呵護孩子,成為他們的心靈港灣。其實,任何人的成長都離不開關愛,用愛驅散孩子心頭的迷霧,這是父母的責任!而作為孩子,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哪些事不能做,哪些“紅線”不可觸犯……
編輯/黃書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