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
摘 要: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我黨長時期內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工作。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這項工作也要走群眾路線。只有準確把握群眾路線的歷史經驗和時代內涵,大力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把群眾路線這一永恒主題貫徹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始終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工作成效由群眾檢驗,才能真正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向縱深,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關鍵詞: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群眾路線
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治理國家的核心問題是黨要始終緊緊依靠人民,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和雨水之情,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我黨長時期內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工作,只有準確把握群眾路線的歷史經驗和時代內涵,大力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把群眾路線這一永恒主題貫徹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始終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工作成效由群眾檢驗,才能真正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向縱深,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一、要以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本,做到一切為了群眾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從人民群眾的立場角度看待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體現,而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案件,則是維護群眾利益的最重要、最有力、最直接的手段。要對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的“蒼蠅式”腐敗問題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決不手軟。當前,尤其要嚴肅查處發生在工程建設、征地拆遷、食品藥品安全、民生資金管理等領域腐敗問題,嚴肅查處重大責任事故和群體性事件背后隱藏的腐敗問題,嚴肅查處企業保衛工作當中暗藏的腐敗問題,既要處理直接責任人,也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在加大治標力度的同時,注重深化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管理體制改革,注重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不斷消除損害群眾利益腐敗問題滋生的體制機制弊端。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社會群體性事件,大多數原因都是由于侵犯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導致在群眾不滿的情況下,被一些非法分子肆意操縱,借機制造事端。因此,要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切實增強基層事務的公開度和透明度。要加強對基層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嚴肅查處少數基層干部濫用職權、涉黑涉惡、侵吞國家和集體財產等行為。要加大對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問責力度,堅決糾正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對群眾呼聲置若罔聞、對群眾利益麻木不仁,甚至與民爭利、以權謀私的行為。要加強對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糾正和查處吃拿卡要、雁過拔毛、“雞腳桿上剮油”等不良現象。要認真解決行政服務中存在的庸懶散、奢私貪、蠻橫硬、“中梗阻”等作風問題,營造便民、快捷、高效的發展軟環境。要加強對作風建設情況的監督檢查,抓早抓小,及時受理關于作風問題的投訴、舉報,建立健全作風建設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要關注拆遷、企業改革改制、利益再分配等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禁止損害群眾利益的事件發生,嚴厲懲治違法行為。
二、要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做到一切依靠群眾
一是要大力宣傳,提高群眾反腐敗意識和參與能力,增強社會廉潔正能量。一方面要宣傳黨的反腐倡廉方針政策、黨紀法規與成效經驗,另一方面要宣傳腐敗的危害、群眾在反腐敗中的地位和參與的方式方法。只有做好宣傳工作,才能將黨和政府反腐敗的堅定決心傳遞給廣大群眾,才能提高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建設的意識和能力,這是有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先決條件。二是要暢通渠道,充分發揮廣大群眾的監督作用。暢通群眾反映問題、表達合理訴求的渠道,須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深入推進基層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村(居)務公開和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健全群眾民主評議和民主測評制度,完善民生政策制定論證、聽證制度,落實好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須進一步創造條件、拓寬渠道方便群眾依法監督,同時健全黨員領導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制度,開展干部大接訪、大下訪活動,堅決消除各種人為障礙,嚴肅懲處打擊報復行為;須深入推進集網絡、電視、廣播、手機、電話等多種媒介于一體的公共政策宣傳、群眾舉報投訴信息化平臺建設,建立群眾與黨和政府之間溝通對話的“快車道”;須加強涉紀涉腐網絡輿情的收集、研判、處置工作,推動網絡監督依法有序進行。三是要尊重群眾,博采人民群眾反腐倡廉的無窮智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緊緊依靠群眾,從群眾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必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各類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必須堅持開門搞活動,確保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習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堅持群眾路線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指明了方向。只有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結合起來,大膽鼓勵、支持和引導群眾參與,及時總結推廣群眾的有益做法和新鮮經驗,才能為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開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三、要“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做到經得起群眾檢驗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我們要堅定決心,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的土壤,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的確,黨員干部的作風如何、廉潔與否,群眾是最有發言權的。群眾是否滿意、是否贊成、是否擁護,是檢驗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必須經得起廣大人民群眾的檢驗。
一是要重樹群眾對黨和政府的高度信賴,對法律的敬畏。老百姓不光是聽我怎么說,還要看我們怎么做。只有做到動真格、出重拳、下猛藥,“老虎蒼蠅一起打,才能真正捍衛法律的威嚴,徹底消除個別害群之馬造成的惡劣影響,重新建樹起廣大群眾對黨和政府的高度信賴。二是要嚴防死守、不留漏洞,確保已經取得的工作成效。三是要經常檢查和彌補自身不足,做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在企業保衛工作中,要嚴防被偷盜人員拉攏腐蝕,從而放任偷盜,最終被偷盜人員拖下水。四是要及時讓群眾了解、評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查辦案件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群眾關注的焦點,要定期做好查辦案件情況通報和新聞發布工作,發布權威信息,讓群眾評判;要適應新興媒體發展,加強紀檢監察互聯網站、政務微博建設,及時、快速傳遞群眾關注的反腐倡廉熱點信息,讓群眾準確認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特別是對網絡公開舉報的涉腐涉紀問題,在查清事實后要及時公布調查和處理情況,回應社會關切,樹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公信力。五是要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建立民意調查反饋機制。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和特邀監察員工作,全面、客觀、準確反映群眾對工作的評價,廣泛、深入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按照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不斷改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努力作出經得起群眾檢驗的實績。
總的來說,推進黨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也要走群眾路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準確把握群眾路線的歷史經驗和時代內涵,把“群眾路線”這一永恒主題貫徹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中去,真正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工作成效由群眾檢驗,“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參考文獻:
[1]莊德水;中國公職人員利益沖突政策的現狀及發展對策[A];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韓藝;博弈論視閾中的腐敗治理困境透析及消解[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許圣元;;建國以來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歷史分析[A];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暨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