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華
(恩平市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廣東 江門 529400)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土木建筑工程建設項目越來越多,在安全方面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國建筑結構的牢固性還不是很好,相應的承壓能力比較低,在一般情況下,可以進行正常使用,但是一旦遇到突發事件或嚴重事故的時候,經常出現一些安全問題,導致出現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是人員傷亡。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土木建筑結構安全與施工質量的控制,保證建筑行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土木建筑結構安全規范和一些發達國家相較而言,水平還較低,其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一是,在我國土木建筑中,通常均是選取安全系數或分項系數,對建筑構件的承載能力進行衡量,安全系數或分項系數越大,也就表示建筑結構安全性越好。二是,從整體結構牢固性角度而言,我國主要是根據抗震、爆炸等指標進行建筑整體結構的設計,這樣的設計缺乏一定的嚴密性。三是,從建筑結構耐久安全性角度而言,我國安全規范更加關注建筑結構的強度,沒有對結構耐久安全性予以考慮,導致建筑結構的安全性不足。
在建筑結構安全性方面,我們已經承受了一個很大教訓,5·12汶川地震的時候,瞬間倒塌的建筑非常多,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在悲痛過后,一定要吸取相應的教訓,嚴抓建筑工程安全性,保證土木建筑不僅可以在正常狀況下予以使用,在面臨一些災難的時候,也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場所。目前在我國,土木建筑結構安全意識還比較薄弱,無法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性,經常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一系列的質量問題,影響土木建筑行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土木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指的就是土木建筑結構預防倒塌與破壞的能力。主要包括構件承載能力、結構牢固性、整體耐久性。在考慮建筑結構安全性的時候,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即建筑結構設計水平與施工,以及建筑物正確檢測、使用、維護,通過對有關方面的改進,實現建筑結構安全性的提高。
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災害均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財產與生命損失,具有極大的破壞性。究其原因就是建筑結構的牢固性較差。所以,在關注建筑結構安全性的同時,也要對建筑結構的牢固性進行重視。牢固性不僅要求其建筑構件具有相應的承載能力,還要求建筑整體結構具備相應的牢固性。在考慮建筑結構牢固性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建筑設計與施工,保證建筑整體結構具備相應的牢固性,這樣就可以確保建筑結構不會因為局部破壞而出現大面積的破壞與倒塌。
在土木建筑結構中,混凝土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施工中,混凝土耐久性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質量問題。在現行的土木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范中,并沒有對因為有害物質、凍融侵蝕、干濕等導致使用年限減少的情況予以規定,只是對在荷載作用下,結構強度進行了一定的規范。在土木建筑結構試用階段的維護、檢測、修理中,均會對建筑結構使用期限與耐久性進行影響。所以,一定要加強對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范的制定,加大建筑結構維護、檢測、修理的投入,保證土木建筑結構耐久性的提高。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現行規范標準進行定期的安全檢測。在開展安全檢測工作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定期與全面,這樣才可以及時發現工程中的一些質量問題與安全隱患,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人們財產與生命的安全。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國土木建筑工程中,一定不要存在著僥幸心理,也不要認為現在沒有問題,以后也不會發生問題,通常情況下,建筑結構安全問題均是在發生嚴重災害凸現出來的,要是到那時才反應過來,已經來不及了。所以,一定要重視檢測工作,保證檢測的定期與全面。
首先,在土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單位一定要對設計方案與圖紙等有關文件質量進行會審,特別是對設計質量與適應性展開審核,保證其可以達到設計要求,土木建筑工程設計意圖與設計方案的合理性、科學性、規范性均影響著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所以,一定要對設計方案與圖紙展開全面檢查,對相關數據進行一定的核實。其次,一定要對工程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技術可行性、預算合理性、結構穩定性等方面展開全面檢查,定期對質量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提高相關人員的質量意識。特別是在具體施工中,一定要保證施工人員可以熟練掌握操作流程,明確操作重點與難點,以此來促進相關人員質量管理意識的提高,增強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水平。最后,在實際施工中,一定要加強施工質量管理與個人收入的聯系,落實相應的獎懲制度,嚴把質量關,強化對施工建材的管理,采取三檢制度,保證質量達標,促進施工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實現土木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施工監理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相應的監理制度執行工作,對整個工程項目進行動態的監理。首先,加強對關鍵位置的監理。在進行實際操作的時候,監理人員一定要嚴格落實相應的旁監機制,確保關鍵位置施工質量。其次,加強施工中各個工序的交接與各個項目的驗收,嚴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質量,只有在監理人員確認簽字之后,才可以開展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再次,一定要加強監理人員和施工單位之間的協調合作,加強監督與檢查工作,保證工程質量。最后,監理部門必須建立健全施工監理機制,強化監理人員的高效管理,確保各項監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實現工程質量的有效控制。
首先,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立施工設備的檢查和維護機制,確保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在實際施工中,一定要安排專門人員對施工設備進行質量檢查與操控,并且加強常規檢查和生產檢查的結合,有效確保機械設備運行的有序性、安全性,避免出現一些施工安全事故。其次,全面增強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與質量管理意識,注意操作安全,盡可能避免出現違規操作的行為,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施工質量,還可以預防施工安全事故出現。最后,建立健全施工設備檢修臺賬。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然要進行一定的質量檢查工作,在工作中,一定要加強對現場情況的記錄,并且確保記錄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真實性,進而為施工設備管理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總而言之,在土木建筑結構施工中,質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內容,而質量的優劣又取決于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與設計嚴謹性。由此可以看出,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施工質量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有著一定的聯系,只有加強兩方面的共同發展,才可以實現土木建筑工程質量的有效控制,提高施工質量,實現土木建筑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向潮清.淺談對土木建筑結構安全性問題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3).
[2]李磊.土木建筑結構安全問題的探討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