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版的最令人難忘的電影類書籍都跟美國電影——以其最畏縮和逢迎的方式——對納粹的興起做出的回應有關:本·烏爾旺寫的《合作:好萊塢與希特勒的契約》和托馬斯·多爾蒂的《好萊塢與希特勒,1933-1939》。
今年出版的第一本重要的電影史著作,而且很可能會是最值得被記住的一本,將會是馬克·哈瑞斯的這本《五人逃生記》。這本補充性的作品延續了前面兩本的研究成果,選擇1941年12月7日爆炸聲在珍珠港響起的那個關鍵性時刻,好萊塢終于在此時卷起袖子,收起外交手腕,而換之以愛國主義的鐵拳。
哈瑞斯的處女作是《革命即景》,詳盡地討論了1967年的五部電影,正是它們宣告了“新好萊塢的誕生”。這本書選取了五位代表性的導演:約翰·福特,威廉·惠勒,弗蘭克·卡普拉,喬治·斯蒂文斯和約翰·休斯頓,他們個個功成名就,當時正抵達藝術生涯的頂峰。哈瑞斯向我們展示的是,面對戰爭的降臨,他們做出了什么樣的反應。換句話說,面對加諸和平的挑戰,他們將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