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書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喜歡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寫出春雨來臨時悄無聲息,無影無蹤的情態,滋潤萬物,靜默無聲的特點,精深獨妙。作為一名優秀老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啟迪學生的智慧,培育學生的心靈,還要注意抓住一切合適的契機、每一個細節去影響、熏陶學生。
2007屆學生要畢業了,按照往年的慣例,學生要交一張一寸免冠彩照辦理義務教育證書,學業水平考試前已由各班主任把照片收上來了。可是學業水平考試結束后,學校接到教育局通知,要交一張二寸免冠彩照辦理義務教育證,已收的一寸彩照作廢了。此時學生已經離校,是召集學生再回來照相呢,還是學生自己照完把照片送過來?有些班主任開始給每個學生打電話,讓學生自己照好然后再送過來。于是乎許多學生拿著照片從四面八方風風火火地趕來。我詢問了一些學生,有的花了20元,有的花了15元照的快照,最少的花了6元錢,大多學生由家長開著車專門送來,樂陵、商河等地學生距離學校有一二百里路!我算了筆賬,老師打電話的費用,學生照相的費用,家長開車燃燒汽油的費用,加起來應該是一份不少的開支。
我是這樣做的:我先冷靜地思考了一下,沒給學生打電話。我到管學籍的老師那里用優盤考來了學生建學籍時保存的電子照片,我耐心地一張一張挑出來,經壓縮打包發送到照相館,每張一元五角,共花了不到一百元就解決了問題。
等到學生領取學考成績單時,學生都很疑惑:“老師,為什么我們沒交照片呢?”我對所有學生講清自己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我最后說:“同學們,我們在做一件事前,首先應思考的是,如何做才省時、省力、省社會資源,才能提高辦事的效率,這是我們提高競爭力必須具備的素質。省下來的錢財資源無論在誰手里,都是為社會節省了。”聽完這“最后一課”,學生震動很大,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最近,我班一位男生屁股上長了一個較大的癤子,在醫院做了切開手術。由于癤子化膿,在傷口處留了一個引流條。為了不耽誤學習,學生做完手術后,堅持來校上課,精神可嘉啊。但問題是每天要換藥,可是學校衛生室的消毒條件不是很好,換不了藥,萬一傷口再感染麻煩可就大了。家長給我打電話說:“李老師,每天下午我請假開車去接孩子到醫院換藥,換完藥再送回去。”我一聽,這個方案可以啊。就隨便問了一句:“你開車到學校需要多長時間?”“走高架橋得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吧?”
也就是說為了給孩子換藥,家長每天來回至少得兩個小時的車程,還要向單位請假。我想了想說:“沒這個必要,我課外活動用自行車載孩子到董家衛生院換藥就行了,再說,現在講究低碳生活嘛!節約你的時間,節省社會資源,減少了污染,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我哈哈一笑。真的,每天課外活動我用自行車載著他不到半個小時就解決了問題:每次花15元的換藥費,我想應該節省了家長大量的時間和汽油錢。學生家長可以說是感激不盡,之后更加尊重我了。同時,提升了我們老師在家長們中的形象,孩子和我的感情越來越深,再者,節省了汽油,減少了空氣污染,可以說一箭三雕。雖然這是我教育生活中的一個小細節,我想對家長和孩子都是一個很大的影響。
我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感人大事,不過是關注了教育中的一個個細節,讓我贏得了家長的贊同和學生的喜歡,也在影響著孩子們的做人做事方式:做一個充滿智慧,辦事效率高,替他人著想,有益于社會的人。在教育的藝術里,我堅持把細節作為我的上帝。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濟南稼軒初級中學)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