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日慶
摘 要:從開展陽光體育的意義、推行陽光體育的對策兩方面入手,對陽光體育的實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陽光體育;身體素質;對策
一、開展陽光體育的意義
近年來,許多科學調查發現,我國學生身體素質連年下降,這引起了黨中央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先是推行體育新課程改革,隨后又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接著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教育部出臺關于推廣開展“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等等。可見進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勢在必行。青少年正值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隨著營養的提高,課業的加重,聽課、作業等靜力性活動的增加,容易出現肥胖超重現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在一定程度上能消耗體內多余脂肪,起到控制體重、健美形體、提升修養等作用。
陽光體育運動可以發展身體的耐力性。長時間連續的肌肉活動,可提高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機能,還可以防止身體超重和治療肥胖病。所謂機能是指組織細胞或器官等的活動能力。
陽光體育從本質上說是學校體育的一種理念,是社會體育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在廣大青少年中形成熱愛體育、崇尚體育、健康向上、和諧有序的良好風氣。
陽光體育運動有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在陽光體育運動過程中,學生之間的接觸程度密切,隨時會和一些熟悉或不熟悉的學生結為組合,擴展了交往范圍,學會了互相協作與幫助,體驗了被助和助人的快樂。有助于學生學會正常的人際交往,協調人際關系,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提高了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
二、推行陽光體育的對策
推行陽光體育,加強學生身體素質,涵蓋了體育和教育的各方面,既有學校體育課質量的檢查,也有對體育教師和專業教練員素質的培訓提高;既有對學生文化教學的加強,也有將高水平運動隊辦到學校的探索;既有學校體育場地建設和開放的內容,也有學校體育工作綜合評價的標準;既有專項經費的投入,也有對學校硬件設施的規劃和改造。
1.建立“聯辦型”的管理體制構想
教育主管部門,尤其是學校需加強對體育工作的指導和評估,做好表彰獎勵,將考核與表彰作為學校的評比制度實行。重視發揮教師作用,實行責任制。要求班主任、各級體育教師在各自班級參與、指導活動,并把班主任、各體育教師的參與度與班級的整體活動直接掛鉤,列入教師的業務考評。學校要將陽光體育落在實處,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落實陽光體育活動的基礎上,突顯學校體育特色,可以結合學校體育類社團如健美操、武術、拉丁、球類運動等,通過學生的自主選擇,滿足不同特長、不同興趣、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做到人人有項目,人人愛鍛煉。
2.強化“促進型”的體育思想觀念
在思想層面上,學校體育(包括體育教學、課外體育等)應把健身放在第一位,特別是加強陽光體育。全面發展人的身體素質、增進健康素質,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培養學生技能教育的同時加強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飲食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家長和孩子共同參加體育鍛煉,形成學校、家庭和社區的合力,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3.擴大“號召型”的運動開展模式
目前,社會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健康觀、成才觀,只重視孩子的智育、輕視孩子的體育,只重視孩子的營養,輕視孩子的鍛煉,造成“小胖墩”“小眼鏡”增多。所以,要擴大宣傳,營造氛圍,推動陽光體育運動在全校的開展,根據國家教育部陽光體育運動實施的總體要求,結合實際,實事求是地制訂實施方案,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和完善,形成特色。同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活動設施,要充分利用社會的場地資源滿足學生活動的要求,引導學生開展有組織、有規模的體育活動,養成鍛煉的生活方式,“陽光體育”才會越走越好,廣大青少年才能真正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在“陽光”的普照下茁壯成長。
4.健全“復合型”的體育教師隊伍
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可以培養一批優秀的學生,使其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隨著世界競技體育格局、管理觀念、技術規則、訓練方法不斷變化,對體育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陽光體育運動不是單純的享受,是建立在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基礎上的快樂;也不是把大部分時間、精力放在培養少數體育尖子學生,帶他們參加比賽、奪取獎牌上,而是使大多數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切實提高體質健康水平。體育教師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要求他們更加富有責任心、體育技能嫻熟、教育手段得當。同時,強化對體育教師的管理,建立完善管理辦法和考核評估,將德、能、勤、績四方面量化、細化,包括學習、紀律、業務能力等。
開展陽光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突顯“以人為本”的人本體育理念,積極探索體育教學的新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張英根.體育鍛煉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體育科學,1998(01).
(作者單位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橫山中學)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