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花
化學作為人類進步的關鍵在為人類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危險和災難,并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綠色化學一提出,立即得到世界廣泛的響應。綠色化學是指:制造和應用化學產品時應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廢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險的試劑和溶劑。綠色化學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在各環節都實現凈化和無污染的反應途徑。而今天的綠色化學是指能夠保護環境的化學技術。它可通過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給環境造成負擔,避免排放有害物質。綠色化學是“預防污染”的根本手段,而對污染物的處理,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杜絕污染源。
如何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體現綠色化學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理念的教育呢?
首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只有教師形成綠色化學的理念,挖掘教材中體現綠色化學理念的部分,在分析教材內容設置及實驗教學時才能對學生形成引導,才能在實施環境教育過程中,向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綠色化學的觀念和要求,使他們樹立起防治污染,保證人類生存質量的責任感。其次,具體在化學教學中要滲透綠色化學的思想。
一、立足課堂,將綠色化學的理念滲透在日常教學中
化學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向學生傳授環保知識的好場所。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內容的設置上就充分體現了綠色化學的思想。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處處都有綠色化學思想的體現,如,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的利弊;明礬的凈水及其在食品中添加的安全性;硫和硫的化合物中的酸雨危害與防治;溫室效應的利弊等;氮族元素中對汽車尾氣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學煙霧;水中氮磷過多造成富營養化而形成赤潮等;幾種重要金屬中,鋁對人體的危害與應用等等,用綠色化學的理論指導我們的教學,通過滲透綠色化學教育,讓學生經常了解、關注身邊的、國內外的環境熱點,從而促進其深入了解的興趣,并將其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二、綠色化學的理念滲透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增強學生的環保體驗
在中學化學課本的編制和修訂過程中,有關實驗內容安排也充分體現了綠色化學原理:①對藥品的取用給出了限量要求;②在教材修訂時刪除了許多有毒有害實驗;③強調了聞氣體的方法;④強調了實驗中常見的事故避免、應急處理等;⑤強調有毒氣體氯化氫、氯氣等在制備實驗中尾氣的處理辦法,等等。因此,在實驗教學中要盡量體現綠色化學實驗的新要求:省資源、無污染、無廢物、多循環、多利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規范實驗操作,盡可能減少污染。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在實驗教學中采用“講—演—練—做”的模式;推行微型實驗;將有毒有害有危險實驗改成封閉實驗或利用實驗—投影放大或多媒體手段模擬實驗教學代替有毒有害有危險實驗。正確處理實驗廢液和剩余藥品。
三、在社會生活中也應貫穿綠色化學的理念,讓每位學生都應養成環境保護意識
設計研究性學習課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調查廢舊電池是如何處理的以及回收廢舊電池的意義價值;調查常用洗滌劑的品種、主要化學成分、性能、價格、對環境的影響;調查周圍生活環境中“白色污染”的情況;通過這些調查讓學生轉變觀念和態度,認識到在生活中對廢棄物也要妥善處理,決不能隨意傾倒,造成環境污染,有的還可以變廢為寶。如不使用難降解的一次性飯盒,少使用、少廢棄塑料袋,不亂扔廢舊電池等。開展綠色化學專題活動,培養綠色化學意識。
總的來說,把綠色化學融于化學教學改革之中,要把綠色化學的理念貫穿到整個化學教育之中,是每個化學教師的職責。今天,我們努力地探尋,用知識、智慧和行動去保護環境;明天,地球將會還給你一片綠色,大自然將以更美好的姿態展現在你的眼前。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三中)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