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香
詩歌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們閱讀過好多文質兼備的詩歌,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還能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到詩歌蘊含的美麗和感情,了解詩歌的內涵。寫詩歌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那么,小學生如何才能寫好詩歌呢?
一、閱讀詩歌,感知詩歌的美
通過閱讀詩歌,增強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的特點。我們可以通過教材的學習,閱讀報紙、雜志和書籍,訪問其他人等途徑,搜集當地的民歌、童謠,也可以搜集關于詩歌的知識和故事,以加深對詩歌的了解。搜集了的詩歌可以分分類,可以按詩人分類,可以按內容分類,可以按形式分類等,只要有利于閱讀和記憶,哪種方法都是可取的。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我們初步了解了詩歌,接下來我們要認真閱讀,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歌的特點,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二、創作詩歌,感悟詩歌的美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內容,教給學生寫作詩歌的方法。(1)要有豐富的想象。想象是詩歌的翅膀,沒有想象就沒有詩歌。日常生活中的想象雖為我們寫詩歌提供了一些素材,但這些只是我們對生活的零星感受,它反映的內容還不能構成一首完整的詩作。我們一定要在已有素材基礎上,圍繞詩歌的主題進行廣泛、深入的想象,從而在頭腦中繪出詩歌的整體畫面,才能創作出靈動的詩歌。(2)要有一定的寫作技巧。學生要在充分了解詩歌的特點基礎上,掌握詩歌的寫作技巧。如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如何運用,怎樣用凝練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詩歌的意境等,要讓學生品味內化,以便寫詩歌時靈活運用。
三、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美
欣賞詩歌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要不拘一格,只要是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都是可取的。可以開個詩歌朗誦會,朗誦詩歌可以是搜集到的,也可以是自己寫的,朗誦形式要豐富多樣,個人朗誦、男女對誦、小組和誦,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和喜愛詩歌。可以合作編個小詩集,讓學生看一看、評一評。可以開展詩歌朗誦競賽,競賽一部分由教師準備,一部分由學生準備,通過競賽激發學生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的魅力。
總之,詩歌展示的是一個美麗的世界,從而讓我們挖掘到了詩歌海洋的無數珍寶,讓學生在詩歌的百花園中盡情暢游,快樂成長。詩歌教學要循序漸進,學生寫詩歌要由淺入深,由易變難。我們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勇于創新,詩歌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 河北省豐寧縣鳳山中心校白營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