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瑞
央視馬年春晚上,《中國好聲音》風光無限,兩位選手、三位導師登上春晚的舞臺。年度冠軍李琦演唱了《青春舞曲》,姚貝娜更是搶占了零點前的黃金時間,獨唱了《天耀中華》,劉歡、庾澄慶、楊坤三位男導師各自搭檔帥哥美女,吸睛不少。
《中國好聲音》2012年橫空出世,引領模式潮,更將歌唱選秀節目重新帶回巔峰。有了第1季的榮光,《中國好聲音》第2季備受期待,兩季之間,關于導師人選的“競猜”持續不斷。成功的同時,浙江衛視和燦星制作承受著巨大壓力。第2季開播之時,東方衛視的《中國夢之聲》戰事正酣,頗受好評;同檔期同時間段撞上時隔兩年回歸的湖南衛視《快樂男聲》,兩檔節目展開近身的“刺刀血拼”。浙江衛視節目中心副主任、《中國好聲音》總監陳偉坦言,之前也擔心2013年的眾多音樂節目會對《中國好聲音》造成影響,最后的成績證明只要把節目品質做好,觀眾永遠捧場。
目睹了《中國好聲音》的成功,模式引進節目成為2013年各大衛視的首選,扎堆出現。一番比拼下來,“好聲音”的超高收視證明,它依然是國內最成功的歌唱類選秀節目。第2季在去年夏天播出時,熱度更超首季,收視屢創新高,破3,破4,直至破5,根據CSM46數據,15期節目均列同時段第一,2013年8月30日播出的第8期節目更是創下5.233%的高收視率。
電視節目的創新頻率越來越快,從幾年前的一年一改版到現在每期都要有新東西出現,季播節目面臨的挑戰更多。《中國好聲音》第2季出現了“大逃殺”和“導師搶人”兩個新環節。“好聲音”原版模式的版權在全球賣了50多個國家,每個購買到版權的國家都會根據自己的國情進行本土化修正和創新。這些創新在整個“The Voice”模式大家庭內共享。第2季籌備期,浙江衛視和燦星制作對“The Voice”美國版本和英國版本進行了深入研究,集合全球創意,加上本土思考,增加了這兩個新環節。“大逃殺”和“導師搶人”的設置,優化了模式,使節目增加了更多懸念。“導師搶人”避免了某個導師隊內學員風格過于相近造成損耗,出色的學員通過被別的導師搶去得以繼續留在舞臺上。陳偉透露,第3季也將出現創新環節,“我們還在研究中,尚未最終確定”。
正在央視3套播出的《中國好歌曲》由燦星團隊和央視合作,其中涌現出不少好歌曲和優秀的音樂制作人。這些資源將給《中國好聲音》第3季增添新的元素,因為由同一個公司制作,兩個節目可自由進行資源調配。陳偉說,這是制播分離帶來的好處。
《中國好聲音》第2季花大手筆升級了音響設備,但因第1季積累下的經驗使第2季少走了很多冤枉路,其他方面的投入節省了很多,總投入并未比第1季上升多少。陳偉說,投入由內容決定,“盲目攀比沒有意義”。第3季因為各項設備已升級到“頂配”,所以“投入反而會低于前兩季”。
第3季繼續堅持“無海選”形式,由導演組飛赴各地搜尋“好聲音”。第2季播出時,很多觀眾反映選手選歌雷同,存在刻意投導師所好的現象。這也是浙江衛視在第2季節目結束后自我檢討的重點,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第3季的導師人選將有所調整,具體人選尚未確定。“第2季在歌曲選擇上,有點用力過猛。有些歌曲比較‘狠,讓觀眾覺得好聲音就是拼高音、拼爆發。”陳偉對節目自我剖析道。他透露,第3季的音樂類型將細分得更明顯,各種類型的選手和歌曲會被一網打盡,各種音樂形式,包括國際上流行但尚未在國內普及的音樂形式都將在“好聲音”的舞臺上展示,改變觀眾“好聲音就是選大嗓門”的感受。和《中國好歌曲》的合作,對這一轉變大有助力。
姚貝娜、林育群等學員參賽引起不少爭議,有人認為這些成名歌手的參賽對草根歌手不公平。陳偉解釋,如果拒絕已經發過片的成名歌手才是真正的不公平。《中國好聲音》第3季的舞臺依然面向所有人開放,不管是一文不名的草根,還是成名已久的大腕,“誰都可以來參加,我們的標準只有一個——你是不是一個好聲音。”
《中國好聲音》第3季將在2014年第三季度的每周五黃金檔播出,檔期不變,主持人依然由華少擔任,依然與燦星制作合作。陳偉介紹,浙江衛視與燦星制作簽的是3年合約,最初的談判花了很長時間才確定長期合作的各項細則。合作到第3季,雙方越來越融洽,“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商務談判,其他事情都可以在微信上拉個群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