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平
2013年12月3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到浙江大學演講,聞訊趕來的浙江大學學生和杭州當地文藝骨干共1000多人,把報告廳坐得滿滿的。
看到這情景,莫言很感動,也講得十分認真,他講了如何講故事,如何發揮想象力,如何運用民間素材,如何塑造人物……他還建議說,大家要多讀新書,這樣可以增加對思想和知識的補充。
就在莫言與讀者互動時,有一個學生站起來問:“請問2013年有什么新書可以推薦給大家?”莫言不假思索道:“2013年我不是一個讀書人,我非常慚愧地告訴大家,這一年我沒有讀過一本書。一年來,從臺北、高雄、昆明到北京、佛山、杭州,等等,都是開會、演講,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彼€無奈地感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我就很難再坐回書桌前了!希望中國能盡早有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樣可以分散公眾集中在我身上的注意力。”
莫言的這番言論,著實讓人大跌眼鏡,更是對莫言本人商業價值和名譽的一種“傷害”。一時間,莫言的話引起輿論嘩然,讀者能想到很多不讀書的人,但萬萬想不到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13年這一年連一本書都沒讀??墒寝D念一想,莫言作為名人,在名利包圍之中還保持一份清醒,保持著做人的真實本性,令人佩服!
生活中,許多人喜歡把黑說成白,非說成是,無說成有,以此標榜自己,以抬高自己的地位、維護自己的聲譽,而像莫言那樣敢講真話,敢于“丟臉”的人卻不多。莫言的話是對讀者負責,我們從中看到了莫言為人的真實。其實,一個人,難的是客觀評價別人,更難的是客觀評價自己,不在名利中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