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姐
當你在KTV里無歌不歡時,當你在舞會中,因為耳環發出的閃耀光芒被廣泛贊美時,當你在音樂會上聽著激情的搖滾陶醉其中時,當你聽著甜言蜜語煲電話粥時……可曾想到,那個被你忽視的耳朵正在潛移默化地受到傷害。
愛耳日的到來提醒我們:耳朵是我們獲得世界聲音信息的唯一途徑,需要善加保養與呵護。
耳邊嗡嗡作響
耳朵:“主人最近升職了,可是她的壓力好像很大,搞得我的身體總是發出耳鳴音!”
事實:耳鳴也許是因為壓力過大。
如果壓力過大,神經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引起耳內循環急劇發生變化,從而產生耳鳴,并伴隨著頭昏、心慌,甚至是聽力下降的癥狀。長此以往,會讓人感到心情煩躁,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甚至會引發失眠。耳鳴不僅僅是耳內循環正在發生變化,更是身體極度疲倦給你的提醒信號。所以,請不要忽視它的存在。
健康管理:
耳鳴時,不妨找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的緊張情緒稍微舒緩一下。但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為耳朵減壓————
1.每天主動地進行耳朵關閉半小時以上,比如佩戴防噪音耳塞進行冥想,或者小睡,可以保養聽力并且獲得較好的睡眠質量。
2.經常用食指與拇指輕輕夾住耳朵從上到下按摩,直至耳朵發熱為止。每日3次,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耳鳴的發生幾率,也是一種減壓的不錯方法。
3.耳朵內鋅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器官,缺鋅是引起耳鳴的重要原因,可多吃些魚、雞蛋等含鋅的食物。
耳朵覺得癢就掏
耳朵:“主人很愛干凈,有清潔耳朵的習慣。有時覺得癢,每過幾天就掏一次耳朵,這也讓她感覺無比舒服。無奈我細嫩的皮膚不堪打擊,甚至出現了一些炎癥問題!”
事實:耳屎保護耳朵。
在人的外耳道外側軟骨表面的皮膚中有耵聹腺,能分泌一種淡黃色黏稠的物質,稱為耵聹,俗稱“耳屎”,它像“哨兵”一樣守衛著外耳道的大門。
事實上,經常掏耳朵只會讓“耳屎”越來越多,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于細菌生長,稍有不慎就可能損傷耳道皮膚,并引發中耳炎,產生劇烈的疼痛。
健康管理:
掏耳朵的工具以棉簽為最佳,它質地柔和,在清理時,不會對耳朵產生任何傷害。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后耳朵朝下,耳中污物可自行出來。清理耳道,每個月1次即可,不要太用力哦,以免減弱耳道周圍神經的敏感度。
用音樂把耳朵叫醒
耳朵: “主人經常用耳機塞住我,接受著流行音樂的洗禮,上班路上,下班途中,甚至是工作時,睡覺前。”
事實:聽力下降不是因為年齡,而是你聽得過量。
當今的高科技給了我們美妙的生活,數字音樂播放器和手機讓我們將音樂隨身攜帶。可是,如果你對音樂瘋狂癡迷,請考慮一下耳朵的感受吧。耳朵是非常敏感的感音器官,同樣也非常脆弱,過量的聲音刺激會對耳朵造成傷害。請不要一天24小時都讓耳朵工作,也請給它時間休息,否則,結果只能是音量越調越大,因為你的聽力直線下降。
健康管理:
如果無法戒掉聽音樂的習慣,那就給耳朵一個綠色的音樂環境吧。插入式耳機會增加聽力受損的幾率,建議改用雖然稍貴但健康時尚的無線耳機,可有效減少耳朵的聽覺疲勞和耳膜損傷。
耳朵是健康的晴雨表。很多人在出現耳脹,并伴隨惡心、嘔吐、精神不振時會以為是亞健康在搗亂,一般不會考慮到耳朵健康出現問題。為此提醒你,當有上述癥狀發生時,請不要忽略耳科的檢查。
不厭其煩地打耳洞
耳朵:“主人是個不折不扣的潮人,好喜歡打耳洞,從耳廓到耳垂不打上一圈不罷休。可是她的隨心所欲卻常搞得我發炎,真痛苦!”
事實:不是人人都可以打耳洞。
從耀眼的耳釘到形態各異的耳環,耳洞的誕生讓時尚中的潮男靚女用一個小孔就演繹出風情萬種。而承載這萬千風情的耳洞與健康密切相關,可能引起的感染暫且不論,若在耳朵軟骨處打洞,有可能導致軟骨壞死、變形,耳朵萎縮,甚至誘發面部神經癱瘓。
需要注意的是,打耳洞前先了解自身的體質與身體情況。女性經期最好不要打耳洞,此時全身各器官充血,抵抗力下降,穿耳洞容易導致出血和感染;疤痕體質和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建議穿耳洞;另外,耳朵對痛楚、溫度、位置等各種感知都很敏感,有時甚至牙痛都會影響到這里。所以說,平常對疼痛就很敏感的人是不適合穿耳洞的。
健康管理:
打耳洞也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
打耳洞的最好時間是在每年的3月底和9月底。這兩個月份里,天氣不冷不熱,利于耳朵的修復。最好去專業醫院打耳洞,消毒設施比較完備,還會在專業醫生那里學到非常專業的護理知識,對耳朵是很好的保養。
需注意的是,飾品與耳洞都要定期、仔細地消毒,消滅剛剛滋生的細菌萌芽,避免耳洞處的反復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