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0月,閻紅彥出生于陜西省安定縣瓦窯堡鎮(zhèn)。1924年入陜北軍閥井岳秀部當兵,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0月隨部參加清澗起義。1931年參與創(chuàng)建中國工農紅軍晉西游擊大隊,任大隊長。后率部西渡黃河與劉志丹領導的南梁游擊隊會合,參與創(chuàng)建陜甘工農紅軍和陜甘蘇區(qū)。
閻紅彥天生一副犟脾氣,為人正派,剛正不阿,。為此,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沒少吃虧。
1955年,閻紅彥等55名在民族解放與獨立戰(zhàn)爭中出生入死立下了不朽功勛的解放軍高級指揮員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當年10月,閻紅彥被江青、陳伯達召集到北京參加揭發(fā)批判鄧小平的會議。會上,謝富治揭發(fā)鄧小平“在淮海戰(zhàn)役中動搖,企圖后撤,犯有逃跑主義的罪行”。在淮海戰(zhàn)役中擔任縱隊司令員的閻紅彥立即站起來反駁說:“根本沒有這種事。整個淮海戰(zhàn)役期間,中野總部一直是隨我們三縱行動的,鄧小平一直是和我們在一起的。”他又問原三縱作戰(zhàn)部長、時任昆明市委書記的趙增益:“你聽說過這件事沒?”趙回答說:“沒有。”江青、陳伯達和謝富治都漲紅了臉,氣急敗壞無話可說。
閻紅彥從北京回云南沒幾天,云南的造反派在江青、陳伯達的指使下,開始對云南省委進行沖擊,還抄了閻紅彥的家。造反派對閻紅彥召開批斗會,一場接一場,不給他吃飯,不給他喝水。
為了保護閻紅彥,葉劍英元帥專門從北京打電話給昆明軍區(qū)司令員秦基偉,讓他一定要設法保證閻紅彥的人身安全。秦基偉責成副司令員王銀山專門負責閻紅彥全家的安全。王銀山安排部隊將閻紅彥和他的妻子接到云南省軍區(qū)警衛(wèi)團駐地小麥峪。
造反派找不到閻紅彥,連忙向江青和陳伯達匯報。江青在北京的文革會議上公開叫囂:“閻紅彥壓制造反小將,中央文革要派出力量,去昆明扭轉局勢。”
1967年1月8日凌晨,中央文革組長陳伯達接通了閻紅彥的電話,對閻紅彥咆哮道:“為什么要躲起來?為什么不敢見革命群眾?斗一兩次就怕了?我看斗十次八次也沒問題。不要見不得風雨。你出去和造反派見面!這是中央的決定!”
天不怕地不怕的閻紅彥立即對陳伯達反唇相罵:“你能代表中央嗎?我就不承認你是中央的代表!……我看你是想把云南搞亂,把國家搞亂……”
二人在電話中大吵一通,各自狠狠地掛了電話。放下電話,閻紅彥心亂如麻,他要以死抗爭。
于是,在寫下了“逼死我者,江青、陳伯達”的遺言后,一代名將閻紅彥吞下了安眠藥,自殺身亡。
1978年1月24日,閻紅彥骨灰被移放到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正廳中區(qū)。鄧小平等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及閻紅彥生前好友380余人參加了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