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瑋
上午九點的香格里拉酒店大堂,各色人種用不同語言小聲地交談著,像一個小型的聯合國會場。見到熊朝忠時,他穿著普通的運動服,一言不發地跟在教練劉剛身邊。“我們剛剛訓練回來,”同時擔任小熊推廣人的劉剛很健談,“條件有限,就去外邊跑了跑步,空氣真的很差。”生活、訓練和比賽集中在昆明的他們,顯然還沒有適應北京的霧霾。
在2012年11月24日奪得中國第一個職業拳擊世界冠軍后,2013年,憑借在阿聯酋迪拜和家鄉云南文山州馬關縣的兩次成功衛冕WBC迷你輕量級金腰帶,熊朝忠成功入選了中國體育界的奧斯卡——《體壇風云人物》的非奧和最佳男運動員兩項提名。而這,就是他和他的團隊此次來京的原因。
從熊朝忠酒店房間的窗戶望出,是車輛川流不息的西三環。他站在窗前,眼神飄忽地看著攝影師的鏡頭,面部的僵硬透露出忐忑不安。從出生貧寒的礦工,打拼到世界拳王的坎坷經歷,熊朝忠“草根拳王”的故事,被各家媒體爭相傳誦。但這些鋪天蓋地的閃光燈下的榮譽,給這個樸實靦腆的新晉拳王,更多地帶來了驚慌和不適。
“我的家在巖蠟腳村,隸屬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夾寒箐鎮。”這一長串拗口的地名,加上小熊的口音,顯得更加偏僻。“去我們那里的路很難走,從昆明要先坐五個小時的大巴到文山市區,倒車去馬關縣,之后再坐一趟車才能到家。”這個海拔1300多米山上的苗寨,距離中越邊境只有二十多公里。和村里大部分人家一樣,熊朝忠和父母兄弟靠僅有的一些薄田維持生活,艱難度日。“我在家排行老二,上學時每次交學費,我們兄弟三個總是最晚交的。”1999年,僅念了一年職高的熊朝忠,因為沒有錢,不得不輟學回家。
“和村里所有的男孩一樣,就只有在礦山上做一點事。”馬關縣是個礦區,那些年有外地人承包村子開了銅礦。年僅17歲,體重不到100斤的熊朝忠鉆進了礦洞。他每天的工作,是順著坡道,把一輛裝滿后有500公斤重的手推車,從幾百米深的狹小礦洞里推出來。個子小、年齡小,工資自然不會很高。“推一趟兩毛錢,一天一刻不停地推,可以賺到十塊錢。”那時的小熊,對未來所有的幻想,就是攢錢蓋個房子,娶個老婆。直到表哥的出現,讓小熊看到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表哥陶衛忠是村里第一個大學生,從云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后,在昆明當警察,他是第一個把熊朝忠帶進拳擊世界的人,在熊朝忠的眼里,表哥是村里最有本事的人。表哥熱愛拳擊,每次放假回家,他都會教家里的男孩兒們打拳,這是熊朝忠眼中最快樂的時光。“那時候我們一起看錄像,感覺拳手很威風。”之后表哥辭去了警察的工作,回家種香蕉的同時,希望可以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培養出拳王。“我經常告訴學生們,你們要向泰森一樣,幾分鐘就可以拿到幾千萬。”
邁克·泰森出身于在布魯克林的貧民窟,在那里,德高望重與窮兇極惡幾乎可以畫上等號。而他通過自己的拳頭,打出了一片天,終成一代拳王。在陶衛忠眼里,巖臘村這個民風彪悍的苗家寨子,同樣可以通過培養拳王的這條路,改變他們的貧窮。
在心中偶像的召喚下,熊朝忠辭掉了礦上的工作,和弟弟一起,跟表哥學起了拳擊。但當時的他,心里的最佳打算,是學成之后去當保安。“保安的工資很高,我是這樣想的。即使貧窮,父母也同意了他們的決定。村子里的空地,就是他們的訓練場;旁邊新蓋的草房,是他們的宿舍;兩塊石頭鑿開洞,穿上一根木棍,就是杠鈴。在這個一切都是最簡陋的“拳擊俱樂部”里,只有1米52的熊朝忠是最刻苦的。“我那時候干什么都要爭第一,特別有勁。”
辭掉警察工作,專注于培養出世界拳王夢想的陶衛忠,把實現這飄渺的夢想當做是自己事業的前途。但練了一年多,現實的困窘擺在眼前,熊朝忠的弟弟首先放棄了拳擊,與幾個同鄉一起,去了昆明打工。“家里的條件根本不可能讓兩個都練,為了我,弟弟去打工賺錢支撐。”
當拳王這條路變得愈加渺茫的時候,2005年5月17日,來自云南楚雄的選手徐從良,戰勝對手,成為中國第一名洲際職業拳王。為了看轉播,熊朝忠走了四個多小時到縣上,花20塊錢租了間旅館。“從那時,我認識到,以我的身材到外邊也不會找到工作。而且我喜歡拳擊,練了這么久,拳王的出場費也那么高。”想到這些,他總有使不完的勁兒,拳王的夢想,真正地銘刻在他的心中。
在昆明打工的弟弟得知,比賽中獲勝的拳王徐從良從屬于昆明眾威拳擊俱樂部,這是中國最早的拳擊俱樂部。這一年,熊朝忠已經23歲,進體制內的訓練隊沒有可能,只有在俱樂部,才有機會打比賽,賺取出場費,進而靠拳擊改變自己和家人的人生。
帶著表哥資助的1000塊,和家里賣年豬換的800塊錢,熊朝忠告別了自己親手搭建的茅草訓練場,來到了昆明,走進了眾威拳擊俱樂部的大門。剛開始,他甚至連正確的站姿都不會。在離俱樂部不遠的城中村,熊朝忠租下了月租300的不足十平米的房子。為了省錢,他不吃早點,八塊錢的牛肉蓋飯,是最奢侈的伙食改善。因為身材矮小,他找不到兼職工作,只能靠打工的弟弟接濟。
剛開始練拳的那段時間,有著熊朝忠和弟弟至今都不愿意回想起得灰暗。為了繼續供哥哥練拳,弟弟回到家鄉去礦上工作,但仍舊入不敷出,一次偶然的麻將賭博贏錢,他弟弟踏上了賭博之路。“我后來才知道,心里非常后悔。”說到這些,小熊紅了眼眶。“我也只有好好練拳這一條路,可以改變我家人的命運。”
還好天無絕人之路,靠著出拳狠、身體素質硬、訓練刻苦的長項,俱樂部的負責人劉剛,很快就注意到身材并不突出的熊朝忠。“我讓那些大個來打他,他沒有技術,完全不會拳擊的直拳、躲閃這些技術,只是靠著本能在打。但第一感覺告訴我,這很像是泰森的風格,有股野勁!”劉剛很興奮,“這個小個子沒準能創造大奇跡。”
1972年出生的劉剛曾是中國第一批業余拳擊選手,2003年,曾代表中國參加過亞運會、奧運會拳擊賽的他在昆明成立眾威拳擊俱樂部,從國家隊退役后,劉剛曾到澳大利亞當職業拳擊手,他希望在國內開始職業拳擊手培養和賽事推廣。“在國外,職業拳賽已經發展成一種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從服裝贊助到比賽規則,每個環節都已經商業化。”職業拳擊有三大盈利手段:出售電視轉播權、賭場開盤、高價門票。這也是為什么一場拳賽的獲勝者,往往可以收入豐厚的原因。但在中國,不僅沒有這樣的環境,更重要的是,沒有這樣的人才。“在小熊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
2007年,僅僅接受了一年專業訓練的熊朝忠在泰國登上了職業拳壇。無論是經驗、排名還是實力上,他都遠不如對手。即使是這樣的情況下,他堅持了10個回合沒有被擊倒,回國后,便與俱樂部簽約,成為一名職業拳手。
2008年3月,熊朝忠在四川瀘州挑戰WBC亞洲拳王,第一回合便KO對手,獲得洲際金腰帶。至此他一戰成名,獲得了第一筆獎金3000元。用這筆錢,他給表哥買了一套西裝。在問及家人的要求時,他弟弟只是希望他能省著點花這些錢,堅持到下一場比賽。2009年,熊朝忠第一次獲得挑戰世界拳王的機會,在東京,他與相差兩個級別的內藤大助展開苦戰,在下半場更是把對手擊倒一次,最終卻以微弱的點數苦嘗敗果。但這場比賽,讓他聲名鵲起,出場費翻了十倍。
但在職業拳壇,金字塔尖的王者只有世界拳王一個。輸掉這場比賽后,他的積分需要重新累計,出場費又回歸以前,未來的路不知該如何走,小熊也曾經想過要放棄。這兩年的比賽,他和劉剛嘗盡了世間冷暖。資金贊助不到位,經常在賽前出岔子延誤比賽是常事,但家人的勸解和兩年來的努力,讓他明白自己沒有退路。2010年7月,他在家鄉昆明,擊敗日本拳手佐藤靖明成功衛冕洲際拳王。一場場勝利后,他成功擊敗墨西哥選手歐斯瓦爾多,摘取世界拳王銀腰帶,獲得挑戰世界拳王金腰帶的資格。
那場金腰帶爭奪戰在家人的注目下開始,隨著一記右手直拳打飛了馬丁內斯的牙套,全場為之歡呼不已。最終,小熊憑借點數優勢贏得了本場比賽勝利,成功帶上了WBC迷你輕量級世界拳王金腰帶,成為創造中國拳擊歷史的第一人。提起那場比賽,他仍舊興奮不已:“我為那場比賽付出了太多,我還要繼續努力,要衛冕世界冠軍,今后我還想獲得更多的世界冠軍,為中國拳擊爭光。”
2013年,國內各界對職業體育的看法有了質的改變,其中拳擊最為明顯,熊朝忠的世界拳王金腰帶,和奧運冠軍鄒市明的職業轉型,引發會永久的屬于我了。”堅定地回答中,他并沒有考慮任何失敗的可能。
2014年2月5日,農歷正月初六。在海口舉辦的“賀歲杯”比賽中,中國第一位職業拳擊世界冠軍熊朝忠以技術擊倒的方式輸給了墨西哥挑戰者諾沃亞,將衛冕了一年零三個月的WBC迷你輕量級拳王金腰帶拱手讓出。
此役小熊輸掉比賽,原因歸于備戰不充分也好、心態未調整好也罷,都是職業運動員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如何權衡活動與訓練比賽之間的平衡,是整個團隊必須重視的關鍵所在。
賽后,熊朝忠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雖然挫折和坎坷始終伴隨著他的職業生涯,但此番失利卻是他在成名后,在自己可控情況下的最大打擊。劉剛對于他的低落,非常擔心:“雖然平時比賽也會遇到很多變數,但對我們的成長是有好處。失敗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失敗了他起不來,這也是我最擔心的。”
比賽轉播的最后一個鏡頭,切向身著苗族傳統服飾的,臉上有著無法掩飾的悲傷和迷茫的兩個老人,他們是熊朝忠的父母。很多國人無法接受心目中的“第一拳王”的失敗。但失敗是體育另一抹不可或缺的色彩,神壇中的英雄也有失足的時候,失敗是為了接下來更好的成功。等待“草根拳王”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