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軍等
摘要 2014年6月16日~6月22日,在貴州省雷公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進行兩棲動物資源監測過程中發現1個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棲類新紀錄——鎮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 Ye,Fei et Matsui,1995)。標本現保存于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標本室。
關鍵詞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棲類;新紀錄
中圖分類號S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28-09797-01
A New Record of Amphibian in 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Guizhou Province—Rana zhenhaiensis
CHEN Jijun1, LI Shize2, LV Jingcai2, XU Ning4* et al
(1. 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 Leishan, Guizhou 557100; 2. 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03; 4. Maotai University, Huairen, Guizhou 564500)
AbstractDuring amphibian resource monitoring from 16 to 22 June 2014, a specimen of Rana zhenhaiensis was collected. It is a new record of amphibian species in 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he specimen has been kept in the specimen room of 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mphibian; New record
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腹地的雷山、臺江、劍河、格江四縣交界處,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理位置為108°05′~108°24′ E,26°15′~26°32′ N,總面積47 300 hm2。該保護區是以臺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等珍稀動植物為主的亞熱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雷公山自然保護區于1982年6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4年6月16日~6月22 日,筆者在雷公山國家自然
保護區進行兩棲動物資源監測過程中于小丹江海拔約
650 m、地理坐標(26°21′1″ N,108°20′31″ E)的1處灌草叢中采集到2只兩棲動物蛙類標本,參考相關文獻鑒定[1-3],確定為蛙科(Ranidae)林蛙屬(Rana)的鎮海林蛙。結合相關報道[4-5],確認鎮海林蛙為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紀錄。標本現保存與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
1鑒別特征
鎮海林蛙外形與峨眉林蛙相近似,但該種體型相對較小,雄蛙體長40~57 mm,雌蛙體長36~60 mm;背側褶在鼓膜上方略彎;雄蛙婚墊灰色,基部不明顯分為2團;繁殖期在12月~次年4月。
2標本形態描述
由表1可知,成體:雄蛙體長40.6 mm,頭長大于頭寬;吻端鈍尖,突出于下唇;吻棱較鈍,頰部略向外傾斜,有1個淺凹陷;鼻孔略近吻端;眼間距小于鼻間距;顳褶細弱;瞳孔橫橢圓形;鼓膜圓形,約為眼徑的2/3。
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的1/2;指較細長,指長順序3、1、4、2;指端鈍圓;關節下瘤明顯;掌突3個,內掌突較大,外側2掌突基部融合。后肢較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鼻孔前后;左、右跟部明顯重疊;脛長超過體長的1/2;足長略小于脛長;趾細長,第3趾、第5趾幾乎等長,達第4趾第2關節、第3關節下瘤之間;趾末端鈍尖。趾蹼發達,第1趾、第2趾、第3趾的外側及第5趾的內側之蹼幾乎達趾端,第4趾蹼的凹陷處達第2關節下瘤;關節下瘤發達;內蹠突長橢圓形,呈隆起狀,外蹠突弱小。
皮膚較光滑,背部及體側有少數小圓疣;背側褶細窄,由眼后稍斜向外側,與顳褶上端相連,隨即彎向中線,然后直伸至胯部而在鼓膜上方形成弧狀彎曲;口角后方的頜腺細窄。腹面光滑,僅股基部有扁平疣;外跗褶不明顯。
第二性征:前肢較粗壯,第1指上有達指端的灰色或灰棕色婚墊,上面有細密白刺粒;婚墊可分為3團,基部的2團大,腹面的界限略顯;無聲囊,背、腹部均有雄性線。
生活時體色背面為灰黃色,鼓膜部位三角形黑斑明顯;頜腺乳白色;雙眼間有黑色橫紋;背側褶較體背顏色稍淺,其外緣有斷續的黑色斑點或線紋,背面疣粒周圍多為黑色;四肢背面有寬窄不一的黑橫紋,股、脛部各有4條;前肢后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