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霞 朱敏武 屈振江 王小永
摘要柑橘是漢中市特色主導果業,在此以影響果品品質的氣候適宜性區劃、生長期氣候資源、氣象災害為主要指標探索認證技術,并結合2013年城固郭家山柑橘示范園區漢中泛亞牌柑橘進行實例分析。積極探索果品氣候品質認證技術,對合理利用氣候資源、提升果品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柑橘;氣候品質認證;指標
中圖分類號S16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28-09865-02
作者簡介楊利霞(1973- ),女,陜西勉縣人,高級工程師,從事農業氣象服務工作。
收稿日期20140821
優質農產品需要長在良好自然環境里,其中,光照、濕度、溫度等氣象要素起到關鍵作用。一個好的農產品,周邊的小氣候環境狀況消費者通過查看氣候品質認證標志就能明白。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是指為天氣氣候對農產品品質影響的優劣等級做評定,依據農產品品質與氣候的密切關系,通過相關數據的采集、實地調查、試驗、對比分析等技術手段方法,設置認證氣候條件指標,建立認證模式,綜合評價確定氣候品質等級。氣候品質認證是一個全新的認證,將與無公害、綠色有機等認證一樣,是農產品暢銷的“身份證”。
果品生長受地形、氣候條件影響差異較大。同時,受各地不同小氣候影響,同一品種在不同生產區域、同一生產區域在不同年份的果品氣候品質也存在較大差異。而果品氣候品質認證工作就是通過有氣候認證資質的第三方對影響果品品質的氣候條件優劣等級評定,利用認證結果對果品和其產地進行標識,提高果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為果品貼上“氣候身份證”。通過果品氣候認證,果品銷售也相當于有了一個有機認證,對促進果農標準化、規范化生產以及提升果品市場競爭力、增加果農經濟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筆者在此以影響果品品質的氣候適宜性區劃、生長期氣候資源、氣象災害為主要指標探索漢中柑橘果品氣候認證技術,并結合2013年城固郭家山柑橘示范區泛亞牌柑橘進行實例分析。
1漢中柑橘果品氣候品質認證技術
漢中地處我國柑橘栽培區北緣,北靠秦嶺、南依巴山,四周群山環抱、秦嶺的天然屏障形成了獨特的“甜酸型”柑橘生長小氣候。漢中市是全省最大的柑橘基地,至2013年底,全市柑橘面積達2.44萬hm2,總產32.4萬t,分別占全市水果總面積和總產量的65%、79%。柑橘種植的主產縣區包括城固、漢臺區、勉縣、洋縣、南鄭和西鄉縣,主栽品種有新津、宮川、大浦、冰糖橘、日南一號、朱紅桔等。柑橘的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12月上旬。據統計,早熟品種新津、宮川的面積和產量超過90%,成熟期主要集中在10月中下旬。探索漢中特色的柑橘果品氣候認證技術,開展柑橘果品品質氣候認證工作,將有力推動漢中乃至陜西精品果業發展、提升果品在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競爭力。
2漢中柑橘果品氣候品質認證評分標準
根據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要求,認證區域內的農業初級產品要符合4個條件:①產品具有獨特的品質特性或特定的生產方式;②品質特色主要取決于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氣候條件;③具有一定的規模并在限定的生產區域范圍;④產地環境、產品質量符合國家強制性技術規范要求。果品氣候品質等級統一劃分為四級,按優劣順序分別為特優、優、良好、一般。生態、氣候條件是果實品質形成的基礎,綜合考慮影響果品生產和品質的生態適宜性、當年氣候條件、管理水平所占比重,賦予不同權重,得出認證評分標準公式為:W=0.3X1+0.5X2+0.2X3,式中,W表示認證得分,W≥90分為“特優”等級,80分≤W<90分為“優”等級,W<80分不評分; X1代表柑橘氣候適宜性區劃指標,占權重30%;X2代表果品生長氣候條件,占權重50%;X3代表果品企業生產管理條件,占權重20%。
2.1柑橘氣候適宜性區劃指標
柑橘氣候適宜性區劃指標,根據最適宜區、適宜區、次適宜區分別評分為100、90和80分。該氣候認證中區劃指標評分標準采取陜南柑橘氣候適宜性區劃指標(表1)。
2.2果品生長氣候條件指標
果品生長氣候條件指標包括氣候資源和氣象災害情況兩部分,因氣象災害影響效果有限,按統計及經驗估算影響程度最多占20%,氣候資源占權重80%。
生態、氣候條件是果實品質形成的基礎,國內沈兆敏等曾對生態、氣候條件對柑橘果品品質的影響做過多項研究[2-6],認為溫度主要通過影響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影響果實碳水化合物的積累,氣溫、日最高氣溫≥35 ℃日數、≥10 ℃積溫、晝夜溫差等均直接影響溫州蜜柑果實的膨大和品質的形成,對含酸量、維生素C含量、果實色澤也有一定的影響;光照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光照狀況直接影響柑橘果實的品質,日照時數對柑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總糖含量影響較大;降水量則對果實形體大小、味道濃淡有直接影響,果實膨大期降水量大,水分供應充裕,則有利于果實膨大,使得柑橘果形大,果實含水量高,味淡,果實成熟期降水少,水分供應不足,果實含水量低,味濃。
因此,在柑橘果品氣候資源評價指標中考慮影響果品的主要氣候因子,包括花期早晚時間、果實膨大期內高溫日數、果實膨大期內日照時數、果實迅速膨大期內降水量、果實著色期日較差、開花期到采摘期的積溫、開花期到采摘期≥0.1 mm雨日、采摘前半個月內的日照時數、采摘前半個月內的日較差。根據這些主要氣候因子的影響程度賦予相應權重,評分公式為:α=0.04α1+0.06α2+0.08α3+0.08α4+0.12α5+0.10α6+0.12α7+0.20α8+0.20α9。
結合漢中當地柑橘生育期氣候條件,對各氣候因子的情況分為好(一級)、中(二級)和差(三級)。花期適宜時間為4月26日~5月5日,此期間開花評判為一級,開花過早容易受遭受低溫凍害、過晚溫度太高不利于授粉結實;果實膨大期6月上旬~9月上旬連續高溫日數以≤5 d連續高溫為一級,>35 ℃呼吸作用大,光合作用受抑制,高溫容易造成柑橘日灼病,影響外觀;果實膨大期內6月上旬~9月上旬,日照時數多以≥590 h為一級,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累積;果實迅速膨大期內7月中旬~8月下旬降水量以≥200 mm為宜,有利于果實膨大;果實著色期9月中旬~10月上旬平均溫度日較差以≥8 ℃為一級,日較差大,有利于糖酸轉化和果皮變薄;開花期到采摘期的活動積溫以≥3 700 ℃·d為一級,積溫多,熱量條件好,利于干物質積累,可食率提高;開花期到采摘期≥0.1 mm雨日不超過70 d為一級,雨日多,不利于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采摘前半個月內的日照時數以≥60 h為一級,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累積;采摘前半個月內的平均氣溫日較差以≥8.5 ℃為一級,有利于糖酸轉化(表2)。
3實例分析應用
漢中市城固縣桔園鎮郭家山村柑橘標準化示范園區占地約133.33 hm2,周邊15 km內無工礦企業,空氣清新,立地條件良好。根據陜南柑橘氣候生態適宜性區劃結果,本地為柑橘氣候適宜區。基地產品生產和管理嚴格按照《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果安全要求》、《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綠色食肥料使用準則》統一標準執行,主栽品種為興津溫州蜜桔。果品為甜酸型,外形美觀、果色鮮艷、光潔細嫩,果肉汁多化渣,甜酸爽口。主要物候期為4月下旬~5月上旬開花、7~8月為果實迅速膨大期、9月下旬~10月上旬著色期、10月中旬至下旬成熟,生育期主要氣象災害有低溫凍害、干旱、高溫熱害和連陰雨。
2013年郭家山村標準化示范園區興津溫州蜜桔4月26日進入開花期,至10月10日成熟進入采摘期,果品生育期歷時168 d。此期間平均溫度23.1 ℃,總降水量635 mm,總日照時數991 h,與歷年同期相比偏多60 h;≥10 ℃積溫3 760 ℃·d。花期平均氣溫20 ℃,≥0.1 mm的雨日共2 d,總降水量26 mm,日照時數58 h,無劇烈降溫天氣,無明顯氣象災害;果實膨大期(6月上旬~9月上旬)平均溫度25.4 ℃,日照時數593.3 h,降水量451 mm,無5 d以上的連陰雨天氣,無5 d以上>35 ℃的連續高溫天氣,伏旱和洪澇災害不明顯;果實迅速膨大期(7~8月),平均氣溫25.7 ℃,≥0.1 mm的雨日共20 d,總降水量362 mm,日照時數371 h。果實著色期(9月中旬~10月上旬)平均氣溫20.7 ℃,溫度平均日較差為9.3 ℃,≥0.1 mm的雨日共4 d,總降水量66 mm,日照時數182 h。根據氣候品質認證標準公式和各因子評判標準,認定區域內果品的氣候品質達到“特優”等級。
4總結
氣候品質認證是一個全新的認證,認證技術處于探索和試點階段。筆者在此對漢中柑橘果品氣候品質認證做了些探索,但還需要在以后的實踐中做大量工作,進一步完善認證技術指標,使氣候品質等級評價認證更趨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
朱琳,李星敏,朱延年,等.基于GIS的陜南柑桔氣候生態適宜性區劃[J].中國農業氣象,2011,32(1):122-128.
[2] 沈兆敏.柑橘與氣候[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17-21.
[3] 劉英才,劉山水,鄧建和.氣候要素對溫州蜜柑果實品質影響的相關研究[J].中國農業氣象,1998,19(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