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
每一個“人大法律人”都擁有三件值得稱道的珍寶:大樓、大師、大氣。
大樓
作為世界一流、全國排名第一的法學院,人大法學院有充分的自信和底氣。如果說人大東門最具標志性的是刻有“實事求是”四個大字的校訓石,那么人大西門的標志性建筑就屬明德法學樓和樓前的28級臺階了。這28級臺階使法學院頗顯莊嚴,使人心生敬畏。每上一步臺階都是在接近至高無上的法,只有胸有浩然正氣而心無邪的人才敢昂首挺胸地一步一步走上去。明德樓四五層是法學院圖書館,藏書豐富、寬敞明亮自是不必說,最讓“人大法律人”自豪的是:院長韓大元特別在館外的走廊上放置了小沙發和茶幾供同學們休息討論之用,無奈卻成了院內外小情侶們最愛的棲息地之一,在學霸們頗為憤憤之時,大元院長一語點醒學霸:讓學生們即使談戀愛也愿意在法學院談。是為“大樓”。
大師
刑法學界,江湖上無人不知“北高南馬”:北必稱高銘暄,南必稱馬克昌。民法學界,代代相傳的有被日本法學家稱為“中國民法之父”的佟柔、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王利明以及參與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立法的“立法小王子”王軼。憲法學界,有中國憲法學泰斗許崇德,關注人文情懷的儒雅院長韓大元還有出入中南海,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作法制講座的各學科大牛們……他們都在哪兒?人大法學院!前有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的老教授,后有學術活躍、推動法制并傳播法治的中青年教師學者。學生中有這樣的笑談:你可以沒學好憲法,但你不能不知道錦光哥課上的段子;你可以沒學好民法,但你不能不知道王軼老師舉例必借姚輝老師的手表。是為“大師”。
大氣
《中庸·博學》有言: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財貨殖焉。人大最有名的露天池——“一勺池”名稱的由來說法不少,廣為流傳的趣聞是因為該池面積較小,且形狀酷似勺子,因而得名“一勺池”。也有人認為其名稱源于上引《中庸》之語。該池深不及清華成功湖,深不過兩尺;大不及北大未名湖,長不盈一丈。然而該池取名之淡泊,秋日之華美,卻不是一般的湖可以媲美的。人大法學院位于一勺池西北方,與小小的一勺池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是二者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自信。這自信源于時間和精力的積累,源于大師們和學生們對國家法治深切的關懷和不懈的努力,不急躁,不浮躁。是為“大氣”。
政法“四系”概覽
除了“五院四系”熠熠發光外,政法類高校院系中另外還有許多后起之秀,如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等,這些大學的法學系獲得了強勁的競爭優勢。而另外一些院校,則依靠自身的專業優勢而發展起自己的特色法學專業,也同樣獲得了社會的尊重,比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國際經濟法、財經類大學的經濟法專業、大連海事大學的海商法、西安政治學院的軍事法學及中央民族大學的民族法學等。總而言之,由于法學教育已經變成大眾教育,全國幾乎每所高等院校都開設有法學專業,在文科專業里,法學是實踐性最強的學科。當然,要想獲得良好、系統的法律學習,傳統名校仍視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