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黑
討罵還送iPad,企鵝君想干嘛?
3月21日早上10點多,騰訊公司在其官方賬號上發出了第一條微博,微博中稱,“從今天起,這里有一只滿頭大汗的企鵝,正在戰戰兢兢等待你的迎頭痛斥”。
騰訊在微博中表示其對“討罵”也很怕,稱“我們的程序猿(程序員)和攻城獅(工程師)們一貫閉門研究,面對紛飛而來的板磚,已勒令客服部門突襲培訓,并配備足量的速效救心丸”,“為了深入貫徹‘討罵精神,已將其他企鵝兄弟也拖下水,‘騰訊用戶服務、‘騰訊微信團隊、‘微信QQ產品團隊都列隊等著”。微博中還透露,一個月內將評出5名“鐵齒銅牙獎”,分別送出一臺iPad mini。
這條微博一經發出,立即引起了廣大網友無窮的吐槽欲。畢竟作為國內互聯網產業的霸主之一,騰訊的產品可說是包含了行業內的方方面面。產品一多,自然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不少網友都有些無可奈何。不過,今天既然騰訊來討罵,那自然不用客氣了,各種吐槽頻頻閃現。
狠狠地吐槽,那是必須的
在騰訊討罵的微博發出一分鐘后,就有網友發現了它的存在。不過,這名網友顯然對這條微博的真實性有所懷疑,僅僅只是回復了“嗯?”,并進行了轉發。其后,更多的網友也發現了該條微博,并在回復中顯露出了同樣質疑的態度。
在最初的質疑聲被頂掉之后,瘋狂的吐槽開始了。有的網友對騰訊產品中的各種“借鑒”行為直言不諱:“以后少抄襲,作一個真正有風骨的互聯網領域強大有創造力的競爭者就行了。”有網友真心實意的提意見:“《微信》上好友邀請進群,能不能經過我們同意呢,莫名其妙的就進入了各種群。”也有網友問QQ空間是不是腦殘做的,還有問彈窗小廣告能否屏蔽的……。一時之間,在騰訊的微博賬號上,網友們一片歡騰。
對于網友們的意見,騰訊官方在第二天的10時許發布了第二條微博,做出了正式回復。在該條微博中,騰訊將網友們的各種吐槽歸納總結,并梳理成五大類意見:一是認為騰訊是“山寨大王型”,只會收購成熟的熱門的軟件,缺乏自主研發性。二是叫罵“七彩鉆石”的類型,網民對各種鉆石特權使用的吐槽。三是郁悶玩家型。四是對QQ、《微信》功能的“吐槽產品型”。還有眾多無法忍受QQ空間垃圾信息的“不堪騷擾型”。除了進行歸納總結之外,騰訊還在其中表示,網友們的每一條意見都認真的看了,并會責成相關部門做出相應改進。
當然,在這些所有的吐槽中,“中國互聯網十大不解之謎之首”最引人關注,上萬名網友聯名要求知道馬化騰(騰訊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的生日到底是幾號。對此,騰訊也做出了回復:10月29日。
討罵,到底為什么?
從3月21日第一條微博開始,在騰訊官方微博上,網友們就各種罵聲不斷,騰訊也很誠懇地表示自己會對網友提出的問題作出改進。不過,為什么騰訊要通過到微博討罵這種方式來傾聽用戶的意見呢?或許,這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自家產品交流平臺的衰落
相信不少用戶都還記得,騰訊有一個自己的產品交流反饋平臺http://support.qq.com。這個平臺曾經十分輝煌,不僅相關產品的產品經理會長期關注這個平臺,甚至小馬哥(意指馬化騰)都會時常上去逛逛。不過,現在再去看這個平臺,其人氣已經明顯衰退,幾乎沒有了用戶的氣息。雖然還是有產品經理實名進行問題回復,但問題已經少了太多太多。
這樣的衰退跟移動互聯的興起有著必然的聯系。因為在PC時代,所有產品PC端的反饋功能都十分強大,有好的反饋功能在加上產品交流平臺,對于產品的改進確實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對于移動端來說,由于手機的屏幕就小,如果加一些與操作無關的入口會引起用戶相當大的反感,所以有關產品反饋的入口就藏得比較深或者比較少。雖說在App Store上的評論或一些論壇中能夠獲取一些零散的信息,但總會遺漏很多。
騰訊微博即將衰落
其實除了微博之外,騰訊公司自身也有騰訊微博這樣的平臺,為什么不用自家的平臺而跑到了“敵對”陣營的平臺上呢?
首先,騰訊公司的經營中心已經轉移,在未來或許不會投入太多資源繼續運營騰訊微博。大家都知道,這兩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騰訊公司已經將整體業務重心向移動業務轉移,而移動的重中之重則是圍繞《微信》和QQ兩大平臺,發展自己的流量池。但隨著《微信》和QQ兩大流量平臺的形成,騰訊微博甚至需要依靠微博閱讀在《微信》上推送獲得流量。
其次,QQ空間變得與騰訊微博越來越相似,但顯然QQ空間相比騰訊微博更加重要和受到重視。受益于強大的QQ平臺,QQ空間在去年底已經達6.25億月活躍用戶,而騰訊微博則沒有在財報中披露任何數字。
第三,騰訊微博所屬的OMG(網絡媒體事業群)將重心放在了《微視》上,騰訊微博已經被邊緣化。OMG主要由騰訊新聞、騰訊視頻和騰訊微博組成。騰訊新聞由于是媒體,對于騰訊及搜狗、大眾點評和京東等具有特殊意義。加之通過《微信》、QQ等的推送,實現老樹發新芽,如2013財報中說“本年度騰訊新聞通過移動應用及《手機QQ》及《微信》上的插件實現了用戶的大幅增長。”相較之下,騰訊視頻也在移動時代的新的機會—《微視》。可以說,OMG已經將寶押在了《微視》上,希望能夠借助《微視》實現業務的翻身,這決定了騰訊微博在OMG內部也是邊緣業務,所獲得的資源有限可想而知。
既然騰訊微博已經是邊緣業務,人氣也不高,那還不如到微博上去混混,這樣或許更能吸引眼球。
公關的需要
騰訊的公關相對比較“閉塞”,而做公關最好的地方莫過于微博,像小米、360和金山等企業都在微博上玩的不亦樂乎。而此次的宣言,實際上就為騰訊的公關打開了一個突破口,讓騰訊的公關能夠更好的建設自己在人們心中的印象。
而這樣的公關正好也能說明,騰訊現在是真的開放了。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可以到“敵對”勢力那里取經,這才是大公司所應該擁有的心態。這還同時生動的證明了騰訊與阿里巴巴(編者注:阿里巴巴是微博的大股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競爭態勢,也意味著兩巨頭的競爭終究是良性競爭,而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博弈。
企鵝君,讓我也來罵幾句吧!
作為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霸主之一,騰訊確實應該被罵,這是為什么呢?
第一,作為公認的山寨大王,騰訊一直踐行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并確實領悟了這句話的真諦。憑借著超級龐大的用戶數量,不少騰訊的產品一經推出就會占領較高的市場份額。人家有了好的創意,好不容易建立了團隊,推出產品,還沒能做出成績,就被騰訊的同類型產品逼到市場死角,運氣好能被兼并或收購,運氣不好只能自生自滅,這無疑就會造成了一種相對意義上的壟斷,市場競爭隨之減弱。沒有了競爭,市場就沒了活力,發展從何而來?給別人一條活路就這么難?
第二,用戶為什么會累積如此多的怨氣?這無疑是騰訊的產品相對封閉,和用戶交流機制不健全,用戶有氣無處發造成的后果。現在來討罵,而且還知道這樣的討罵必然是群情激奮,那你早干什么去了?為什么就沒有認真聽聽用戶的訴求,和大家好好交流呢?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戶就是衣食父母,能成就你自然也能毀滅你,蘋果這樣從不聽用戶意見的超級大牛這些年不是也在按照用戶的意見改進產品么?善待用戶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這樣的道理還需要再三重復么?
討罵,不管是處于什么樣的目的,總是一件好事。只是,希望騰訊真的會認真關注并解決廣大用戶遇到的問題,如果只是為自己制造人氣,那這樣的討罵就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