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遼寧省科協加強學會建設和管理,努力提升學會能力,推動學會參與社會建設。
一、通過項目牽動和以獎促建、獎建結合的方式,引導提升學會能力
(一)以學術年會為龍頭,提升學會服務創新的能力
自2008年開始,遼寧省科協堅持圍繞一個重點產業,明確一個重大主題,引進一批高端團隊,產生一批重要成果,政產學研會緊密合作舉辦年會的工作模式,瞄準我省重點發展的儀器儀表、液壓裝備、新能源電器、專用車生產、精細化工這5大產業,聯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電工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化工學會和丹東、阜新、朝陽、鐵嶺、營口5個地級市黨委、政府共同主辦學術年會,圍繞產業基地的創新發展舉辦高端論壇,開展項目合作、成果對接和決策咨詢,使科協和學會組織推動科技創新的顯示度明顯增強;通過促進項目合作對接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使科協和學會組織推動科技創新的能力明顯提高;發揮組織優勢,采用系統內縱橫聯動的辦會模式,使科協和學會組織推動科技創新的合力明顯增強,實現了地方科協和科技社團合力共同推動科技創新的新突破。
(二)通過重點學會和科普活動項目評審,引導提升學會服務社會和政府的能力
遼寧省科協積極鼓勵省級學會圍繞我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和現代農業,全面推進工業5項工程,加快發展城區經濟和服務業,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努力抓好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有較強針對性、實效性、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活動品牌。圍繞低碳經濟、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健康和提高創新思維與能力等主題,發揮學會優勢,以科學家紀念日、世界活動日、中國科協會員日、科普日和科技周等公眾活動日及大型活動為契機,支持學會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3年來,通過項目推動,以獎促建的方式資助198個項目,投入財政資金265萬元。
(三)以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評審為契機,提升學會服務科技工作者的能力
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2003年啟動,是由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遼寧省科協共同組織的自然科學類論文、專著的評審活動。近幾年來,省科協引導各省級學會積極參與到成果獎的評審中,有效地提高了科技專家的科研能力、評審能力和社會地位,提升了學會服務科技工作者的能力。
(四)以學會評估達標活動為平臺,提升學會自我發展的能力
省科協將學會評估達標活動作為學會部的常態化工作,鼓勵學會探索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對學會在堅持民主辦會、健全會員發展、完善管理服務機制、建設具有良好素質的專兼職工作隊伍等方面進行規范。每年對20家評估達標單位進行獎勵,每家1萬元。在2013年省民政廳組織的社會組織評估工作中,共有54家行業類、學術類、職業類、公益類和基金會參評,其中遼寧省植物保護學會等12家省科協團體會員參評。從評估結果看,獲評3A級以上(含3A級)的達到省科協參評總數的100%。在省民政廳評出的3A以上的學術類社會團體中,有85%為省科協團體會員單位,這充分展現了省科協所屬團體會員的優秀風采。
二、省級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的概況
(一)科技評價方面
省醫學會負責承擔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省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損害分級、醫療損害鑒定、職業病鑒定等工作。
(二)人才評價方面
遼寧省氣象學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防雷專業技術人員的資格認定工作;省計量測試學會承擔計量標準的建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等項工作,并負責考評人員的培訓和在企業計量合格確認、社會公正計量行(站)、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能力評價方面的培訓、考核;省醫學會承擔對遼寧省大型醫用設備使用人員的上崗考試、培訓、考核、換證工作,負責全省第二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能力技術審核工作以及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上報、核定、管理和證書的審定等事務性工作。
(三)科技獎勵方面
省林學會負責承接林業廳科技處“遼寧省林業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并得到了省科技廳對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認可;省測繪學會承接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開發與應用的職能,負責省測繪行業的最高獎項“遼寧省測繪科學技術進步獎”和“遼寧省優秀測繪工程獎”評審工作;省畜牧獸醫學會負責承接省農委“遼寧省畜牧獸醫科技貢獻獎”,該獎項經省科技廳認可已經成為申報省自然科學獎、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的基礎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