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姝
擁有中國一半人口的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卻相對落后,學生在完成義務教育之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遠不及城市學生,特別是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職業教育,一直處于弱勢,不被重視。隨著我國對專業化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職業教育已被視為加強農村地區教育的重點抓手。
2014年7月3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明確要求加大對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6月23日至24日,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召開的第三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他強調,要加大對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關于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解讀,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表示,“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要加快發展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今年5月2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這無疑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尤其是對于職業教育發展更具有特殊的意義。
事實上,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審議通過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1-2020)》,指出:“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把加強職業教育作為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職業教育的大事,也是職業教育的難點。目前,我國農村職業教育面臨著招生難度大,辦學條件差,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高、專業教師數量不足,教學質量不穩定,職業學校難以形成規模等很多現實問題,因而要真正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還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面臨的挑戰,是轉變職業教育是低層次教育的觀念,“通俗來說,職業教育就是培養熟練的勞動者,培養掌握勞動技能的技術型人才。”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范先佐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熟練的勞動者不是低層次的,這種應用技術型人才也是分類型的分層次的,包括中專、專科層次的教育,也包括本科、研究生乃至博士層次的教育,所以,職業教育是低層次教育的觀念一定要轉變。
據調查顯示,我國中西部地區許多農村職業學校不符合《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基本要求,相當一批縣(市)的職教中心在辦學條件方面,特別是在實驗實訓規模、設備數量、工位等方面,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最基本標準。
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最重要的一環,便是職業學校的改革與發展。湖北經濟學院院長呂忠梅在他個人微博上指出,“我國要把教育體系分為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兩大類,這一次改革,要把一部分普通的高等院校轉化成為這種職業技術類型的高校。”
如何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提出,要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從學習到工作的各個階段,適應勞動者多樣化、差異化需求的職業培訓體系,不斷完善職業培訓政策,大力推行訂單式培訓、定崗培訓、定向培訓等與就業緊密聯系的培訓模式,大規模開展職業培訓。
加強農村職業教育,是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實現生活改善最現實的途徑,也是實現農民工就業創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更是農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條件,中央將加大對農村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相信對促進農民工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勞動密集型企業競爭力、提升產業結構會產生不少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