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村
日前,天津雙街村506戶村民拿到村里配備的智能手機,全部開通個人微博,成為全國第一個“微博村”。雙街村有上千畝棚栽葡萄,為了利用新媒體平臺開拓市場,村干部試圖帶領村民運用微博銷售葡萄。如今,村民不僅在微博交流種植技術、“曬”豐收景象,還通過微博與村干部互動,對村莊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提出建議,雙街人自此跨入“微”時代。
整村授信小組
因農村產權權能不完整、流轉不開放,缺乏有效的抵押物一直是農民貸款難的瓶頸。最近,江浙地區銀行嘗試借助村委會等村內組織審核降低風險,如浙江麗水的農合機構聯合村委會及村民組成“整村授信小組”,初步確定信用等級和授信額度,村委會成員及銀行客戶經理等人再組成“公議小組”進行復核。將農戶信用與村集體利益綁定,或可降低風險。而如何保證這一機制的公平與合理,是關鍵因素。
重度社交網絡依賴
在互聯網時代,電腦、手機現在的功能已經遠遠超過它原本的功能,社交網絡的出現將人們緊密聯系起來,令人形成依賴感,甚至逐步改變人們現有生活方式。目前,許多人對手機的功能定義已經由打電話、發短信轉變為上微博和發微信,尤其是年輕人已經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感,手上沒有智能手機會感到焦躁。這不禁讓我們感嘆,為什么本該由我們來主宰科技,結果卻似乎反被其綁架了?
曬光陰
最近國外網站上一個“曬光陰”的活動引起不少網友關注,60年前爸爸牽著抱著足球的兒子,60年后的同樣一個場景,兒子抱著足球牽著爸爸;60年前爸爸1961年的黑白照片里英挺的先生和溫婉的淑女在一輛汽車前合影,60年后照片里汽車還是嶄新的藍色,夫妻倆已經年邁佝僂……同樣的場景、同樣的人,相貌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活生生地詮釋了“物是人非”的感覺?!皶窆怅帯备袆恿吮姸嗑W友,贏得了不少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