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梅
河南省西峽縣地處伏牛山區。近年隨著新優品種引、選、繁、推和劣質果園改造的加速,獼猴桃栽培正逐步實現良種化。現將適宜豫西山區栽培的幾個獼猴桃品種及其豐產栽培技術簡介如下。
1 適宜栽培的主要品種
1.1 徐香
果實圓柱形,平均縱徑5.8厘米、橫徑5.1厘米、側徑4.8厘米,單果質量 80~110克,最大135克。果皮黃綠色,被黃褐色硬刺毛,皮薄。果肉綠色,質細多汁,酸甜適口,風味濃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5.3%~19.8%,總糖12.1%,總酸1.42%,維生素C 994~
1 230微克/克。果實后熟期15~20天,貨架期15~20天,室內常溫下存放30天左右,在0℃冷庫中可存放100天。生長勢強,萌芽率、成枝率和坐果率均高,豐產穩產。結果枝從結果母枝的中上部抽生,良好的結果母枝能萌生3~6個結果枝,結果枝可連續結果抽生2~4年。果實一般著生于第2~8節,以第3~5節居多。在一般管理水平下,嫁接苗定植后第2年開花株率68%,3年生樹平均畝產量280千克,4年生樹1 350千克,5~7年生樹
1 892~2 470千克。一般第7年進入盛果期。
1.2 華美2號
果實長圓柱形,平均單果質量112克,最大重205克。果心小,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14.6%,總糖8.88%,總酸1.76%,維生素C含量1.52毫克/克,酸甜適口,富芳香。9月上、中旬成熟,系美味獼猴桃品種中最早熟的品種。適應性強,生長旺盛,易栽培管理。豐產穩產,抗逆性強。枝條粗壯,葉大肥厚,芽子飽滿。嫁接第2年結果,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結果部位在1~3節,每結果枝一般坐果2~6個,結果母枝萌芽成枝率高。第5年進入盛果期,5年生樹平均畝產量2 650千克。
1.3 秦美
果實橢圓形,平均縱徑7.2厘米、橫徑6.0厘米,單果質量106.5克,最大160克。果皮褐綠色。果肉綠色,質細汁多,酸甜可口,味濃有清香氣。含可溶性固形物10.2%~17.0%,總糖11.18%,含酸1.69%,維生素C含量1.90~3.54毫克/克。耐貯藏,可遠距離運輸。萌芽率60%~70%,成枝率29%。長、中、短果枝,分別占21.1%、36.8%和42.1%,每個結果枝著生雌花1~3朵,高者達5朵。9月上旬至落葉為花芽的生理分化期,落葉至翌春展葉為形態分化期。果實著生在結果枝的第2~6節上。果實發育期150~160天。在一般管理水平下,嫁接苗定植后第2年開花株率68%,3年生樹平均畝產量500千克,4年生樹1 500千克,5年生樹2 500千克,6年生樹3 000千克。第6年進入盛果期。
1.4 海沃德
果實多為寬橢圓形,縱徑6.4厘米、橫徑5.3厘米、側徑4.9厘米,平均單果質量90克左右,最大120克。果皮綠褐色或淡綠色,密生褐色硬毛。果肉綠色或翠綠色,肉質細嫩,甜酸可口,香氣濃郁,含可溶性固形物15%左右,維生素C含量0.5~1.0毫克/克。果實后熟期長,耐貯運。該品種樹勢較弱,結果較晚,早期產量較低,后期產量穩增。結果枝從結果母枝的中上部抽生,良好的結果母枝能萌生5~7個結果枝,連續3~4年結果。果實大多著生于第2~6節,以第3、4節居多。在一般管理水平下,栽后第3年開始結果,無大小年,第4年單株可產5~10千克,第5年最高株可達30千克。第6年進入盛果期,平均畝產量2 540千克。
1.5 紅陽
果實短圓柱形,平均縱徑5.4厘米、橫徑4.9厘米、側徑4.6厘米,單果質量80~100克,最大125克。果皮綠色,被黃褐色稀軟毛,皮薄。果肉黃綠色,果心外呈放射狀紅色,質細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6%,總糖16%,總酸1.3%,維生素C含量3.50毫克/克,酸甜適口,風味濃香。果實后熟期15~20天,貨架期15~20天,室內常溫下存放30天左右,在0℃冷庫中可存放100天。生長勢強,萌芽率72.9%,成枝率35.7%,結果枝率90.2%,長果枝占結果枝總數的61.8%,坐果率高,豐產穩產。結果枝從結果母枝的中上部抽生,良好的結果母枝能萌生3~6個結果枝,結果枝可連續抽生2~4年。果實一般管理水平下,嫁接苗定植后第2年開花株率68%,3年生樹平均畝產量500千克,4年生樹1 500千克,5年生樹2 000千克,6年生樹2 450千克。第6年進入盛果期。
2 豐產栽培技術
2.1 園地選擇與栽植
選擇交通便利、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淺山丘陵緩坡地建園。做好園地規劃,平整土地,定植穴長、寬各1米,深60厘米以上,于定植前一年秋季挖穴,并施足底肥。春季選用地徑0.5厘米以上、根系發達、接口愈合良好、無病蟲害的嫁接苗定植,冬季(11—12月)栽植亦可。
2.2 土肥水管理
樹盤內要經常松土除草,以淺鋤為主,深度5~10厘米;隨著樹冠的增大進行深翻擴穴、客土改良、加厚活土層,但深翻時不要斷傷粗根;間種豆類和綠肥作物,實行綠肥壓青,鋪草覆蓋,使土壤達到疏松肥沃、無雜草。采果后落葉前施基肥,一般株施廄肥、粕肥或土雜肥50~70千克,加過磷酸鈣5千克和硫酸鉀1千克。早春土壤解凍后到傷流前(2月中下旬)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果實膨大期和新梢生長期施1~2次速效肥,以磷、鉀肥為主,亦可采用根外追肥。結合施肥灌水,夏季高溫干旱期應及時灌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積水成澇。
2.3 整形修剪
架式有平頂大棚架和“T”型小棚架。
平頂大棚架采用單干整形。定植時把苗木栽在兩支柱中間,留2~3個飽滿腋芽截干,待萌芽后選留1個強壯新梢,其旁插立一根竹竿,固定引縛,防止纏繞。到達架面或稍低位置時,對新梢摘心或把先端拉平,使在新梢上部萌發3個枝蔓選永久性主蔓。3個主蔓分別從棚面的中央順向引縛,一個方向1個主蔓,另一個方向2個主蔓。在3個永久性主蔓上每隔50厘米左右選留一些結果母枝,相距30厘米左右選留一些結果枝,結果枝結果后轉化為結果母枝。修剪引縛時應使枝蔓交錯排列,均勻分布。該棚架整形需4~5年完成。
“T”型小棚架的整形方法基本同平頂大棚架,只是當結果母枝及結果枝生長超過橫梁最外一道鐵絲時任其下垂生長。這種樹形樹體通風透光良好,產量高,果實品質較佳,但抗風力弱。需3~4年完成整形。
冬剪在落葉后至傷流期前2周進行,以12月下旬至2月中旬進行為宜。疏除細弱枝、枯死枝、病蟲枝、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以及無利用價值的根蘗和生長不充實、無培養前途的發育枝。對已結果3年左右的結果母枝酌情更新。對基部和發育枝上萌發的徒長枝,除留作更新枝外,一律從基部剪除,更新枝留5~8個芽短截。發育枝過密的應從基部剪除外,可根據培養目的,酌情在一定高度予以短截,一般在50~80厘米處短截。
夏剪在整個生長期進行。對于主干、主蔓和側蔓上萌發的位置不當、過密和重疊芽,應隨時抹除。在1個節位上有2個或2個以上并生萌芽,留1個壯芽,其余的抹除,抹芽越早越好。5月下旬對結果枝留7~8片葉摘心,二次枝留2~3片葉反復摘心;6月下旬對弱發育枝留2~3片葉摘心,對長發育枝留7~9片葉摘心,對徒長枝留10~12片葉摘心。8月中旬后停止摘心。疏枝一般在新梢生長20厘米左右,能辨認出花序時進行。可根據樹勢、架面的利用情況,母枝的數量及結果與營養枝的比例等,疏除過密枝、衰弱枝和病蟲枝。
2.4 綁蔓
幼樹整形時,要把主蔓引綁到架上,一般用竹竿立在樹旁用繩呈“∞”形引綁。結果母枝的引綁時除注意占據合理空間外,還要看其生長勢。生長勢強的徒長性結果母枝,采用水平引綁,使其上所有芽、枝能均衡地生長結果;生長勢弱的結果母枝采用垂直引綁,促其由弱轉強;生長勢中庸的結果母枝,可傾斜引綁,使其生長與結果達到相對平衡。
2.5 花果管理
果園放蜂或采集剛剛開放的花進行人工授粉,可提高坐果率,要及早疏花疏果,短果枝留1~2個果,中果枝留2~4個果,長果枝留4~6個果,盡量使保留的果實在棚架上均勻分布,以生產優質果。
2.6 果實套袋
果實按要求第2次疏果后套袋。套袋前全園噴1次殺菌劑美安加800倍,或50%復方多菌靈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待藥液干后,選晴天上午8:30—10:30和下午14:30—18:30套袋,注意避開晨露和中午氣溫高的時間。套袋最好在藥液干后24小時內完成。選用的紙袋是天津產的透氣性和疏水性好的無公害水果專用袋。
在采收前10~15天將袋底打開,先不摘下以防鳥害、塵土污染等。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2%以上,果色呈淡黃綠色再將袋一次性去除。
2.7 適時采收
采收過早,影響產量,果實也不耐貯藏,食用品質差,降低商品價值;采收過晚,果實有可能遭受早霜、冬季低溫和鳥類啄食等危害,而且過度成熟的果實會很快軟化和衰老變質,貯藏期變短。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9%~12%時為最佳采收期。此時,果柄與果實相接處已形成離層,采摘時用手指輕推果柄即可把果實采下。
2.8 病蟲害防治
獼猴桃抗病蟲害能力強,一般病蟲害很少,但管理不善或長期陰雨時,有可能發生根腐病、黑斑病、葉蟬、根結線蟲、桑盾蚧等病蟲害發生。春季發芽前噴1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菌源及蟲源;生長季節噴布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治病害。入冬后,主干涂白,掃除落葉、雜草、病蟲果,剪除病蟲枝,集中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