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躍
近年來,葡萄在福建省快速發展,成為果樹品種結構調整的重要果類。但由于諸多原因,部分產區出現異常裂果,如2013年5月20日至6月10日,福建省源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1 000畝提子(南方葡萄)基地出現大量裂果,據6月13—14日調查,100%促早栽培夏黑葡萄園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裂果,平均裂果率達26.8%,最高達62.4%。葡萄裂果不僅直接造成減產和降低果實的商品性,而且增加了人工疏除裂果的成本和招致各種病菌滋生,甚至各種食腐性昆蟲蜂擁而至,如果裂果處理不當,還會給來年葡萄生產埋下嚴重隱患。因此,筆者通過田間調查,結合多年實踐經驗,就葡萄異常裂果的原因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防控對策,以期最大限度服務于生產。
1 裂果癥狀
田間調查發現,在葡萄轉色的果穗上,單個或數個葡萄果皮連同果肉從頂部或果蒂縱向開裂,嚴重時果肉外露,部分果汁外溢。
2 裂果的原因
2.1 果穗排列緊密程度
果穗排列過于緊密,由于果粒間彼此擠壓,快速膨大易導致果粒變形,造成裂果,如夏黑葡萄;反之,果穗疏散,果粒之間不擠壓,不易裂果,如紅地球葡萄。
2.2 不同物候期對水分需求具有差異性
葡萄植株生長發育過程對水分的需求具有明顯的階段特異性。從萌芽至開花對水分需求逐漸增加,要求土壤濕度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從開花至果實開始轉色為需水最多的時期,以幼果第1次迅速膨大期對水分脅迫最為敏感,要求土壤濕度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5%~80%;從漿果轉色至成熟期需水量最少,要求土壤濕度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55%~65%,濕度太大不僅影響品質,而且極易造成裂果。
2.3 反常氣候的影響
據梅列區氣象局記載2013年5月21日至6月9日(20天),梅列轄區平均氣溫26.54℃、雨日天數16天、總降雨量130.5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9.54%分別比常年平均氣溫高1.83℃、雨日多4天、總降雨量多93.4毫米、平均相對濕度提高6.14%,高溫高濕造成2013年夏黑葡萄大量異常裂果。
2.4 不規范的園藝措施
2.4.1 營養元素失衡實踐表明鉀肥施用不足或偏施氮肥容易發生裂果。尤其是有機質缺乏,氮肥施用過量,后期鉀、鈣、硼等養分缺乏,果皮延展性差,極易裂果。
2.4.2 葉果比失調為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部分果農往往留枝過多,架面郁閉,通風不良,光照不足,在葉面積相對較小的情況下,因留穗留果過多,果實成熟后,皮薄而脆,易發生裂果。還有部分果農,延用傳統的摘心方法,每個結果枝上只保留8片老葉,多余葉片全部摘除,葉片少,調節水分的能力差,高濕容易引起裂果。
2.4.3 調節劑使用不當 部分果農為了迎合居民消費習慣,培育大粒葡萄,在謝花后高劑量使用膨大劑處理果穗,致使果粒變大,果大皮薄,加重裂果程度。
3 預防裂果的對策
3.1 選擇抗裂性強的良種
在確保高產優質的基礎上,對成熟期處于高濕的產區應重點考慮選擇抗裂性較強的品種,如紅地球、美人指等。
3.2 錯開果實成熟期
根據當地氣象因素,確定最佳扣棚蓋膜時期,防止果實成熟期處于陰雨高濕環境,最大限度減少裂果。
3.3 強化水分管理
一般掌握開花前1周滴灌1次,開花期不滴灌,幼果期根據土壤濕度適時多次滴灌,漿果轉色至成熟期嚴格控水,采收后及時滴灌1次,落葉后滴灌1次透水。
3.4 規范園藝措施
3.4.1 改良土壤,精準供肥重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可在冬季落葉前和采果后各進行1次擴穴改土,由定植行逐年向行間開挖深×寬為0.5米×0.4米施肥溝,施入商品有機肥
1 000千克/畝,并與土壤混合均勻; 巧施化肥補充營養,在壯果期溝施45%三元復合肥30~40千克/畝,著色期溝施50%硫酸鉀50千克/畝;在壯果期和著色期應用滴灌系統結合澆水各追施1次海藻素500倍液;適時補充微肥,在壯果期和著色期各采用根外噴施1次0.2%磷酸二氫鉀+速樂硼1 500倍+美國果鈣1 500倍液,以增加果皮韌性和糖度。
3.4.2 保持適當葉果比對果粒緊密的品種要控制坐果量,應用疏花疏果技術,適當調節果實著生密度,保持葉果比為16~18∶1。以夏黑葡萄為例,可在花前1周盡早疏除歧穗和花穗基部2~3個小穗,由穗尖向基部選留12~14個小穗,并對花序上部枝蔓留5片葉摘心;幼果綠豆粒和花生粒大小時各進行1次疏果。
3.4.3 激素處理 如無核品種(如夏黑)的膨大處理,要正確掌握濃度和用量,可在初花期用20%奇寶(美國)20毫克/千克浸花穗,開花15天再用40毫克/千克奇寶浸果穗,浸后用手指輕彈花穗(果穗)上的多余藥液。
3.4.4 其他措施在避雨栽培基礎上,全園覆蓋地膜,減少雨水的下滲,降低土壤濕度,結合果實套袋,減少果皮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