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英
【摘要】實習是在畢業前的一次試崗,為今后職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實習是高職教育中十分關鍵的要素,學生可以通過實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今后工作中更得心應手。實習管理在其中起著引導作用,它的結果關系著學生的正確選擇,也與學院的發展及實習單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近期,學院對實習管理的建設更為關注,本文旨在分析實習管理的各方情況,希望對實習管理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學生;頂崗實習;管理;企業
0引言
頂崗實習是影響高職院校教育質量十分關鍵的因素,它旨在將學生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化為實踐,培養實習生操作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吃苦耐勞的精神,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等。頂崗實習是將學生安排到對口專業的崗位中,通過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快速適應工作,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企業對實習生提供相應的培訓,能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一技之長,為今后的就業積累經驗,厚積薄發[1]。學生在學校處于一個相對保護的狀態,對商業化的社會缺乏認識,通過實習,也能帶來一個全新的視野。
1實習管理背景
1.1文化背景
我國科教興國的戰略維持持續高溫,高職是為國家輸送專業型的人才為宗旨的教育基地。近期,高職院校正在飛速發展中,其構造在不斷的建設、成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以實踐為訴求點,以學生能力為載體,目的是培養出一批批全面復合型人才,為企業和國家輸送棟梁之才。而在此,頂崗實習是實習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2制度背景
高職至始是教育事業中的重點,按照國家制度,促進職業技術學院的推進和教程發展,我國大部分高校均已開設頂崗實習環節。在實習期間,學生在企業上崗工作,邊學習邊動手。而作為頂崗實習生,學生既是在職員工,又是在校學生。由于頂崗實習程序較為繁瑣,牽涉范圍較廣,其流通性大,而我國關于頂崗實習的研究還未有實質性的突破,故在制度上嚴格控制,管制以及提出綱領性方針尤為重要。國家出臺多種文件來規范實習管理,使其更加合法化,讓實習管理有法可依,為其做出基本的綱要,由此證明頂崗實習在教育領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2高職學生實習管理現狀
2.1就業信息獲得方式
隨著先進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傳播速度也越來越快,就業信息獲得方式也豐富多彩:如網絡招聘、電視廣播、雜志等,企業舉行的各種在校招聘會,以及人才市場的流動,身邊人群的認知傳遞等。學生可以根據平時兼職在社會積累的關系,以及老師的推薦,也可通過前程無憂,中國英才網等專業的招聘網站獲得。如若沒有審核該企業的真實情況而擅自前往或前往未知名工廠,可能會提高其危險系數。頂崗實習的實習信息大部分是學院給予的,經過嚴格的審核通過才放心交予學生[3]。學校對于招聘的企業都會要求其出示營業執照等材料,程序較為正式,出現問題的頻率較低,不過,隨著高科技的發展,許多材料均可偽造而難以分辨,加上學生年紀尚輕,其閱歷較淺,極易上當受騙,這也給學校優化實習質量帶來了一定的干擾因素,例如,有些工廠常常以工作任務輕以及薪酬豐厚來誘惑學生,其實質是否如此無可厚非,但有些學生也會上當而前往,以至于后來才發現問題所在,故很難控制,可能會帶來更為難以控制的問題。
2.2交流協調問題
2.2.1實習生問題
通常來說,實習企業遍布全國各地,本市也好,外省也是,很難以確定學生能在一個地方實習,故范圍十分寬泛,且不穩定,有時也會根據工作內容出差,如若更新聯系方式而沒有及時的告知老師,或因通信的阻斷而無法聯系,學生與老師的溝通和交流很難跟的上,導致無法獲知學生近況。而有些學生對頂崗實習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導致在實習過程中興趣嚴重缺乏,不能持之以恒。
2.2.2企業問題
許多學院的考核標準時在實習前給學生發放實習實踐表,讓實習單位在上面寫上對該實習生的工作評價,并蓋章,表示對學生實習工作的認可,通常在工作期間學生與企業都是各司其職,在實踐表的反饋很難跟上,而學生的重心也放在工作上,很難有精力去關注這類信息。導致信息失去了其時效性,學校無法獲得相關情況然后提出措施。
2.3關于師資力量
2.3.1實習管理中的漏網
頂崗實習生既是在職員工,已為企業提供服務,但沒有該公司編制,并沒有簽署相關的合同協議,又作為一名學生并未在學校學習。處于這種尷尬的地位,校企雙方都可能疏忽對其的監管,在學校內老師都有其自身的工作,同時帶幾個專業,本身就比較繁忙,以為學生在企業已有培訓,學生只有在臨近畢業期間才回到學校請求老師進行論文的修正與審核。另外,有些實習單位由于自身業務的發展,內部運作繁忙,沒有時間將重心放在實習生身上,忽略了對其的培訓,以為學生在校已有完善的工作指導課程,于是形成在實習管理中的漏網。
2.3.2企業內部培訓師與學院老師交流不頻繁甚至為零
同為在某一學生的投入的師資力量,只有相互結合,優勢互補,才能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導。目前中國的教育形式都是一個老師來帶領多個學生,而學生在企業內部可能有一個或多個老師,雙方人數形成差異,另外,企業內部的老師多為企業老員工,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在企業戰略管理與操作上更有能力,而作為學校老師,其專業理論知識更為豐富些,所以在技能對接上會有一定的阻礙,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成為必不可少的要素。
2.4學生的利益維護
實習生在崗主要面臨的問題有:薪資報酬、人身安全。一方面,根據我國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實習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協議,該用人單位有義務對學生進行培訓,收納實習生,指導其學習專業技術,頂崗實習中學生有權利獲得相應的薪資,而不是無償勞動。另一方面,有許多學生的實習單位可能在工廠或工地現場,其危險系數也較高,自身安全無法得到確實的保障,實習生如若在實習期間遇到危險導致安全事故,造成人身傷害,學生有權利得到相關的賠償,或必須的權益維護。由于實習生沒轉為企業正式員工,無法獲得企業編制而使國家沒有確切的法案來維權。
2.5 定期探訪
目前我國頂崗實習管理相對較單薄,缺乏對于實習生的系統培訓,而有些院校在監督上比較松散,實習未能有實質性的突破。故而學校在一定的時間探訪實習單位,了解學生工作情況,是實現實踐質量體現的有利手段,通過定期探訪,可以獲得實習生具體的狀況以及其表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校期間屬于一個相對被保護的狀態,走上社會,可能會一時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較為現實的社會會讓學生一時之間難以接受,而自身工作成就也會影響著學生的心境。由于學生分布地區比較廣泛,探訪所能觸及到的區域比較有限,導致少數學生難以顧及到,故應主要從此方面著手解決。
3結束語頂崗實習在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溝通協調、學生管理、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提高方面還有待改善。上述分析的問題漸漸顯露,這都大大的制約著頂崗實習的質量,學生走向實習崗位,將面臨與校內完全不同的環境,可能會無所適從,學校只有不斷的充實實習管理,在校期間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訓,以及動手操作的獨立性,讓學生學會務實的技術與能力,做到全面發展,為社會做出貢獻,為國家的發展進獻綿薄之力,才能確保實踐的勝利成果,才能實現其意義。
【參考文獻】
[1]徐國慶.職業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職業教育與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徐新艷.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管理工作初探[J].中國科技信息,2011.
[責任編輯: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