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需鉀量為各元素之首,每生產1000千克黃瓜需吸收氧化鉀5.6~9.9千克,比氮、磷的吸收量都多。缺鉀時其癥狀多在生長發育的中、后期才能看出來,表現出植株生長緩慢、植株矮化,節間短,葉片小,呈青銅色,葉緣漸變黃綠色,主脈下陷,后期失綠,葉片枯死。黃瓜缺鉀癥的癥狀是從基部向頂部發展,老葉受害重,先是植株中、下部老葉尖端沿葉緣逐漸變黃,并出現褐色斑點或斑塊狀死組織,但葉脈兩側和中部仍保持原有色澤,有時葉卷曲褶皺。黃瓜缺鉀易感染霜霉病,多畸形瓜,瓜條體內硝酸鹽含量增加,蛋白質含量下降,根系生長明顯停滯,細根和根毛生長差,高溫、干旱時,植株易失水萎蔫。
缺鉀時:(1)增施生物菌有機肥料和鉀肥,控制氮肥使用量,加強鋤地,提高土壤溫度和土壤透氣性,增強根系活性。(2)噴灑600倍液的天達2116,促進根系發達,通過增強根系活性,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3)結合澆水沖施硫酸鉀或磷酸二氫鉀,每畝5~10千克,每5~10天1次,連續沖施3~4次。(4)葉面噴灑0.4%的硫酸鉀或0.4%磷酸二氫鉀液,每5~7天1次,連續噴灑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