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多多
大作《三劍豪》也侵權?
前段時間,搜狐暢游公開表示,風際游戲開發的重度手游《三劍豪》,侵犯了金庸版權,并與《91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和蘋果App Store等各大平臺進行溝通,要求下架這款侵權產品。
據了解,由于《三劍豪》游戲中有“喬峰”、“段譽”這類侵權金庸著作的角色,侵犯了剛剛向金庸購買手游改編權的搜狐暢游和完美世界的利益,因此這一案例讓許多人想起了前一段時間的《大掌門》等武俠手游的侵權案。
對于這一控訴,樂逗游戲作為代理放積極調解,所生成測試版的《三劍豪》尚未定型,最終正式上線的版本不會出現涉及版權的問題。而僅在一天之后,開發商風際游戲則是發出了公開致歉信,表示將在下一個版本中做批量修改。
至此《三劍豪》版權糾紛一事告一段落,但正在急速發展的手游圈中為何會如此繁復地出現版權糾紛?IP爭搶又為何如此激烈呢?對于國內的手游來講,IP意味著什么?
IP版權的中國式亂象
《三劍豪》侵權案只是版權糾紛的一個縮影,在它之前,還有很多手游陷入到了這場“亂戰”之中。事實上,就連本次冠冕堂皇起訴《三劍豪》侵權的搜狐暢游自己,在北美地區的Project Tank,也涉嫌山寨《坦克世界》。而在國內,糾紛主要集中在幾大熱門IP領域,比如武俠、歷史、動漫和網絡文學等。
武俠IP,這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版權涉及點。此前,在搜狐暢游和完美世界成功簽下金庸旗下作品的游戲改編權之后,推出了《天龍八部》和《神雕俠侶》,并聯合金庸開展了一系列維權行動,這讓不少如《大掌門》之類采用金庸武俠為素材的手游風聲鶴唳(詳見2013年《iTouch觸控》中《金庸來了,手游圈為何風聲鶴唳?》一文),而《三劍豪》也正是這場維權活動中的最新當事人之一。
歷史IP,是目前公認的“好欺負”對象,因為其作者早已不在,所以這類題材的產品往往不會存在IP糾紛。但這其中也有例外—2013年5月,丁磊即實名舉報《口袋夢幻》侵權網易旗下產品《夢幻西游》。兩大西游題材游戲之所以產生碰撞,一方面是《口袋夢幻》的確在玩法、美術資源上大幅度抄襲了《夢幻西游》,另一方面,《夢幻西游》口袋版也已經上架,《口袋夢幻》的存在將直接影響其在Android平臺上的收入。而這一場大戰最終以光宇將《口袋夢幻》換皮為《悟空去哪兒》為終點。
而對于動漫影視IP和網絡文學IP領域而言,目前來看還算較為平靜,因為這類IP由于時效性強,風險較高,且往往需要授權方內容支持而鮮有面臨侵權問題。但這也只是一時安靜而已。
為什么原本應該創意無限手游市場,會遭遇如此多的版權糾紛?為什么到了今年,手游IP之爭不僅沒有終結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根據相關統計,同樣水平的游戲,直接拿人氣作品來包裝,投入相同的推廣費用,與普通產品的轉化率相差高達七倍,這一類人氣作品指的是有眾多粉絲,有相應的用戶熟知度—赤裸裸的利益差讓無數開發者不惜鋌而走險。
不越界的擦邊球大戰
雖然手游IP大戰不斷,但即便是被侵權方也不得不承認,這個領域里的借鑒和抄襲的邊界難以分辨。昔日盛大訴訟與《傳奇》在設計和玩法上相當類似的《怒斬軒轅》,網易和暴雪訴訟《臥龍傳說》,其訴訟焦點實際上并不涉及IP問題。這也就是為什么《口袋夢幻》一旦改名為《悟空去哪兒》,網易就不再追著它喊打喊殺。
這也給不少中小手游公司帶來了一定的“靈感”,即挖掘原創IP和尚未被發現的熱點,借鑒成熟作品的游戲玩法,從而有效規避可能涉及的相關法律問題,而這也正是所謂的“擦邊球”。
有意思的是,得了便宜不說,不少中小手游公司有時甚至會反過來期望用“跨線”來激怒IP所有者,從而為自己的作品增加知名度。而這也是許多IP所有者不愿與之為伍的原因。《臥龍傳說》如果不是因為與《爐石傳說》的糾紛,或許早就已經被湮沒于話題層出不窮的手游圈內。但并非所有的侵權者都有如此好運,之前《口袋夢幻》雖然面臨敗訴結局,被告之一的某運營商負責人也曾暗示有可能將一份賬面上一干二凈的公司空殼抵押給網易或者申請破產,但這種耍無賴的方式并不能拯救昔日的《口袋夢幻》。
事實上,最讓這款作品無法承受的壓力并非來自于網易,而是渠道上。在業內眾所周知的是,產品能掙錢渠道就想上,但是反過來渠道也不缺某一款產品,能掙錢的產品很多,渠道根本消化不掉,所以渠道商也犯不著因此跟網易這種級別的公司較勁。可見這一擦邊球一旦玩過火,那么想全身而退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