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質遺跡開發利用和保護水平較低,浪費和破壞地質遺跡資源現象比較嚴重,人們的認識膚淺,甚至片面。因此,不合理的開采和工程活動以及缺乏自然遺產保護意識,使各種重要的地質地貌景觀遭受嚴重的破壞并呈上升趨勢,極大地降低了地質景觀的自然觀賞價值,有的甚至永久地消失;由于化石產地被亂采濫挖,許多重要的古生物化石被破壞,個別地方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各種走私、倒賣重要古生物化石的現象日趨嚴重,許多珍貴化石流失到國外;由于至今還沒有開展全國性系統性的地質遺跡調查,缺乏系統、完整、翔實的地質遺跡的基礎資料,更談不上規劃;保護區的建設剛剛起步,已有的地質遺跡保護區數量不能適應保護工作的需要,許多具有重要價值的地質遺跡未得到保護。為了履行國務院賦予國土資源部保護地質遺跡的職能,走出一條“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路子,國土資源部于2001年8月25日成立了國家地質遺跡(地質公園)領導小組和國家地質遺跡(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并邀請了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旅游局等部委領導作為成員,參照世界地質公園的有關標準,制定了國家地質公園評選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初步建立了一批國家地質公園和地質遺跡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