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于城鎮化率30%~70%的快速發展階段,又在短短30多年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城市化進程,因此,我國的‘城市病往往是‘急癥、慢癥、并發癥共現。”
——面對日益蔓延加劇的“城市病”,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認為成因是多元的,包括規劃布局不完善、功能定位不合理、管理方式不科學,深層次看有體制機制性原因等等。
“你在網上這么孝順,你媽媽知道嗎?”
——5月11日母親節,在朋友圈、微博,到處都是祝母親節日快樂的,不過這種方式招來不少網友的疑問,他們認為這種表達方式并非真心祝福母親,而是放到社交網絡上,讓同學、同事、朋友看,意義是什么?這是在曬孝順嗎?更有甚者批評說,一群把媽媽拉進朋友圈黑名單的人,在朋友圈里瘋狂地刷著母親節快樂,實在有些諷刺。
“我覺得50塊已經可以包含老百姓日常的飲食,最好吃的東西是用心做出來的。”
——《舌尖2》總導演陳曉卿在開拍前對所有編導做了兩個指示:第一是只拍50塊錢以下的食物,第二是真正融入尋常百姓家,拍出活色生香、接地氣的畫面,讓觀眾有“舔屏幕”的沖動。
“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兒童問題。”
——日前,南京地鐵2號線上,一個男孩拿保溫杯不停打自己奶奶,嘴里還罵“你有病”。奶奶試圖奪走保溫杯,小孫子竟給了奶奶一個耳光,還猛踢她的腿……此事引起網友諸多議論:怎么拯救“熊孩子”?小小年紀就這樣缺乏教養,長大還得了?人民日報微評指出:正所謂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兒童問題,兒童有問題多因家長有問題,如何教育孩子,家長仍需補課,什么樣的孩子往往取決于什么樣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