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琳
【摘 要】本文與化肥廠自備鍋爐的運行特點相結合,通過對當前各種脫硫工藝技術的適應性的分析,進而提出了煙氣脫硫技術的選擇原則,同時提出了健康發展脫硫產業的建議。
【關鍵詞】產業化;脫硫技術;化肥廠;建議
我國絕大多數石化企業包括化肥廠,都建有自備電站,以燃料為主。主要是提供電能和蒸汽,用于公用裝置,其鍋爐大約每年能產生幾十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盡管相比于電力企業,還相對較小,但因為大部分企業處于環境敏感地區,有著相對密集的人口和比較發達的經濟,約有87%的企業在國家劃定的二氧化硫和酸雨的控制區內,企業每年所面臨的環境壓力將越來越大。
1 化肥企業自備電站特點
1.1 鍋爐特點
目前,化肥廠往往都是采用中小型鍋爐,一般是220-420的鍋爐容量,多數都是熱電聯產,鍋爐一般都是采用無再熱、回熱式循環。
1.2 燃料特點
鍋爐的基本燃料都有著較廣的分布,依照不同的設計煤種,可采用褐煤、無煙煤或者是煙煤,部分鍋爐還采用燃氣和可混燃料燃油,一般是在0.3%至2%的燃料含硫量。
2 脫硫設施現狀
化肥廠原有的鍋爐的燃料往往都是采用低硫煤,或者是為了與現有的企業排放標準相符,而采用干法或者是半干法,具有較低的脫硫效率。但隨著強制執行的一些有關的時限標準,所面臨的局面也越來越嚴格。新建鍋爐必須對新建企業的排放標準進行執行,同時,還應對新增的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進行消化。所以,如果不對相應的脫硫設施進行建設,必然無法對國家總量控制規定和排放標準相滿足。
3 目前采用的脫硫技術
目前主要采用三種方式,來降低燃煤鍋爐煙氣中二氧化碳:既燃燒后煙氣脫硫、燃燒中脫硫和鍋爐燃燒前脫硫,其中有較高效果,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煙氣脫硫,它也是對二氧化硫排放進行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對二氧化硫排放進行控制的重要方式,就是
FGD。但對于那些中小容量的鍋爐,在短時間內就要退役,且沒有較高的脫硫效率要求的,一種可行的選擇就是燃燒中脫硫技術。
4 化肥廠脫硫技術選擇原則
由于煙氣脫硫方法各自的特點不同,應根據一些綜合因素,包括副產物去向、吸收劑來源、燃料特點、環境條件、治理對象和環保要求,對合適的方法進行選擇。
4.1 達到國家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和排放標準
目前,有著日益嚴格的二氧化硫的排放控制。而為了對不同時段排放限值給予滿足,不同含硫量的燃料煤,應達到與之相適應的脫硫效率。所以如果脫硫工藝效率較低,將會逐漸被淘汰,如半干法和干法等。
4.2 與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原則相符合
選擇工藝的關鍵因素,是脫硫副產品的可利用性。而拋棄法工藝技術所產生的資源浪費是非常巨大的,會二次污染資源非常嚴重。所以,該方法的缺陷是先天性的。
4.3 具有技術經濟指標良好
目前,國內的脫硫工藝有實際運行業績的,會有300-600元/KW的投資,采用資源回收法,會將運行成本大大降低,還可將更多的利益創造出來。
4.4 與企業的使用條件相滿足
使用脫硫工藝的人,應對脫硫設備和工藝的成熟程度充分考慮,尤其是要細致而周全的考慮到堵塞、結垢和防腐等環節。化肥企業一般都有較小的鍋爐,同時也有較小的用于對脫硫設施進行建設的可用空間。所以脫硫工藝的選擇,應對裝置占地大小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還應對煙氣處理系統、機組運行狀況及鍋爐帶來的影響,進行充分的考慮。
5 化肥企業脫硫產業化的相關建議
目前,我國化肥廠煙氣脫硫工作還處于起步狀態,由于我國還不具備相對規范的脫硫市場和產業,而一些煙氣脫硫的專業公司并沒有擁有自主的技術,所以中石化應對當前的契機緊緊把握,并結合長遠的實際需求,對各種工藝的利弊進行分析,集中力量,進行分布實施和統籌規劃。
5.1 加強規范化管理
應將化肥廠環保工作日程中,納入煙氣脫硫技術。為了對該項工作的有序和有效運行做出保證,應實施規范化管理。一是,規范煙氣脫硫設備和工藝的安全、高效和穩定性能,并對相關的煙氣脫硫行業標準系列進行制定;二是,由專家進行技術評估煙氣脫硫項目建設的可行性。三是,規范各項調試、設備采購、施工和相關設計工作。
5.2 建設煙氣脫硫國產化示范項目
應與化肥廠自身特點相結合,與企業長遠需求相結合,有步驟、有計劃的建設煙氣脫硫關鍵技術的國產化示范項目,不對脫硫項目盲目建設,通過實施國產化依托工程,對化肥廠企業的自由技術進行完善。
5.3 重視煙氣脫硫技術的研發
因為化肥廠煙氣脫硫技術還剛剛起步,有著較薄的技術研發底子,所以應盡快建立脫硫技術研發中心,對煙氣脫硫技術的研發和管理職能給予實施,對國家脫硫政策和技術及時了解,對國內外脫硫技術全面掌握,開展的脫硫工藝技術應具有中國石化特色。
5.4 培育脫硫工程公司
應通過國內外技術的消化,培養專業的脫硫工程公司。在運行管理、調試、施工安裝、設備成套、系統設計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形成的工藝技術應具有自主產權,力爭成為國內煙氣脫硫產業化的龍頭企業,更好的服務于國內外脫硫市場。
6 結語
本文對目前化肥廠脫硫技術及面臨的形式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煙氣脫硫技術的選擇原則,提出了化肥企業脫硫產業化的相關建議。
【參考文獻】
[1]宋寶華.濕式鎂法煙氣脫硫技術發展綜述[J].中國環保產業,2009(08).
[2]郭安翔.石化電廠煙氣脫硫迫在眉睫[J].中國石化,2007(03).
[3]王軼.石化熱電廠NID脫硫工藝[J].中國環保產業,2007(03).
[4]陳磊.上海石化熱電總廠煙氣脫硫的實施對策[J].上海電力,2007(05).
[5]劉德友,褚才全,徐長香.煙氣氨法脫硫技術在石化熱電廠的應用[J].中國環保產業,2008(11).
[6]何祚云,程一步,李家強.石化企業煙氣脫硫技術選擇研究[J].當代石油石化,2008(02).
[7]李成益.幾種石化企業電廠煙氣脫硫技術成本比較及適用條件[J].當代石油石化,2008(06).
[8]陳俊峰,黃振仁,廖傳華.煙氣脫硫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及研究進展[J].電站系統工程,2008(04).
[9]施銳基,仝明.石化企業煙氣脫硫技術選擇和產業化建議[J].石油化工環境保護,2005(04).
[責任編輯: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