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蘭錦
【摘要】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在不斷的加快,城鎮化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城鎮化的過程包括人口的城鎮化和經濟的城鎮化,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通過對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的協調性和互動性進行分析,探討在城鎮化進程中二者存在的問題,并對解決措施進行簡要分析,提高城鎮化的質量。
【關鍵詞】人口城鎮化 經濟城鎮化 協調性 互動性
前言
社會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升,使城鎮的面積不斷擴大,在人口結構和經濟結構上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之間存在著協調發展與互動關系,回顧城鎮化進程我們不難發現,由于工業化進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使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之間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偏差,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對二者之間的偏差進行調整,提高城鎮化的質量。
一、城鎮化概述
城鎮化是指傳統的鄉村轉變為現代化的城市的歷史發展過程,是將農村功能區域中分散居住的農業人口轉變成為集中聚集的非農人口的過程,也是社會生產力與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的城鎮化進程處于加速階段,不但為我國的經濟增長提供了動力,也影響著人類的發展。城鎮化過程包含很多方面,有人口的城鎮化、經濟的城鎮化、空間的城鎮化和生活方式的城鎮化等等,其中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是衡量城鎮化水平的重要標志[1]。人口城鎮化是人口地域結構的變化,也是人口的經濟活動和生活方式向非農方向轉化的過程,經濟城鎮化是指經濟結構的非農化以及經濟總量的提高。
我國的人口城鎮化速率在不斷提高,但是人口城鎮化并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與經濟發展的階段和程度相適應,否則不但不會加快城鎮化的進程,還會阻礙城鎮化的健康發展。經濟城鎮化是城鎮化的動力之一,也是人口城鎮化的動力和支撐,脫離經濟城鎮化,人口的城鎮化也不能有效的實現。
二、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的發展
我國的人口城鎮化和經濟城鎮化在建國以后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人口城鎮化的發展不止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政治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的人口城鎮化基本上處于停滯的狀態,之后的城鎮化由于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也出現了高速增長的階段,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過程十分曲折。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人口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人口城鎮化率也在大幅度的提升,鄉鎮企業與城市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口城鎮化的發展[2]。我國的人口城鎮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具有了中國特色,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結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人口城鎮化被全面推進,二十一世紀之后,我國人口的城鎮化速度更是大幅度的提高。
經濟城鎮化的發展用非農產業的產值來衡量,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快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由于大躍進運動,使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第二階段的產值開始縮小,國民經濟過熱現象開始冷卻,進入了正常發展的時期,從1962年開始我國的經濟城鎮化在曲折中擴大和發展,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對我國經濟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對經濟城鎮化的發展也產生了阻礙作用,改革開放之后得到了恢復和發展[3]。第三階段是從1993年到現在,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使經濟發展逐漸穩定,經濟城鎮化進程也在穩步推進。
三、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的協調與互動關系
(一)協調性分析
回顧我國城鎮化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從中發現,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并且大多數的專家學者認為,人口城鎮化的速度緩慢是由于政治和經濟制度造成的城鄉隔離,特別是戶籍制度的影響。這些制度在人口城鎮化的過程中阻礙了人口向城鎮的移動,才使人口城鎮化和經濟城鎮化的發展不相協調。但在實際的發展中,戶籍制度對人口城鎮化的影響由于其他因素的制約已經在減低,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仍然存在偏差的原因是由于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對其的影響。就業機會是人口在城鄉之間的遷移的最根本的動力,勞動力在不同產業之間的轉移使城鄉人口的空間方位發生了變化,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人口城鎮化的發展[4]。
(二)互動性分析
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之間是相互作用的關系,二者之間的互動是通過生產要素之間的流動、集聚、創新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能夠彼此推動。在整個過程中,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發展的需求,以及政府的政策引導等因素,也會促進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之間的互動,從而推動整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之間的互動發展可以用動態的數據來進行分析,采取一定的變量,用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來判斷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用脈沖響應函數來分析VAR模型中變量的反應,結果表明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之間具有一定的正向沖擊效應[5]。
四、解決策略
根據對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的協調性與互動關系的分析,可以發現二者之間存在一定偏差并且具有正向沖擊的效應,所以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其進行調整。首先是優先發展就業戰略,對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進行合理的調整,增加就業的崗位和機會,其次要用科學發展觀促進人口城鎮化發展,最后加快產業升級,提高經濟城鎮化水平。
五、總結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必須正確分析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之間的協調與互動關系,采取有效措施對二者的偏差進行調整,縮小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城鎮化之間的差距,促進城鎮化進程的健康、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付紅丹.城鎮化進程與產業結構協調發展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2.
[2]曹文莉,張小林,潘義勇,張春梅.發達地區人口、土地與經濟城鎮化協調發展度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141-146.
[3]鄭艷玲.河北省人口城鎮化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協整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2(4):13-14.
[4]陳鳳桂,張虹鷗,吳旗韜,陳偉蓮.我國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協調發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5):53-58.
[5]周青.人口結構、城鎮化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重慶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