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宗 卜憲潔
【摘要】山東省作為我國經濟大省,FDI規模總量不高,結構分布不合理,重點城市帶動作用不強。在積極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及響應黨的十八大的“中國夢”號召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資促進山東省經濟發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山東省 FDI 問題 對策
隨著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的發展,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與山東省經濟發展越來越密切相關。近年來,山東省用外資極大地促進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但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省,并沒有充分發揮經濟大省的優勢,成為吸引外資大省。因此,具體研究山東省吸引外商投資狀況從而進一步吸引外商來山東投資,以帶動山東更好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山東省利用外資存在的問題
在全球經濟不斷發展變化的今天,我省僅僅抓住機遇,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再利用FDI上呈現總量擴大,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但是與先進省市相比,我省還存在較大差距。
(一)FDI規??偭坎桓撸椖科骄顿Y規模較小
近年來,我省利用FDI的增長趨勢緩慢,增長后勁不足。2012年,我省實際使用外資為1235267萬美元[1],而江蘇省實際使用FDI為3575956萬美元[2]、廣東省實際使用FDI為2354911萬美元[3],分別是我省的2.9倍和1.9倍。
(二)外資利用的產業結構分布不合理
從外資對我省的產業投向來看,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FDI具有非常明顯的制造業集聚效應。以2012年為例,山東省大部分外資都流向了第二產業中的制造業(占全省利用FDI年總金額的56.9%)[1]。外商對第一產業的投資比重很低,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外商直接投資在第三產業的比重雖比第一產業高出不少,但與第二產業差距較大。
(三)重點城市帶動作用不強
外商直接投資在為我省主要集中在青島、煙臺、威海三市,但是重點城市帶動作用不強。2012年青島、煙臺實際使用外資460027萬美元和141037萬美元,而西部和中部地區的泰安、德州、聊城、菏澤、萊蕪五個地方利用外資均不足2億美元,占不到青島一市的5%,可見我省利用外資規模的差異很大[1]。
二、提高山東省利用外資水平的政策建議
(一)完善引資機制,著力引進大公司、大項目,不斷擴大FDI總規模
要充分認識擴大利用外資的戰略意義,進一步更新觀念,明確任務,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工作機制,為我省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資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歐美既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同時又是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其跨國公司和行業領軍企業較多,高端化趨勢明顯。日本是我國近鄰,也是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等方面技術強國,在引用外資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和產業優勢。
根據歐美日地區的不同產業特點,組織專業性的出訪,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戰略性規劃。要強化產業鏈招商,制定產業鏈招商規劃,明確招商重點,著力引進龍頭項目或核心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加大與歐美日跨國公司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合作。支持省內大企業與跨國公司戰略合作,吸納外資搭載的各種優質資源,參與全球產業整合升級,打造全球價值鏈,鼓勵企業根據其產業和產品的特點,從上下游產業鏈延伸中主動尋找關聯項目,進而擴大外商投資項目規模,提升我省FDI總規模。
(二)抓好重點產業招商,促進產業高端化發展,提高第一、第三產業FDI的利用比重
為實現高端高質高效的發展戰略,我省應著力引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項目,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是加大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加快培育承接外商投資的有效載體,提升利用外資的項目規模與水平,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擴大我省農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
二是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合作。引導外資投向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材料、新信息、新醫藥及生物、海洋開發及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相關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搶占未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
三是擴大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利用外資。要積極發展服務外包,吸引全球知名企業投資服務外包示范園區,設立企業、發包中心和國際化、仿真化實訓機構,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營銷網絡,帶動中小企業承接信息技術、商務流程跨境服務外包。加大對外資國際性和區域總部的招商力度,帶動服務業邁上新臺階。
(三)突出重點區域帶動,著力抓好重點城市、重點園區的招商引資
要充分利用青、煙、威、濰、日等沿海城市區位優勢、港口設施、產業基礎等諸多有利條件,發揮好省會濟南的綜合優勢,引進世界500強和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打造形成我省利用外資的新高地,帶動全省利用外資規模的擴大、質量的提高。
目前,我省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們必須充分把握這難得的發展機遇,利用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更多的高端產業落戶,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將“一藍一黃”打造成我省的利用外資聚集地、高端產業聚集區和改革開放的先導區。
充分發揮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保稅區的平臺和載體功能,進一步明確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推動優勢和特色產業向開發區集聚,努力提升開發區的投資吸引力。加強與世界500強企業對接,加快引進一批龍頭型,基地型戰略投資項目,鼓勵企業加強與在華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合作,吸引最新科技成果在經濟開發區轉化。加強與發達國家在高端園區建設、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規劃建設一批創新能力強、創業環境好、特色突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引導技術、人才、資金和重大項目向產業基地集聚,形成產業集群。
參考文獻
[1]翟榮新.山東省FDI現狀分析及區域差異評價[J].山東經濟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