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降低成本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增收節支、創造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最終目標。企業要生存、求發展,就必須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降低成本,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就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建立成本優勢做了淺要分析。
【關鍵詞】成本 控制 降低
一、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資金是有成本的,但是企業成本管理中,往往存在忽視資金成本的存在、資金浪費、隨意占用情況等情況,使資金無法進行合理配置,使用效率低下。
(二)物資采購成本偏高
對于生產制造性企業,采購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比例較大,采購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產品的總成本。如果采購員只是為了完成采購任務,不去“貨比三家”、“價比三家”,就必然會導致物資采購成本偏高。
(三)生產消耗、損失、浪費較大
有的企業生產能力低下,為了生產而生產,缺乏嚴格的生產管理制度,生產過程中消耗量大、損失大、浪費現象嚴重;管理者對生產過程缺乏必要的監督,導致產品損失率加大。
(四)生產工藝落后,技術改造不足
社會在不斷進步,生產工藝也是如此,如果不創新,原有的生產工藝就會逐漸落后,就意味著比同行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大生產成本,最終導致產品缺乏必要的市場競爭力。
(五)企業人員成本意識薄弱
把成本管理看做是財務人員、高級管理人員的專利,認為成本、效益都應由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各車間、部門、班組的職工只需按照規定執行就行,成本意識淡漠。
二、建立成本優勢的對策
(一)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源泉。所以,企業應該盡可能減少資金占用,降低資金成本。一是推進資金集中管理,避免過于分散。二是結合工作實際,合理選擇營運資金政策、制定商業信用政策、預測現金流量,把各個環節的資金占用降低至最合理的水平。三是加速資金周轉,通過及時采購、及時生產、及時銷售等方式,加速資金周轉、降低產品成本。
(二)加強物資采購管理,控制材料采購成本
物資采購工作是企業生產運行的第一個環節。控制采購成本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分析供貨市場,調整采購策略。根據企業全年材料預算,合理避開原料需求高峰,避開高價采購時間區域,利用采購時間差,降低采購成本。同時通過科學的決策分析方法,合理決定經濟訂貨量。第二,進一步推進集中采購制,建立原材料、輔助材料、外協外包等的統一采購平臺,實現價格、供應商等資源共享。第三,穩定老客戶,立足長遠發展。在保證資源基本需求的同時,要與一些長期合作、信譽良好的企業建立長久合作關系,能夠在今后的物資采購中獲得一定的折扣,以此來降低采購成本。第四,建立采購責任制,強化采購人員、審價人員的責任意識。第五,探索建立采購獎罰制度,與領導、個人收入掛鉤,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引導作用。
(三)加強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
生產環節是企業生產運行的第二個環節,在此過程中降低產品成本最為關鍵。
1.降低材料消耗成本。在大部分工業企業的產成品中,材料的成本占到大約60%到70%,由于材料的消耗量較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潛力很大。一要制定產品的單位材料消耗定額,即確定在一定生產條件下,制造單位產品所需消耗某種材料的數量標準,一般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的消耗定額。二要由計劃部門下達生產任務單,依據材料消耗定額向物資采購部門下達材料采購計劃。三要實行限額領料管理制度,建立材料限額卡,填寫限額領料單。四要對生產部門加大考核力度,對超定額領料的部門給予一定的懲罰。
2.提高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單位產品中的勞動消耗就減少了。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就必須采用新技術、新設備,并對職工進行必要的培訓,提高職工的素質。除此之外,提高勞動生產率還可通過改革生產工藝、改善勞動條件、改進操作規程、使用新材料等方式實現。
3.控制生產過程中損失的發生。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必然要發生一些損失,如廢品損失、停工損失等。對于大部分損失,都是列入產品成本的,因而,必須不斷提高工藝水平、降低消耗定額、開拓市場減少停工時間等減少生產損失。
4.降低制造費用。制造費用包括水電暖、房屋設備折舊、低值易耗品、修理費等,應對每項費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制定相應的費用定額和開支標準,促進費用不斷降低。
(四)重視知識因素,加大技術改造,開辟降低生產成本新途徑
首先要重視知識因素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現在的市場經濟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構成生產要素的重要因素,且處于主導地位。知識價值在企業生產產品的總價值中占的比重不斷增加,成為衡量產品和服務有效性的重要標準,企業從而擁有發展生產的主動權,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增強企業競爭力。
其次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注重工藝技術改革,積極采取新技術、新工藝節能降耗,從根本上減少材料的消耗,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保證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在實施技改項目建設中注意降低項目建設成本,注重以較少的投入求得較多的回報。
(五)實行全員成本管理,使成本控制真正發揮效益
對一個企業來說,要使成本控制真正發揮效益,重要的不是個別人、一部分人,而是全體人員,只有把每個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形成人人關心成本、處處關注成本的局面,成本控制才會真正落到實處。為此,企業應建立“人人節約、人人有獎”、“人人貢獻、人人獲益”的激勵機制。一是根據成本控制目標的量化目標和要求,完善績效評估制度;二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強組織激勵,確保成本控制有效開展;三是建立“成本控制”個人獎勵基金,加強個人激勵,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降低成本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增收節支、創造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最終目標。因此,企業的主要領導和全體員工都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不斷提高管理水平,開源節流,開拓創新,才能真正建立成本優勢,使提高企業競爭力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李耘.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J].河南稅務,2000.7.
[2]獨金平.加強物資采購成本控制的技術與措施[D].中國城市經濟,2011.15.
作者簡介:崔軍軍(1979-),男,山西洪洞人,現從事財務工作,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