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利 霍治邦 吳占清 張先亮 安水新
西瓜天地膜低畦栽培模式具有以下優點:在天地膜栽培中,低畦栽培形成的空間要比龜背畦大1/3以上,更有利于發揮天膜的增溫、保墑作用;瓜苗移栽定植時,正值開封地區早春多風季節,低畦栽培時天膜位置相對較低,有利于減少早春風害;由于種植畦相對較低,灌水方便,可做到省工、省時、節水;在天膜開始放風之后,天降小雨即可透墑,可減少澆水次數;低畦栽培坐瓜畦較高,灌水時也只是根部及基部的蔓、葉遇水,坐瓜畦可基本保持干燥,有效地降低瓜田濕度,從而減少病蟲害發生。
1 操作要點
1.1 播種育苗
一般3月上中旬育苗。采用10 cm×10 cm營養缽或穴盤育苗,播種前用0.1%~0.2% 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凈,55 ℃ 浸種6~8 h,在28~30 ℃ 條件下催芽,待種皮露白即可播種。整個苗期保持苗床見干見濕。嫁接砧木可用南瓜或葫蘆,采用靠接、貼接法。定植前7 d進行煉苗。
1.2 整地施肥、定植
定植前深耕整地,按2.5 m行距開溝,溝深、寬各20 cm。每667 m2溝施腐熟雞糞3 000 kg,磷酸二氫鉀25 kg、硫酸鉀25 kg。在溝內鋪設地膜,將西瓜定植在溝內,然后插竹竿、搭小棚,棚高20~30 cm,667 m2定植 350~450株。為增加經濟效益,可將西瓜與花生、玉米等作物套種。
1.3 田間管理
1.3.1 側面放風 天地膜栽培一般為南北方向。當天膜內溫度超過35 ℃時,在天膜的一側開口放風降溫,隨著氣溫升高,放風口隨之加大。瓜蔓在天膜內沿種植行向伸長,在主蔓長60~70 cm時,把瓜蔓從天膜側面的放風口引到膜外,基部的莖葉仍留在天膜內。當天膜外的溫度達到西瓜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時,去除天膜,把瓜蔓調整為與行向的垂直方向生長。
1.3.2 整枝、留瓜 西瓜天地膜栽培與其他作物間作套種時,加大西瓜株距(70~80 cm),行距不變,保留全部主、側蔓,只順蔓,不壓蔓,蔓上的卷須纏繞到間作作物上。坐果后及時定瓜、疏果(1株1瓜),待果實成熟采收后及時拉秧,不誤間作作物生長。
1.3.3 肥水管理 定植10 d左右開始伸蔓,澆1次水,開花坐果前不再澆水。待大部分西瓜長到雞蛋大時,結合澆水667 m2施尿素10 kg,7 d左右澆第2次水,碗口大時結合澆水667 m2施尿素10 kg、磷酸二氫鉀5 kg。以溝內見濕見干及時澆水,每次澆小水。采摘前7~10 d停止澆水。
1.4 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在實行輪作、土壤消毒的基礎上,從伸蔓期開始,交替使用甲基硫菌靈、百菌清、霜脲·錳鋅、苯醚甲環唑、吡蟲啉、噻蟲嗪等藥劑防治病蟲害。
1.5 采收
一般早熟品種從謝花到成熟28~30 d,中熟品種32~35 d,晚熟品種約40 d。
2 應用效果與適用范圍
采用天地膜低畦栽培技術,天膜空間比高畦大1倍,溫度提升快,可使早春西瓜生育期比露地提前7 d,有效減少生育前期灌水量和灌水用工,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免整枝技術的應用667 m2可節省人工費用500~600元,667 m2平均產量 2 800 kg,略高于常規的3蔓整枝。但由于坐瓜整齊度不一致,商品性相對較差,價格偏低。如果算上人工費用,利用天地膜栽培和免整枝技術667 m2可增效200~300元。該模式適用于河南等西瓜種植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