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平 牛屹立 王晉華 米國全 程志芳
‘豫園早椒王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利用國內外牛角椒和甜椒優質種質資源,經過雜交,多年試驗選育的優秀辣椒新品種。該品種具有較好的抗病性、抗逆性和豐產性,品質優良,適應性強。目前,在河南、山東、江蘇、湖北和陜西等辣椒種植基地,已成為秋延栽培首選品種之一。秋延辣椒,采取多層覆蓋,可多次采收,延遲到元旦至春節上市,價格高,效益好。由于秋延辣椒,苗期處于強光、高溫、多雨季節,結果期處于寒冷季節,因此前期培育壯苗,提高定植成活率很關鍵,后期增溫保溫也很關鍵。經過幾年生產實踐,筆者探索出一套可行的高產栽培技術措施,為生產者種植秋延辣椒,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了技術支持。
1 品種特征特性
‘豫園早椒王為早熟品種,生長勢強,株型緊湊,節間密,莖稈、分枝、嫰蕊處均有絨毛,抗蚜蟲、白粉虱。果實粗牛角形,頂部多為鈍圓,果長度22~26 cm,粗度5 cm左右,單果質量130~180 g,大果可達250 g,連續坐果能力強,果實大小均勻。口感微辣脆甜,品質極佳,果面光滑順直,商品性好。
2 設立防雨遮陰棚和苗床
2.1 場地選擇
選擇地勢高燥、排水方便、通風良好的地方,設立防雨遮蔭棚和苗床。
2.2 設立防雨遮蔭棚
防雨棚遮蔭棚的設立要四面通風,防雨膜高出地面1.2 m。如用塑料大棚育苗,邊膜全部撩起,腰封口和頂風口放至最大。若條件許可,扒開棚頭膜,上卷,離地1.2 m,選用45目左右,遮光率約33% 的遮陽網,不可使用折光率過高的遮陽網,避免光線不足導致辣椒苗虛弱不壯實。
2.3 設立苗床
苗床要比周邊地面至少高10 cm,床面要踩實整平,其上鋪設薄膜,這樣既能澆水均勻一致,又能減緩水分滲漏散失,保持濕度以利培育壯苗。苗棚四周用土培成高埂,防止大雨或暴雨淹苗、淋苗,以免加重病害,引發嚴重的死苗現象。苗棚內外徹底清除雜草雜物,防止蟲害。
3 培育壯苗
3.1 播種時間
中原地區秋延辣椒,播種期一般在7月5—25日,單層棚膜的大棚應適當早播,多層覆蓋的大棚可適當晚播。
3.2 種子消毒
將種子放入20~30 ℃ 溫水中30 min,激活休眠病原菌,然后轉入55 ℃ 溫水中,不斷攪拌,注意保持水溫,浸種20 min。然后用500倍高錳酸鉀溶液或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15 min后,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待播。
3.3 育苗
秋延辣椒育苗和定植時間處于高溫多雨季節,應采用穴盤育苗或營養缽育苗,不僅便于管理,而且定植不傷根,緩苗快,成活率高,病害輕。
3.3.1 穴盤育苗 使用穴盤基質育苗,省工省時,幼苗生長快,整齊健壯,定植后緩苗快,死苗少,利于早熟豐產。采用50孔的穴盤,選用質優廠家專用育苗基質,速效性養分充足,透水通氣性能好,培育的辣椒苗,葉色濃綠,長勢健壯。把播種后的穴盤在鋪好薄膜的苗床上擺放整齊,澆水洇透苗床和基質,苗床上覆蓋塑料薄膜,膜上覆蓋草苫和遮陽網等遮陽物,防止薄膜見光驟熱燒傷幼芽。勤澆水,保持基質處于濕潤狀態,防止中午強光、高溫傷害幼苗莖基部,以免定植后死苗過多。出苗后,及時揭掉薄膜,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覆蓋遮陽網,其余時間和陰天要揭掉遮陽網。
3.3.2 營養缽育苗 營養缽育苗,比較費工,苗齡較長,可達40~45 d,但可避過高溫期定植,是傳統理想的育苗方式。選用3年未種過茄果類、瓜類和馬鈴薯的田土和腐熟農家肥配置營養土。田土與腐熟農家肥按6∶4的比例配置,1 m3糞土中加入復合肥0.5 kg、過磷酸鈣1.5 kg、雷多米爾75 g,混勻過篩。把配好的營養土裝入營養缽,澆水洇透,播種后覆土厚度0.8 cm,覆膜后,蓋好遮陽物,保證一水齊苗。
3.3.3 苗期管理 苗期遇到連陰雨天氣,選用75%的百菌清600倍液,或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及時噴藥保護,發現瘁倒病,噴灑72% 普力克水劑600倍液防治。營養缽育苗在定植前7d,要進行“蹲苗”鍛煉。
4 適時定植
4.1 整地施肥
一般667 m2施腐熟農家肥5 000 kg左右,三元復合肥75 kg,或尿素20 kg,磷酸二銨40 kg,硫酸鉀30 kg,深翻25cm,做成小高壟,壟高15 cm。
4.2 定植時間及密度
8月中下旬,選擇陰天或晴天16:00以后定植,成活率高。按行距60 cm,株距35~40 cm栽植,每 667 m2定植3 000株左右。定植后及時澆水,澆水不宜過大,洇濕壟背即可。
5 定植后的管理
5.1 澆水
辣椒喜水,卻怕旱又怕澇,要勤澆水,澆小水,若遇到大雨,及時排水,防止淹苗時間過長引起死棵。生長前期,最低氣溫高,澆水宜在早晚進行,保持地面見干見濕;結果期,勤澆小水,保持地面處于濕潤狀態。持續高低溫環境,要慢澆水,不能澆猛水,否則易發生嚴重的生理性死棵,造成嚴重損失。
5.2 追肥
秋延辣椒追肥宜早不宜遲。因底肥足,苗期一般不再追肥。門椒、對椒開花坐果階段,每667 m2使用高鉀高氮低磷復合肥15 kg,進行第1次追肥。“四門斗”坐穩后,每667 m2用高鉀中氮低磷復合肥20 kg,進行第2次追肥,促果膨大。2周后,每667 m2用高鉀復合肥15 kg或磷酸二氫鉀10 kg,再追1次膨果肥,此次追肥要控制氮素用量。
5.3 植株調整
門椒下面,主干上的側芽萌發形成的分杈,要及時掰除。長勢平庸易坐果的植株,疏除門椒,有利提高整體產量;長勢弱的植株,及早疏除門椒、對椒,有利調整植株長勢。結果后期,要及時摘除枝干頂端的生長點,頂端的花蕾、幼葉也要一并摘除。
5.4 棚室管理
5.4.1 光照調節 辣椒喜光忌強光,要避強光。定植后,棚內溫度高,可使用遮陽網或泥漿降溫。使用遮陽網要視環境條件及時揭蓋。泥漿降溫,是將泥土加水調成稀糊狀,均勻撒在棚膜上,棚內呈“花蔭”狀,減弱棚內光線強度,若大雨沖掉,及時重做。9月中旬之前,棚膜上的塵土、草屑不必理會,撤換棚膜,不要在高溫期進行,可在9月中旬之后更換。
5.4.2 溫度調節 前期高溫,盡量長時間大量通風;10月上旬,放下棚室邊膜,使用腰封口、頂風口調節溫度,10月下旬,注意保溫;11月5日前使用二膜,加強保溫,可延遲辣椒到元旦上市,11月20日前,使用三膜,可延遲到春節上市。低溫階段,保溫為主,3~4 d放1次小風,晴天中午,可以扒開20 cm的頂風口,放風1 h。
5.5 主要病蟲害防治
秋延辣椒前期高溫、高濕,危害嚴重的病害是病毒病、根腐病和枯萎病。生長結果期在7—10月,主要害蟲有白粉虱、蚜蟲和茶黃螨。
5.5.1 蚜蟲、白粉虱 采用3% 啶蟲脒乳油2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 500倍液,或24% 螺蟲乙酯懸浮劑4000倍液噴霧植株及棚室內外殺滅。
5.5.2 茶黃螨 可用15% 噠螨靈乳油2 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24% 螺螨酯懸浮劑4000倍液噴霧防治。
5.5.3 病毒病 在防治好蟲害的基礎上,謹防土壤干旱。定植前噴0.3% 硫酸鋅溶液。前期可用0.5% 菇類蛋白多糖250~300倍液,或1.5% 植病靈乳劑800倍液噴灑植株防治。中后期可用20% 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 寧南霉素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5.5.4 根腐病 可用2.5% 咯菌腈懸浮劑800倍液,或30% 噁霉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灌根防治。
5.5.5 枯萎病 可在發病初期用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 抗枯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連噴2~3次。用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 農抗120水劑300~400倍液灌根,防治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