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恐怖襲擊事件的預防
1.個人、家庭、社區、學校及各類公共場所都應提高預防恐怖襲擊的意識,防患于未然。
2.制訂應急預案,規劃逃生、疏散路線,并進行演練。
3.確保應對突發事件的設施(避難場所等)、用品(如應急包、急救包等)隨時可以使用。
4.對周圍需要給予特別幫助的人群(如老年人、兒童、殘疾人)進行評估,并制定專門的應急計劃。
5.閱讀公安部發布的《公民防范恐怖襲擊手冊》,了解防恐相關知識。
6.發現可疑的人或可疑的物品,要向公安機關報告。
7.進入陌生環境時,首先要了解應急逃生方式。
8.到當地紅十字會參加應急救護培訓。
二、恐怖襲擊事件的應對
1.遇到恐怖襲擊事件不要圍觀,應立即離開。
2.如果正處在恐怖襲擊事件現場,且無法逃避時,應利用地形、遮蔽物遮掩、躲藏。
3.如遇恐怖事件實施者拋灑不明氣體或液體,應迅速躲避,且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
4.盡量保持沉著冷靜,不要驚恐喊叫。
5.觀察現場狀況,時機成熟時迅速撤走,遠離現場。
6.路過恐怖事件現場,不要停留,不要拿出手機拍照、發微博等。
7.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8確保個人安全情況下,進行報警、呼救和救助他人的行為。
三、恐怖襲擊事件中的現場急救
(一)出血控制
1.用干凈的毛巾、衣物等敷料或直接用手用力按住傷口,以求止血或減緩出血。
2.持續用力按住傷口,如血液滲過敷料,在原有敷料上再加一塊敷料。
3.可以將衣物撕成粗布條,用來包扎止血。
4.如果確定傷者沒有骨折,可將受傷部位抬至高于心臟水平。
(二)骨折固定
1.鼓勵傷者用自己的手承托傷肢,或用衣物、棉墊等固定,避免活動。
2.開放性傷口先包扎再固定,不要送回外露的骨折端。
3.除非必要,不要移動骨折傷者,特別是懷疑脊椎損傷者。
(三)燒傷急救
1.用大量潔凈的水沖洗傷處降溫。
2.用干燥、清潔的敷料(如布、保鮮膜等)覆蓋傷處。
3.不要直接用冰敷在傷處上,不要刺破水皰。
(四)休克急救
1.避免傷者過冷或過熱。可以用衣物、毯子保暖。
2.若無骨折,將傷者雙腿抬高30厘米左右。
3.不要給傷者飲水或喂食。
4.持續觀察傷者的清醒程度。
(五)心肺復蘇
對無意識、無呼吸的傷者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
1.使傷者平躺在堅實平面上,頭部后仰,判斷是否有意識和呼吸。
2.如無意識、無呼吸,立即開始胸外心臟按壓:將掌根放在傷者胸部正中,雙手重疊,十指相扣,垂直向下按壓。按壓速度大于100次/分,深度大于5厘米。對兒童適當減小按壓深度。
3.按壓30次后,進行兩次口對口人工呼吸。如未接受過訓練或不愿進行人工呼吸,可只做胸外按壓。
4.持續、快速按壓,直至救護人員到達。
(六)特殊傷急救注意事項
1.異物插入:切勿拔出異物(匕首、鐵器等),環繞異物進行加壓止血包扎后,送醫院救治。
2.內臟脫出:切勿還納脫出的臟器,可先用敷料覆蓋臟器,再用碗、杯等遮扣保護,盡快送醫院救治。
3.肢體離斷:首先對傷肢包扎止血;同時,收集離斷肢體,用敷料(如干凈的布、塑料袋)包裹后,妥善保存于2℃~3℃干燥環境中,隨傷者一同送醫院救治。
(七)心理支持
恐怖襲擊受害者除身體受到傷害外,精神上也遭受了過度驚嚇,需要心理支持。
1.陪伴在傷者身邊,輕聲安慰,并試著與其交流。
2.平靜詢問傷者,可以幫忙做些什么,如聯系家人。
3.讓傷者感受到你在認真傾聽。
(八)救護者自我防護
1.盡量避免直接接觸傷者的血液和其他體液。
2.如有條件,接觸傷者時,應使用防護用品(如一次性手套和口罩)。
3.急救后,應及時更換衣物并用肥皂徹底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