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發展保險金融的綜合經營模式,風險管理已成了保險金融集團所管理的中心環節。在經濟資本工具基礎之上,分析保險金融綜合經營的風險管理的特點,建立經濟資本的工具劑量的分析模型,利用尾部風險價值的分析方法,以此研究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保險金融綜合經營模式,確定經濟資本和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并且給出對應的政策和建議,加強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拓寬企業風險信息的獲取渠道,加強企業的后援建設,以此豐富金融板塊格局。
金融業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就是保險行業,保險行業的資本消耗比較快、比較高的一個行業。大多數的保險公司,都是因為發展的速度太快造成資金不足的現象,這是保險公司要面臨的重要難題。伴隨中國發展程度不斷的加深,以及保險市場的更深層次的開放,國內保險機構即將面臨的競爭越加激烈,保險金融方面的集團采用綜合經營模式已經勢在必行,因此其產生的風險管理顯得非常重要。
一、風險管理的概述
風險管理除了防范風險之外,還有包括減輕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的一些措施。風險管理是一門具有前沿性的科學管理,使企業的分析管理形成一個新階段的管理科學。與之前的風險管理相比較,新階段的風險管理最顯著特點是具有風險處理機制,出現轉移風險、分散風險的保險市場和證券市場。
當前出現很多國際金融的機構利用經濟資本這個工具對金融活動進行風險管理。國家的銀監會已經開始探究“資本工具的創新”的相關問題,關于資本工具的創新配套對策進行一個前期的研究。在國際上,銀行業和保險業都在這個領域展開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所以,金融機構實行經濟資本的管理已經成為主流的趨勢。
二、平安保險公司的風險特征特點分析
(一)分析平安保險公司的經有狀況
根據以上的分析,平安保險公司建立以保險作為核心,非保險金融的業務的單元增加了綜合經營的模式,以此實現盈利多元化。再者,綜合經營的業務板塊間交叉的增多,保險公司資本的使用率開始不斷提升。但因為企業新業務單元的增多,而總資本方面的規模不斷膨脹,這使得經營企業的風險管理的難度必然增加。
(二)平安保險公司的風險特點
1.資金不足:我國的保險行業和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投資的種類少,投資的組合復雜度低,因此保險企業在運用資金方式也較單一。而平安保險公司也一樣存在這種類似的問題。
2.風險類型一般為投資風險:隨著我國的保險業務不斷在拓展,保險公司在經營方面不再只局限于保險,更多的都是走向投資,以此達到企業的最大價值化。但是企業也要面臨的風險由保險的風險轉向投資的風險。
3.風險管理方式落后:保險公司有關的風險措施依然是傳統業務管理、資金管理、財務管理和信息管理。而傳統的管理沒有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對風險的管理也缺乏有效性和時效性。
4.金融產品不斷創新:保險公司要面臨的困難是投資決策增多,這使保險公司在風險管理上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三、經濟資本理論的風險管理運用
經濟資本的管理已發展成包括資本充足率、資本回報率和整體風險度量三方面的管理體系,而經濟資本的管理是先進管理工具。經濟資本是作為風險評價的重要參照,這在風險管理的應用中主要概括成下面幾點:
1.產品的風險評估。應用經濟資本的評估保險公司的經營活動和保險產品,可量化保險企業所需要承擔的風險.
2.公司的資本預算,經濟的資本理論要確保公司的經營計劃能夠正常實施。
3.影響企業保險產品的定價。經濟資本的水平能影響到產品的成本,間接地影響到了產品價格。
4.評估風險的限額。若經濟資本計算對風險做出一定的回應時,評估的風險限額就會有效地進行風險控制。
5.績效的評估。經濟資本的應用能簡化保險公司的績效評估的流程,進而可以更好地區服務財務。
四、利用經濟資本來管理保險金融的政策建議
(一)注重實現速度與效益的統一
過去的保險業務發展具有“輕效益、重規?!钡奶攸c,沒有實現企業保險業務的速度和效益的統一,現在的保險公司更重視在保險業務方面的發展之路,業務速度被放緩,積極調整公司業務的發展結構,致力于提高盈利的能力水平,重視業務實現效益和速度的相結合。
(二)發展以保險業為核心的綜合經營模式
加強企業的保險業務板塊的建設,推動保險業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的產壽保險盈利的能力。國內外的案例說明,保險業務依然是企業盈利的重要來源之一。保險業務需要實現健康的發展道路:其一,自身貢獻的利潤比較高;其二,業務的快速發展為資產管理的業務提供了更多的運轉資金;其三,提高盈利水平,以此提升企業集團資本的實力,對業務的板塊擴展起到了支持的作用。
(三)加強后援集中化的建設
后援集中化的建設將會提高投資、保險和金融等板塊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度,以此促進交叉銷售事業的發展,創新新的產品,創新服務,提高其余業務流程標準化,提升每個業務的板塊運營效率,降低其余經營管理的成本費用,促進各個業務單元的協調效益的發揮。
(四)金融板塊格局多元化
我國國內的保險公司在建立多元的盈利格局時,要注重金融業務的板塊建設?;?、證券和信托等的金融機構在直接融資的渠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快速提高保險金融的集團貢獻盈利、整體實力方面有其他業務不具備的好處。我國長久存在間接融資的金融市場,而直接融資比重的提高將是未來發揮的必然趨勢。伴隨著利率市場的改革是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改革的深入,間接融資的比率下降,直接融資的比重必然上升,這將為證券業、保險業和基金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空間。
總而言之,目前關于企業的風險管理的方法,總的來說,主要有資產負債的管理、經濟資本的管理和經濟償付能力的管理,在這些類型中有想通之處,風險管理方面有殊途同歸,而且許多方法都是可以間接或直接利用對風險管理的考核。保險金融企業集團可從自身發展的戰略和每個階段對企業風險的承受能力來出發,通過正確風險偏好的指導下,有選擇地或者綜合地使用一些相關的方法。同時,可以根據相關的專業技術方法和模型的要求,依照集團統一的機制運營系統,依靠現代技術的支撐。實現分析和監測各個資產負債的匹配狀況,應及時采取有力的措施來進行管控工作,找到企業自身的風險控制和價值增值的契合點,實現企業資產管理的各個項目目標。
參考文獻
[1]英曉燕,姚云良.基于經濟資本管理的中國保險業風險管理研究[J].金融與經濟,2012,43(4):74.
[2]易志剛,易中懿.基于經濟資本管理保險金融綜合經營風險研究[J].經濟問題,2013,37(5):53.
[3]李祝用,王慶松,金笑權.保險金融集團經濟資本方法應用問題研究—基于綜合經營形勢下風險管控的視角[J].中國會議,2012,45(85):292.
作者簡介:李晶(1982-),畢業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現供職于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濟學學士,研究方向: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