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化妝師小吳千里迢迢從云南來到北京學習特效化妝;雕塑專業出身的小翟放棄了原本待遇優厚的工作來到劉吉的工作室學習并從事特效化妝行業。
“目前這個行業的人才比較短缺,但市場需求不大,門檻要求又高,而且剛入行時收入很低,很多人即使有才華也不一定想去做這個行業。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大多是憑借著興趣與熱情。”連凱這樣描述特效化妝行業的現狀。
缺乏系統教育
據記者了解,正規影視院校當中,目前只有北京電影學院在人物造型設計專業會系統地教授特效化妝課程。該專業每年招收15-20名學生。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表示:“我們也想多招一些學生,但教學資源有限,比如每個學生都要有一個化妝臺,還需要很多原材料等。而且畢竟這個行當需求有限。”
其他影視專業院校如上海戲劇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也會在某些專業涉及一些特效化妝課程,但并未專門系統地教授。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的劉吉,當時一心想學習特效化妝,卻由于沒有對口專業只得選擇了舞美。
目前大多數特效化妝的培訓都是由劉吉、肖進這樣的工作室自主招生。他們的目的也主要是為公司培訓并招攬人才。劉吉與肖進每年都只招收約40個學生。每期學時一到兩個月,學費根據學時不同在1-2萬元左右。“單做培訓很賺錢,基本上一個月40萬元隨便賺,但我辦班的目的主要是想從中挑選好學員為團隊工作。所以對于學員要求很高。”肖進表示。
行業門檻高
雖然不少人懷揣著夢想與熱情來學習特效化妝,但往往會被現實潑一頭冷水。“做一名特效化妝師首先要有美術功底,對色彩比較敏感;其次要能雕塑,有三維構形能力;同時還要對化學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比如各種硅膠、玻璃鋼等,在每個地方用恰當的材料,效果才能逼真;還需要學習醫學,皮膚的構造、人老之后皮膚的觸感、打腫臉的樣子等……”連凱介紹說。
“這個行業最重要的還是實踐。兩個月的培訓只是把基礎手法和流程過一遍。少說要工作四五年才能成為一個初級的特效化妝師。”劉吉表示。據劉吉介紹,目前自己學員的從業率大概在20%左右。“不僅僅是我們不需要他們。很多人由于太苦自己放棄了這個工作。進了這行才知道并非之前想象中的光鮮。比如雕塑,你可能為了一個作品一個月都不能出門。”此外,特效化妝師剛入行時薪水也很低。“剛入行時月工資只有2000元左右,在北京可能連房子都租不起。”
前景光明
但一旦有了一定經驗,特效化妝師的身價也會水漲船高。“我們公司成熟的員工,月工資8000元,有項目時還會有其他補貼。臨時聘請的資深的特效化妝師一個月的薪水能達到幾萬元。”劉吉介紹說。肖進也透露,《狼圖騰》項目聘請了一位美國專家,每月會支付對方十幾萬元薪水,還要包路費與食宿。連凱也經常從美國、新加坡、泰國等地邀請外援。“每人每月的薪水通常需要8至9萬元。”
目前國內特效化妝行業雖然不乏培訓機構,也有不少人對此行懷有一腔熱情,但由于實踐經驗不足,國內成熟的特效化妝師十分有限,很多公司不得不邀請外援。
“我在國內特效化妝行業算得上資深了,但在好萊塢只是普通的一員。人家的從業人員一般都有十幾年、二十年的經驗。”已經入行10多年的劉吉對記者說。
而人才儲備不足是由于大的產業環境造成的。“國外有做這類電影的傳統,不停有項目做,他們的技術才會越來越高。國內沒有那么大的需求,很多人學習之后卻沒有機會就業。”劉吉分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