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年前,明代杰出小說家吳承恩以“三藏西游”故事為藍本,在《大唐西域記》、《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基礎上著成長篇神魔小說《西游記》,成為我國古代文學“四大名著”之一。而今,《大鬧天宮》又一次向觀眾呈現了這個奇幻夢。
電影《西游記之大鬧天宮》取材自《西游記》小說前八回,講述孫悟空曾跟菩提老祖修成七十二變,決心要成為神仙,但因青梅竹馬的好友九尾狐被殺害及誤交牛魔王而視天庭為敵。牛魔王為了肩負的魔族霸業和讓他深愛的妻子鐵扇公主重返天界,煽動孫悟空聯手大鬧天庭,最終迫使玉帝率領二郎神等眾仙迎戰,展開連場仙魔大戰。
全明星陣容
除《西游記》這個題材外,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影片全明星的演員陣容,周潤發、甄子丹、郭富城、何潤東、陳慧琳、梁詠琪……神魔亂舞,眾生幻相,不過這并非一場偶像大聯歡,當年的偶像派們,早已晉級為實力派演員。甄子丹為了演好孫悟空,不但深入研究了其他影視作品,還搜集了很多紀錄片、卡通片作參考,甚至去動物園觀察猴子的動態,看不同猴子的眼神、表情、四肢等身體語言。甄子丹希望這次由他塑造的孫悟空可以得到觀眾的認可,“我要考慮到我演的孫悟空,不僅看京劇的老一派喜歡,年輕人也得喜歡才好。我將年輕人廣泛的喜好集中放到孫悟空這個角色中來,讓大家對其產生共鳴。比如我參考了一些美國的卡通片,他們伸舌頭翻眼睛的夸張動態表情,我希望大家特別是小孩看見這個孫悟空的時候,能有漫畫般的感覺。我想保持原來孫悟空的經典形象,同時希望能夠加入自己的東西作為突破,為此我也想了很多不同的處理方法,但很困難,因為不僅需要創作空間上的大膽表現,同時還有身體語言。孫悟空是一只靈敏的猴子,爆發力強充滿了力量,幸運的是我本身是有功夫底子的,再結合西方的東西加上一些動作設計。我覺得作為一個表演者,我需要放得開自己,太理智的話會束縛自己的表演空間。”
特效引人入勝
為了展現天宮中的奇幻場景和眾仙的獨特面貌,《大鬧天宮》在制作上煞費心思,首先是特效化妝。特效化妝團隊最多的時候有大概70多個好萊塢的團隊成員,《斯巴達300勇士》、《我是傳奇》、《猿人襲地球》的Shaun Smith(肖恩·史密斯)此次擔任電影特效化妝總監。團隊中Terri和Carey以及Christine等三位女士完成了制作可愛妖怪的造型,Desiree負責那些猴子,Aina負責像大蝦、螃蟹之類的海生的怪物,Val Crawford制作所有帶皮毛的角色以及熊的化妝。同時中方也有大概一百多個特效化妝工作人員全程參與,現在至少有兩個已經是在業界獨當一面的特效化妝師,他們已經獨立做了很多中國的特效電影,而且口碑非常好。電影一共有超過30個需要特效化妝的造型,他們先由美術指導傅鶇定基礎的概念,然后跟國外的團隊不斷的協商以達到要求的效果。前期準備工作進行了10個月,制作了非常多的造型,包括牛魔王旁邊所有的魔獸、魔兵、小妖,還有40個猴子,以及孫悟空的三個造型。造型的身體、毛發都不一樣,工作量非常大。以六洞妖王為例,這樣有代表性的需要做塑性特效的,服裝、化妝都是由外國人來親自操刀完成,而且每個做特效的演員都是一個固定的外國造型師負責,然后配有兩名中國助手,這樣三個人負責一個演員,像這樣的幕后外國工作人員就要四五十人左右。其他的魔兵、魔將才由一般的中國化妝師操作化妝。
全劇組最苦的是甄子丹。為成為“美猴王”,每天化妝花費5個小時,這次的特效化妝不是做了一個頭套了事,而是需要一點點貼,毛發會噴幾種顏色去調配,各個部位的毛發都不同,非常真實。甄子丹需要先穿上仿真肌肉的緊身衣,然后接受5個多小時的“毛發移植”。孫猴子身上的每一根毛發及膠水都是從美國空運過來,手工制作、粘貼,甚至身體不同部位的毛發都有材質、色澤上的差別。
其次是場景的搭建,這其中包括實景搭建的花果山、水簾洞、魔宮火焰山,以及非實景搭建的三星洞、龍宮、天庭、南天門、御馬監、蟠桃園。電影中實景搭建場景不多且都是局部搭建,因此后期的3D、CG非常重要。
“甄功夫”團隊
動作戲是《大鬧天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影片在拍攝過程中是分成A、B兩組在兩個攝影棚同時進行的,A組主要由鄭保瑞導演執導,負責文戲部分,B組主要由甄子丹執導,負責武戲部分。
甄子丹說,動作設計、鏡頭運用、剪接方法等我都希望找到新的元素,這是最大的挑戰。第一,動作設計不能讓觀眾悶,要讓觀眾興奮,然后再去考慮賣點;第二,動作設計要講究人體武術格斗的基本理論概念及力學規則;第三,武術設計要永遠依據人物性格特點。此外,結合新技術套用中國武術動作的設計,加上我自己的風格,也是一種突破。
據現場工作人員透露,在甄子丹的辦公桌上擺有3、4個小人偶,各個肢體環節都可以隨意變動,他一有想法就會擺弄這些人偶做出各種姿勢,然后讓武打演員依樣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