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紅

今年以來,熒屏孕產節目扎堆。5月份,深圳衛視大型觀察類真人秀《來吧孩子》高調開播;7月底,北京衛視推出醫療紀實節目《生命緣》;9月,天津衛視新生兒紀實類真人秀《寶貝你好》播出。雖然定位不同,表達手法各異,這幾檔節目卻不約而同都將鏡頭對準了之前熒屏綜藝鮮少涉及的地帶——產房,以及讓國人備感頭疼的醫患關系。
各色綜藝壓陣的當下,這幾檔生子節目在收視率方面未見突破,但天然的話題性為其在互聯網上贏得了關注度。以《寶貝你好》為例,該節目網絡點擊率兩期之內超過了1億。《來吧孩子》雖在只播出一期后即遭停播,但其一期播放量已超過9000萬。
“《爸爸去哪兒》之后,親子類的節目就成為熒屏寵兒,孕婦產子節目借勢而出,對一些女性觀眾來說具有很大吸引力,節目中展現的生命、人性以及堅韌意志也使得這類節目具有看點。”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陳立強肯定了這類節目存在的價值,但他認為,暴露產房細節會讓一些男性觀眾略感不適,“這類節目要做得有美感、在國內電視沒有分級的前提下不讓觀眾產生不適感,既是對制作者水平的考驗,也是對管理部門容忍度的考驗”。
三檔節目的區別
《來吧孩子》是深圳衛視第二季度重金打造的一檔真人秀,節目借助64路攝像頭深入到醫院病房、產房、手術室,無縫拍攝、全程直擊產婦生孩子的過程。通過800∶1的素材正片比來呈現醫院和產婦之間的關系,展現家庭的故事、夫妻的故事,醫生和產婦的故事。
但該節目首期播出后,因侵犯婦女兒童隱私、畫面血腥等理由被主管部門責令停播。近日,《綜藝報》從深圳衛視了解到,目前節目正處于重新招商階段,順利的話會于10月份復播。重新播出的版本將對原來節目進行大范圍的剪輯,主要是將其中容易引起觀眾不適的血腥鏡頭剪去,側重通過分娩話題來展現家庭關系、夫妻關系。談及節目更深入的話題,制片人易驊表示,節目確定開播后會向媒體公開想法。
就在《來吧孩子》停播期間,北京衛視《生命緣》、天津衛視《寶貝你好》相繼開播。
《生命緣》制片人邵晶告訴記者,2012年,自己帶領的《身邊》團隊就做過一季特別節目,當時是將鏡頭對準醫院和醫患關系,節目播出后得到了當時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國家衛生部領導的好評,“兩位領導主動到臺里來要求開座談會”,這是《生命緣》節目的起源。
節目第一期的選題就是生孩子,邵晶表示,后面還會有心血管疾病、120急救等內容。“《生命緣》以三個‘緣字作為內核:一是‘醫患之緣,二是‘親情之緣,還有一個是‘生死本身的緣分。”圍繞生死展開話題,節目不專注于某一細分領域,邵晶解釋,“如果只做生孩子,故事的脈絡流程有點相似,因此我們還是想做生死之間的人間大愛,在各種生死考驗中真實反映人性的光輝。”
《寶貝你好》由天視衛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趙川工作室研發制作。制片人趙川表示,“希望用鏡頭記錄產婦這個特殊群體,講述不同家庭在孕育新生命中所遇到的問題,反映家庭在孕育的特殊時期與社會的關系。節目的定位不是生孩子,而是孕育新生命的家庭故事”。
如何“有節制地美”
醫院里與生命有關的故事,聽起來便有諸多吸引觀眾的元素。但節目在實操過程中稍有不慎便會觸犯“隱私”和“血腥”兩條紅線,進而導致制作者本來的意圖大打折扣。
趙川理解的《寶貝你好》中涉及的隱私包括“孕產婦身體暴露的隱私以及嘉賓的家庭關系、財富、地位等隱私。”他表示,在拍攝和剪輯過程中針對身體部位提出了明確要求,至于其他隱私問題在拍攝前和拍攝中,都與嘉賓做了充分溝通,“成片中沒有違背制作方與嘉賓達成的關于隱私共識的問題。”
《生命緣》遵守三條原則。首先,拍攝和播出征求嘉賓的同意;第二,遇到疑難雜癥的嘉賓,節目組力所能及提供一些幫助,讓嘉賓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第三,節目組會對可能給嘉賓帶來負面影響的后期畫面進行處理,“即使他們不提我們也會處理”,節目組認為這是個道德問題。
將鏡頭切入手術室、急診室,甚至重癥監護室,畫面難免不美觀或讓觀眾產生不適,把握尺度尤為關鍵。對此,邵晶表示,《生命緣》不論是在拍攝角度還是攝像數量方面都有極大的克制。“我們會避開血腥的地方,拍攝主景是大夫。另外,當用電視畫面不宜表達的時候,可以用動畫來表現,一方面避免血腥問題,同時也讓觀眾看得清晰。況且,動畫是每期收視的一個高點,因此我們后來的節目中更多運用了這種方式。而且醫院是個嚴肅的地方,我們不會派大批攝像去圍著采訪對象拍攝,一般是單機。”
趙川則解釋,在47分鐘的《寶貝你好》中,產房鏡頭只有3分鐘,都是圍繞新生兒設計展開,“面對一個鮮活的生命,誰又能說不美呢?”
“生孩子這個題材需要很好的尺度把握能力,因為它牽扯到的敏感的東西很多,比如心臟手術沒有痛苦和喊叫,但生孩子的過程就是痛苦展現,會引起一些觀眾的反彈,需要考慮中國電視觀眾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我相信《來吧孩子》調整以后會注意運用一些技巧處理好這些問題。”一位關注《來吧孩子》事態進程的業內人士表示。
前景可期
《來吧孩子》曾是深圳衛視極為看好的項目,節目單期投資近500萬元,播出前就得到美贊臣冠名,網絡獨家冠名也已敲定,目前重新招商雖還沒有最終定論,但陳立強認為,孕產類節目與母嬰品牌的廣告商訴求契合度非常高,商業化前景比較樂觀。
與這檔節目相比,《生命緣》和《寶貝你好》可以算做小成本制作。邵晶表示,對《生命緣》這檔節目的收視率預期是0.5%,播出后穩定在0.6%以上,有的單期超過0.8%。這檔節目因為花費的人力比較少,只有六七個核心編導,總體來說性價比很劃算。目前,《生命緣》沒有冠名、沒有植入廣告,但邵晶個人還是看好這類節目的商業價值,“《生命緣》的主題是珍惜生命,精神內核跟很多廣告主契合,比如食用油——送給爸爸的愛等等。”
與醫院的合作也有較大開發空間,但邵晶和趙川均表示,這種合作目前僅停留在醫院同意并配合拍攝階段。趙川說,這對節目組來說已經是個很大的驚喜。“一直以為難以得到醫院的配合,但結果是一路綠燈,這恐怕是大家對新生命的一種致敬吧。我看過個別網友說,醫生太好了,不真實。坦誠講,在我們沒有如此近距離關注醫生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想的,但事實告訴我,大多數的醫患關系是好的、正常的,他們的工作是救人,我們的工作是記錄生命艱難誕生的過程,這就是我們與醫院的合作。”
《生命緣》節目組在與醫院接觸過程中也經歷了被無視——同意拍攝——被打動——主動邀請的過程。“醫院給了我們最大的信任,這是這一季最大的收獲”,邵晶說。
邵晶認為,在看病難的中國出現一些這樣的節目會讓觀眾感覺很親切,因此此類節目有一定的收視基因。這類節目的紅火說明電視“開始關注生命本身,關注真實的醫患關系”,在趙川看來“是一件大好事。”
采訪中,出品以上節目的衛視均表示,從節目形態到拍攝剪輯手法再到開放合作的程度,此類節目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在找到主題思路與表達方式的最佳契合點上,孕產節目只是剛開了一個頭。邵晶表示,《生命緣》后續會以季播形式不斷推陳出新,把觀眾承受能力、對醫院工作的尊重、節目的表達方式、收視等經過綜合評估之后研發出更好的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