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荷琴
【摘要】作業,大多都是由老師根據每天的所教內容布置給學生的鞏固類練習。學生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類作業,苦不堪言。為了扭轉這一尷尬局面,老師主動出擊,將作業的自主權還給了學生。老師只給指導性的建議。學生自主決定作業的內容及所學知識的達成度,極大地調動了孩子作業的積極性,也迅速地激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作業;有效;積極性
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指出:教師的作用與價值在于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所思、所想和所做的一切,都要通過學生自己去完成,教師只不過是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助力車。老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也是為了給孩子復習目前所學、預習以后要學做準備的。至于作業的完成質量要靠孩子自己把握。
教師布置的作業一般是以當天所學內容為出發點,考慮的是班上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狀況。這樣的作業對于大部分學生是適用的,但對于有些學生卻是欠考慮的。比如,教師要求學生回家背誦課文,默寫所學單詞或詞組。不少優秀生在課前預習時,就已經能認讀甚至熟讀單詞、短語和課文了。而到了老師教學相應內容時,通過他們全神貫注地聽講與領悟,他們內心已經對這些知識爛熟于心了。在班上,老師會經常聽到學生的嘀咕:老師,我早已會背課文了,會默寫單詞和詞組了。這類學生大多有吃不飽的現象,而老師往往卻忽視了這種現象,沒有適時教授他們前進的方向和努力的策略,鼓勵他們向更深奧的領域發展。長此以往,他們安于現狀,有較強的優越感,其實他們的學習水平也并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還有極少數人的境遇,老師在布置作業時也未加合理考慮過。這些后進生本來底子就弱,經不起折騰,缺少學英語的自覺、自信。他們能勉強應付老師的作業就算不錯的了。如何打開作業布置的僵局呢?把作業布置的自主權還給學生,也許是解決此類問題的一個不錯的選擇。有了這種想法之后,我就立刻著手落實此項措施,為的是看其能否發揮預設的效果。
一、制定合理獎懲機制,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為了激發同學們自主作業的積極性,我在班上也制定了一些獎勵措施,并將此一并納入本班的獎懲機制之中。具體地,每天作業中,如果只是簡單地抄寫與機械地朗讀,那么孩子可以加一顆星,算一分;如果背誦和默寫相關單元的單詞、短語或句子的,那么孩子可以加二顆星,算二分;如果自做一份有難度的練習或觀看一場自己能看懂的英文動畫等,那么孩子可以加三顆星,算三分。自主作業中的星星有三種用處:一是每顆星算一分,還可以算在班級考評機制中,用來和別的同學競爭每周之星;二是每單元集齊10顆星,在單元練習中可以加一分;三是一個月內自主作業之星總計最多的前10名可以獎勵免寫卡,獎勵學生免寫當天的所有英語作業。措施一公布,很多孩子都開始盤算起來。自主作業的開展,學生可以此來爭當每周之星,可以此來給單元練習加分,可以此來獎勵自己免寫作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從中自我選擇要做的作業。
二、自主確定適量作業內容,激發學生主人翁意識
獎懲措施一出,就開始陸陸續續地有學生打聽起自主作業的具體內容來。我也把這項任務交給了孩子們自己。他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為自主作業出謀劃策來。有同學建議:對新學內容不太熟悉的同學,可以回家聽讀、抄寫相應的單詞、短語、課文等;有同學建議:對所學內容很熟悉的同學,可以進一步復習鞏固當天所學或預習下一單元內容,比如:背誦、默寫相應的單詞、短語、課文或者聽讀下一單元的內容等;有同學建議:背默作業太老套,可以來點不一樣的,可以利用書中所學詞匯自編短語或對話;還有同學建議:要想應付目前的學業水平測試,只有多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甚至有個別同學建議: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借助多媒體等先進的電教手段來鍛煉自己的口語,欣賞原汁原味的適合小學生看的英語視頻,以培養自己學習英語的興趣。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方案來。這些方案適合不同學習水平的孩子,也具有可操作性。索性,我讓孩子們把他們提的建議一股腦兒地記錄了下來。每天他們可以對照這些方案和自己的學習狀況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英語作業。當然,同學們還可自創其他可操作的英語作業,只要在作業本上寫上明確的作業要求即可。
三、及時調控
自主作業交上來之后,老師要做好調控,及時掌握班上學生作業的動態,可以行使建議權,但一定加上必要的說明。這樣既不打擊孩子進行自主作業的積極性,也能很好地為孩子的英語的學習保駕護航。
從這幾次試行下來的作業效果看,大多數學生都能保質保量地復習并鞏固當天所學內容。有些同學的作業甚至做得出乎意料地好。他們不光把當天所學的復習并鞏固了,還連帶復習了以前所學內容以及預習了下一單元的內容。少數同學實在沒作業可做了,就在網上學起了英語口語,欣賞起英語動畫視頻來。一單元的內容,老師規定了基本要求,由學生來自主決定每天的達成目標。優秀生的又有了新的奮斗規劃,中等生也有了前行的榜樣,后進生也能自信地抬起頭來。聽說讀寫再不是老師強迫他們完成的英語作業。從同學自己口中出來的作業與老師布置的作業就是不一樣。孩子們的自主意識增強了,奮斗目標也明確了,真正有了一個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可喜轉變。
參考文獻:
[1]《諦聽教育的春天》郭思樂教授;
[2]《獎懲制度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