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樂
摘 要:現今,運營網絡IP化趨勢越加明顯,由路由器為主構建的承載網成為運營商網絡建設的首選,文章對IPRAN技術進行分析,列出其優劣點,并對其應用前景進行展望。
關鍵詞:IPRAN;技術承載網;應用
引言
由于網絡技術的飛速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信息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到,電信運營商也隨之在發生很大的變化,數據業務成為其主要的業務增長點,而傳統的技術已經無法滿足數據業務的需求,高寬帶和網絡的穩定性成為現今數據業務主要的問題點。為了有效解決此問題,IPRAN技術成為營業商理想的技術選擇。
1 IPRAN技術分析
IPRAN是以IP/MPLS技術為基礎的一種IP化的移動回傳網技術,是在城域傳輸網、IP城域網等網絡的內匯聚、核心層和接入層采用IP/MPLS和增強以太網技術結合的方法。與傳統的網絡傳輸技術相比,IPRAN技術的優點可以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多業務承載能力和分區域、多進程技術
IPRAN技術具有很強的多業務承載能力,對2G和3G基站的TDM業務、以太網和ATM大客戶專線、LTE業務等都可以實現網絡承載。它更充分的滿足各種綜合業務的承載需要,有著資源協調統一和控制管理統一的優勢,可以更好的提高其綜合運營能力。
IPRAN網絡的分區域和多進程技術是其技術優點,它使用靜態路由注入的方法解決規模組網問題,又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能降低對路由器的要求和路由器的震蕩,因為網絡規模很大,因此對路由器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以此也提高了網絡的穩定性。它對不同的區域采用不同的內部網關協議(IGP)進行管理,當遇到障礙時也能更方便網絡自愈和恢復。
1.2 網絡拓展性
IPRAN技術基于IP/MPLS等三層動態技術,具有同一的IP架構,具備良好的網絡擴展性。采用IGP分域和IGPFC等技術具備完善的組網能力,可以提供高帶寬等多樣化的需求。
1.3 QoS性能
IPRAN技術使用Diffserv技術來實現QoS質量保障,根據流量優先級局域網二層協議標準對業務進行等級分定,對不同級別的業務進行不同的優先級的業務保障,分層保證,保證了業務承載的質量。
1.4 業務配置靈活
IPRAN技術是基于IP/MPLS的三層動態技術,具有的業務通道的數量是非常大的,而且這些業務通道是可配置的,配置起來也是非常方便,可以自動的調節,不需要人工進行干預。
1.5 可靠性和安全性
IP/MPLS技術的可靠性非常強,由于IPRAN技術是以IP/MPLS技術為基礎,所以其也具有相同的可靠性,有著多種技術的保護,如GR/NSF、IGPFC、GR/NSF、IGPFC等。IPRAN需要極短的業務切換時間,短時間的切換也提高了鏈路的可靠性。在安全性方面,IPRAN技術采用VPN(虛擬專用網)或者PW(偽線)的方式,采用這兩種方式有效的實現了業務間的隔開和分離,讓網絡設備具有極強的放攻擊性。
1.5.1 OAM能力。IPRAN技術在OAM能力方面相對于傳統的網絡技術有著明顯的劣勢。傳統的回傳網絡使用的是GUI配置方式,可以實現端到端的故障檢測,配置簡單。而IPRAN網絡維護的復雜度較大,因其業務路由不透明,配置相對于GUI也是十分復雜。所以IPRAN網絡的故障檢測能力不強。
1.5.2 網絡自愈保護能力。在網絡技術自愈保護能力上,IPRAN技術相對于傳統的網絡有著明顯的不足。目前而言,IPRAN技術的網絡保護技術主要包括雙向轉發檢測(BFD)、流量工程(TE)、虛路由器冗余協議(VRRP)和雙歸組網等,在對這些技術進行測試和驗證后,雖然其基本上可以支撐業務的需求,但是還是弱于PTN技術。
1.5.3 建設成本。IPRAN技術在網絡部署上也有著不足,例如PTN技術完全承載了SDH組網的強大的能力,部署相對簡單,規劃建設也簡便,并且由網管一鍵就可以完成業務組織,運營和維護方面也簡單。而IPRAN技術在網絡部署方面是基于IP的控制平面設計,因此在規劃建設上,要對業務IP、端口互聯IP、設備LoopbackIP等進行綜合考慮,相對PTN技術規劃復雜,所以建設成本也是相對較高的。
2 IPRAN技術應用前景
2.1 IPRAN國內外應用近況
在國內,網絡、移動等多業務的融合發展方向已經被運營商等熟知。目前,實現此目標的技術主要有IPRAN和PTN。國內三大運營商在此方向上也都做出了一些探索和方案。中國移動使用的是PTN技術,并且在其業務網中已經發展建設了大量PTN設備。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使用的是IPRAN技術,并且從2010年起已經建設了大量的IPRAN試點。中國電信于2011年在杭州、鎮江、深圳等城市進行了IPRAN承載網的試點測試,并得到了良好的結果。中國聯通于2010年在珠海啟動首個IPRAN的試點工程,此外,2011年,中國聯通進行了涉及北京、廣州等,10多個大城市的第一次IPRAN技術的試商用,在這10多個城市當中,每一個試驗城市的網絡規模都很大,即平均基本設備都在50端的設備。第二年,又啟動了全國性的IPRAN招標,此項目在全國都是首例。進行了設備的集采,拉開了IPRAN在國內商用的序幕。
在國外,許多大運營商如英國電信BT等也都早已意識到網絡的IP化和多業務的綜合化是未來通信網絡的發展方向,并建立了各自的IPRAN移動承載網絡。在2010年,BT放棄了WEMB建設而采用IPRAN方案,并建設其業務承載網。與此同時,北美運營商也采用了相同的方案進行承載網建設,并且相關標準都是采用IETI頒布的技術標準,這些技術指標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很完善。
2.2 IPRAN技術應用前景
隨著3G網絡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綜合業務成為主流方向,不僅提供GSM語音業務,還包括Internet接入、視頻服務、專線、專網、云應用和視頻服務等。數據業務的大量增加也要求無線網絡的高帶寬,傳統的傳送網如TDM已經不能滿足如此高的帶寬需要,建設分組化的承載網絡成為不能避免的趨向。移動網絡IP化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在逐步的進行中,IPRAN技術是IP化的承載網的主要技術方案。
傳統的承載網技術是單業務的模式,它已不滿足移動業務的發展方向和業務需求,并具有很高的CAPEX(Capital Expenditure)和OPEX (Operating Expense),逐漸的被運營商所放棄。多業務的綜合需要傳送網面向高價值多業務承載的需求,使承載網絡滿足可擴展性,國內外許多運營商都認識到發展統一的綜合承載網絡是未來發現的目標,新的承載網絡可以承載3G、4G、視頻、LTE等多業務。IPRAN技術是移動承載網主流的解決方案,被國內外主流運營商所應用,它具有靈活的尋址能力;高容量和帶寬;提供差異服務,即對不同業務進行不同的管理和優先級的發送;對重要即插即用,即正確安裝和連接后就可自動打開設備和網管之間的通道;并在運營和維護方面支持可視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有著許多優點的同時IPRAN技術仍有著不足,但是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建設方案的進一步優化,相信它的劣勢肯定會得到改善,從而讓其更加具有競爭能力,應用前景肯定更加的廣闊。
3 結束語
IPRAN技術是目前移動通信不斷IP化和寬帶化條件下優先的選擇,現有的技術在容量和業務處理能力方面都難以滿足接入需要,建設新型綜合接入網是當前的需要。雖然IPRAN技術仍在發展過程中,在OAM和建設成本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改進,但它作為新技術必將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進步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楊明極,劉德錦.IPRAN技術與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59.
[2]邵 .IPRAN關鍵技術淺析和應用展望[J].現代電信科技,2012,(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