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漢民
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他們的心理有什么變化,身心又有什么特點,身負重大責任的班主任要一清二楚,但這又是不容易的。要真正了解學生,班主任必須學學心理學,才能勝任心理輔導的重任。
心理輔導是一門兼專業性、科學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助人工作,需要進行一定的專業培訓,班主任心理輔導也不例外。目前,許多地方加強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力度,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班主任要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理念、方法和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個健康的學生,除了在生理上的成熟健康外,心理素質的好壞也同樣重要。對于有心理問題障礙的學生,心理輔導尤為需要。班主任的心理輔導在高一和高三尤其需要。高中一年級新生入學后,面對一個全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容易產生排斥心理,以致缺乏自信心,甚至憂郁。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應根據學生成長的過程,在心理上輔導學生。比如,高三壓力大,學生容易產生心理疾病,這時的心理輔導特別重要。一些高三學生認為目前很多學校應試教育嚴重,因而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有逆反心理。這樣的情緒在客觀上影響了高三階段的復習和備考。班主任應該對學生的這一心理進行引導,使其樹立正確觀念。
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應該最了解學生的人,學習心理學知識有助于班主任做好學生工作,所以班主任要學點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