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年第3期刊登李湖江的文章指出,班主任在讓學生過一把當班干部的癮之外,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更加重要。眾所周知,現在學生的表現欲都很強烈,很多學生都想當班干部,但是傳統意義的那些班干部職位有限。怎么辦呢?在班干部的安排上,班主任可以根據班級管理的需要,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給每個學生一個班干部的頭銜。學生在有了班干部的頭銜之后,那種班級的主人翁精神就會增強,就很樂意為班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然,為了避免學生有“官本位”的意識,班主任要注意引導,強調責任比頭銜更重要。責任意識是很多成人所欠缺的一種意識,如果班主任通過給每個學生一個班干部頭銜,賦予每個學生一定責任的話,學生從小就會形成一種責任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承擔、去完成自己身上的責任。如果這些學生長大之后,還保留這種責任意識,他們就會在自己普通的工作崗位上擔當起應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