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率調查研究機構CSM近日完成了跨平臺多終端受眾測量體系的拓展與測試,新產品于今年下半年陸續試水國內市場。
CSM旨在通過跨平臺跨終端受眾測量體系的建立,在多元抽樣調查的基礎上,通過整合、融合傳統收視率抽樣調查數據、電視回路數據、互聯網海量數據和消費行為等數據資源,為市場提供整合性數據采集和分析集成平臺。
跨平臺多終端受眾測量體系的實現包括三個重要業務。多屏收視率測量作為其核心業務,在電視直播收視率測量的基礎上,擴展至對多元收視端及個性化收視行為的測量,新業務融合了電視端、PC端與移動端的基于直播、點播與回放的收視數據。該測量體系還包括兩個延伸業務,一是基于社交電視而推出的指數產品體系,如CSM與微博社交平臺合作推出的標準化產品“微博電視指數”,該指數與收視數據的結合為電視媒體分析節目的社交化傳播效果提供定量的數據支持;另一個是收視率與消費者數據的融合研究,目前已推出“購買者收視行為研究”“目標消費者收視分析”等產品,為消費者畫像、廣告評估提供了多維分析工具,有助于全方位透視媒介消費行為、商品消費行為以及營銷策略之間的相互影響及關聯。
又訊:7月2日,CSM與微博合力打造的微博電視指數Beta版宣告上線,成為國內首個基于社交媒體評估電視節目影響力的大數據分析系統。
該指數參照國際通行標準,對微博上關于電視節目的討論量及用戶規模等進行規范化統計分析,為電視節目在微博上的傳播、營銷與評估提供有效的、系統化、標準化數據支持;同時,該指數也將使節目營銷從業者和研究人員在抽樣調查的電視收視率指標外,獲得社會化媒體上電視影響力的全量分析數據,有效地做出節目評估,提高投資回報率與傳播效果。
微博電視指數分為日排行和周排行,分別代表電視節目在當天和本周的微博熱度,每一期節目對應一個指數。目前發布的微博電視指數涵蓋了國內二十余檔高關注度電視節目。未來,該指數的評估范圍將會陸續擴展至電視劇、體育節目等,提供多元化的節目類型評估數據。(南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