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淀檢察院在北京市率先通報了一起百度公司員工刪帖涉案被批捕的消息。被批捕的是百度公司原社區搜索部高級產品運營管理專員許寧,許寧承認勾結外部人員收費刪帖的事實,百度公司于2012年7月13日向公安機關報案。許寧案,也揭開了網站工作人員有償刪帖黑幕的一角。
曾在百度任職,后為一家傳媒公司的副總經理的顧某稱,2008年曾應聘在百度公司做銷售時,發現總有企業、個人、政府部門遇上負面新聞,通過各種渠道找到百度來刪帖,于是便萌發有償刪帖的想法。
在離職百度后,顧某與哥哥一起籌劃公司,表弟史某也一同入伙。已有證據材料顯示,這一家族名下出現了兩家公司,上上下下共計140余員工。據了解,顧某公司主要開展三項業務:一是做危機公關,也就是刪帖;二是做新媒體網絡推廣,也就是包年大客戶的網絡推廣服務;三是軟文推廣。其中,直接涉案的危機公關部,由顧某帶隊在三里屯辦公,占到公司總收入的六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涉案公關公司在招攬刪帖“生意”時,還會采取尋找或通過承包的網站發布負面消息等手段,來促使相關方面“花錢消災”,并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刪帖。
上網找負面 主動聯系刪帖
“你好!我是某某傳媒公司,在網上發現一些不良信息是關于咱們公司**產品的,請問這塊是咱們公司哪位負責處理這個事情呢?”、“您好!是這樣,我們是做輿情監測輿情處理的公司,我們監測到一條信息是關于咱們某某局長的,咱們網上的輿情信息這塊是哪位負責……”
在接受訊問時,顧某交出了自己用于新員工入職培訓的話術單,分別是他給新員工入職培訓,傳授如何在電話中開拓企業、政府客戶。據他稱,一般電話中能成功進入下一步——突破到辦公室主任之類中層領導后,就要開始講該信息對當事人的危害,“適當嚇唬的口氣”,“說嚴重點,得趕快刪除,要不然會被轉載,事情會更嚴重”,借此留下中層領導的聯系方式后,再隔三差五地整理一些負面信息給對方。
其中,涉及企業主要是產品質量和財務問題,涉及政府的包括強制拆遷、受賄索賄、環境污染、領導作風等。一旦對方有合作意向,他們會先刪除一條信息進行展示,對方打來全款的60%,等全部刪除后再回收余款。
承包網站頻道 發負面攬生意
如前所述,刪帖占到顧家兄弟公司業務的六成,除此之外作為一家公關公司,他們當然還需要進行一些正常的推廣活動,這就包括發軟文。
如何發?發到哪里?原來,很多國字號媒體的知名網站和行業網站上都有企業頻道,如同大賣場的鋪位一樣,顧某稱公司單是每年承包上述頻道的費用就要200萬,如此一來只要經過公司軟文部、編輯部審核過的文章,就都有了“用武之地”。
不過在案證據也同時顯示,他們刊載的文章出現了一些企業的負面信息,如此一來,這些負面信息又重新成為刪帖利益鏈的源頭。
等這些政府、企業與公司簽訂協議后,據顧某供述,他們通常會使用三種方式消除負面影響。第一種就是直接刪帖,企業的就直接拜托門戶網站,政府就通過警察劉某給各家網站下通知;第二種是網絡優化,行話叫“下沉”,即讓負面信息在搜索引擎中較靠后的頁數出現,為此他們還專門有一套軟件完成,不需要針對個案再另外花錢;第三種就是通過百度屏蔽關鍵詞,而這個只能找百度公關部門負責人盧某幫忙。
摘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