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友書
[摘 要]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激活學生興趣是關鍵,學生廣泛閱讀、豐厚積累是重要手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互評互改是重要載體。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只有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摸索有助于提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手段,讓學生想寫作文、能寫作文、寫好作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語文素養才能共同提升,學生寫作難的問題才能有效破解,作文教學的困惑才能真正解開。
[關鍵詞]初中作文;興趣;積累;互評;有效性
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寫作興趣不濃,寫作方法欠佳,寫作動力不足,寫作基礎薄弱,參與不夠,教師引導不力等原因嚴重制約著學生積極的寫作心態與良好的寫作欲望。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積累材料,教給作文方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成為語文教師長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的一個重要話題。
一、激活學生興趣是切入點
學生寫作的欲望與沖動,來源于學生寫作的習慣與內在需求。在作文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欲望是激發學生寫作的出發點。教師要充分用好語文教材中的范文,讓學生在閱讀語文教材中感悟文本思想,與作者和文本對話,把握文本內涵,體會作者感情,從教材學習中產生寫作的沖動與愿望。
幫助學生樹立寫作信心,克服寫作心理障礙,是寫作教學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語文教師都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事物,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人生,用自己的經歷去體會生活,要求學生寫真人真事,抒發真情實感,把自己所見所聞寫出來,把自己的思想與看法表達出來。不論表達完整與否,教師要從學生作文的細微之處去發現作文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糾正與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多尋找自己的進步,學生寫作的興趣才會得到提高,寫作習慣才能逐步形成。
此外,練習的作文題目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盡力做到分層次練習,多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自由選擇素材,自己依據表達的需要進行寫作。
二、擴大學生積累是重要手段
葉圣陶說過:“訓練學生寫作,必須開啟積累鑰匙。”積累是學生寫作前提和保證,只有重視語言素材的積累,學生的寫作才有不竭的源泉。
1.指導學生在觀察中積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到生活中去體驗,注重生活中的細節,注意觀察事物的特征與性質,感悟事件的社會價值與生活意義,感知人和事的有關要素聯系,合理想象,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觀察積累中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理可以議。
2.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學生不僅要閱讀語文教材,在教材內獲取最基礎的知識與寫作的技巧,還需要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充實自己。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隨時摘錄,整理讀書筆記,寫讀書感言,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學生在長期的讀書活動中,感受到閱讀的力量,也催生著寫作的沖動與靈感。
3.指導學生在摘抄中積累與寫作。摘抄也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一種重要手段。教師要引導學生琢磨文字的溫度,丈量文字的厚度,體驗文本的深度,感悟文本的情感,把閱讀中喜歡的精彩語段、妙詞佳句、成語、名言警句、歇后語、諺語等及時摘抄,分類整理,讓語言文字浸潤學生的心靈。積累多了,寫作的時候對句式變化、詞語使用、表達方法的聯系與借鑒就能夠做到得心應手,文章才會生動與鮮活,表情達意才會流暢,才能夠達到“厚積薄發”的效果。
三、引領學生互評是重要載體
傳統的作文評改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互評,學生是主動的參與者,學生主動性得到發揮,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
教師引導學生有步驟、有目地參與評改,讓學生在堅持標準的前提下,以讀者的視角感悟作品,以教師的視角去評價作文。通過同學之間互改互評,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學生之間的協助能力,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達到以改促評、以評促寫的真正效果。
學生在閱讀積累中夯實寫作基礎,在評價與修改中感悟寫作技巧。學生想寫作文、能寫作文、會寫作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語文素養就能夠同步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才會真正提高。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