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晉 李垣江
【摘要】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對教育體制的調整和自我優化的必然。教育的本質是為了國家的發展提供各種各樣的專業素質人才,以往的學術研究型教育模式越來越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從社會的實際需求出發,調整教育體制,創新教育管理體系。
【關鍵詞】專業學位 研究生 教育培養
【基金項目】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2013年研究課題面上項目,項目名稱:2013Y07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多視角反饋機制研究,編號:B2-2013Y07-063。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001-01
一、國家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支持
目前應用型人才的缺少,是我國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在國家轉變經濟增長模式,調整產業結構的大背景下,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更加的急迫。人才成為了最為重要的第一資源,人才是社會發展的根本,而教育是人才發展的根本。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系統的終端。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大力推動研究生教育的結構調整,推動碩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學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并重的戰略轉變[1]。教育部自2009年起就下發了《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教研【2009】1號)文件,自2009年起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范圍,之后每年都在擴大研究生的招生范圍。2012年研究生總計招生50余萬,其中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有20萬人,占到招生比例的38.7%,而2013年其在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中更是占到了40.3%。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比重越來越高,這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和優化的結果,是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要求。
二、社會學校和企業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的需求
不同于以往的學術型研究生教育,社會對實用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來看,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的大工廠,中國制造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共識,支持中國高速發展的核心就是各種高素質的人才。現代企業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加大,極大的制約了企業的發展。為社會為企業培養有針對性,實用性的人才已經成為學校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心。
社會和企業的需求就是學校教育的根本,學以致用,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實用。江蘇科技大學正是在《篤學明德,經世致用》的校訓精神鼓舞下,堅持創辦有自己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學校與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有針對性的培養企業急需的各類人才。其中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等企業簽訂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與實習的合作協議。研究生培養重在理論聯系實際,理論實際并重,在課堂能了解工廠的實際問題,在工廠能聯系課堂的理論原理。其中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每年都供不應求,是我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中的典范。
三、關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的幾點思考
(一)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的目標
在以往的研究生教育中,老師指定的內容多,學生自由掌控的內容少,教學任務模式相對固定。要轉變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機制,把研究生當成科研工作的主體,鼓勵研究生不斷完善人生規劃“自我管理”調動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主創新意識。[2]更加能動主觀的調動學生的研究學習熱情,參與更多的項目,促使其學習工作能力得到提高。明確培養機制,區分教育管理人員和研究生導師的具體職責,使其各司其職,更好的把握研究生的教育進度目標。教育管理人員能夠隨時跟進評估,進行量化考核,研究生導師可以在學生研究學習的各個方面給予指導,幫助其確立目標,順利完成研究學習任務。
(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模式
在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雙導師機制也越來越得到認可。[3]學校的專業導師負責學生在校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工作,工廠的實習導師負責學生的實踐工作,對其實際能力進行指導和鍛煉。江蘇科技大學也采用了這種培養模式,除了在校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工作外,還在上海外高橋滬東船廠設立了校企聯合實習基地。極大培養了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也幫助企業培養了一大批急需的實用型人才,實現了學校企業和學生的三方共贏。
(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的設置
當前的世界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由于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專業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導致教育的全球化趨勢已經顯現。作為教育的最高階段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程度正在加速,高端教育體系的國際化為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教育理念和模式,對于改善和優化我國的現行教育體制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就國外研究生教育而言大致可分為研究型、教學科研結合型、教學科研生產結合型、工業實驗室型等四類模式。[4]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教學科研生產結合型和工業實驗室型的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比較符合我國現有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的設置,注重實踐和應用的培養,屬于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四)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的資源共享
21世紀是網絡的世紀,互聯網把地球村變為了可能。在今天的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下,各種信息充斥著我們周邊。教育的方式也和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教育資源的獲得變的日益簡單且豐富。資源共享成為了現實,利用好網絡工具學生可以足不出戶的享用各種優質的教育資源,優秀的導師可以同時指導更多的學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因為網路有了驚人的發展。
四、結語
教育的培養總是根據社會發展的不斷變化而調整,有一定的歷史繼承性,但在各個不同時期又有著各自的特點。目前根據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來看,加大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已經成為了共識。注重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并重,總結其他國家研究生教育中的得失,調整和優化現行的教育體制已經迫在眉睫,國家發展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
參考文獻:
[1]吳仁群.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的思考[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2(1):20
[2]孫鴻雁,劉洣娜.研究生教育培養的目標管理模式探析[J]長春大學學報,2012(2):22
[3]馮濤,常媛,成愛武.突破培養資源瓶頸,促進研究生教育和諧發展[A]教育研究,2009(12)
[4]陳新,胡朝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與管理模式研究[A]高等教育2013(12)
作者簡介:
安晉(1980,11-),河南焦作人,碩士,研究方向:金融。
李垣江(1981,11-),山西垣曲人,博士,研究方向:信息與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