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長敏等
摘 要:吉林省棚膜蔬菜生產面積約為105萬畝。由于薄皮甜瓜生產周期短且效益高,成為棚膜生產種植的主要品種。通過無公害設施生產技術研究、集成與示范,總結、完善并制定了薄皮甜瓜設施生產技術規程。本標準規定了無公害農產品薄皮甜瓜設施生產的產地環境選擇和配置、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收獲、貯運與包裝及記錄等要求,適用于吉林省薄皮甜瓜無公害設施栽培。
1 定義
1.1 設施生產:在溫室和塑料薄膜拱棚條件下的栽培方式。
1.2 安全間隔期:最后一次噴藥到甜瓜收獲期前必須間隔的天數。
2 產地環境選擇和配置
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NY 5294 [7]的要求。選擇地勢平坦、灌溉方便且集中連片的地塊。
產地環境應設有工作室、倉庫、廢物與污染物收集設施,并配有灌溉系統、環境條件監測、標志標識和隔離防護等設備設施,同時應該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
3 生產技術
3.1 生產方式:春季設施栽培可選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中棚、小棚),秋季設施栽培宜選用塑料大棚。
3.2 品種選擇:種子質量應符合GB 16715.1 [3]的要求,宜選擇優質、抗病、耐貯運的審(認)定甜瓜品種。
春季生產應選擇早熟品種,秋季生產應選擇中早熟品種。
3.3 播種育苗
3.3.1 播期:春季生產可在1月下旬~3月上旬溫室播種,秋季生產在7月中下旬播種。
3.3.2 床土配制:選用透氣性好、無除草劑及疏松的大田土壤。配制比例為田土∶草炭∶有機肥=5∶4∶1??捎闷渌杷晌锪洗娌萏俊?/p>
3.3.3 浸種催芽:將種子用紗布包好,置于55~60℃水中浸泡15~20分鐘后,在室溫條件下浸泡6~8小時。撈出,瀝干。置于28~30℃條件下催芽,每隔4小時翻動一次。芽長2~3毫米,即可播種。
3.3.4 播種: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每個營養土方、營養缽或營養塊播入1~2粒種子,種子平放。覆土厚度1厘米,撒上少許草木灰,覆上地膜。播種后2~3天即可破土出苗,要及時撤掉地膜。
3.3.5 苗期管理:春季育苗可采取多層覆蓋保溫。播種后白天溫度應保持在30℃,夜間溫度不低于18℃。苗期白天溫度25~28℃,夜間溫度13~15℃。秋季育苗遮蔭降溫,避免幼苗徒長。
苗期盡量少澆水。缺水時可少量噴灑,定植前5~7天選擇晴天澆一次透水。當幼苗長至三葉一心時,加大通風,進行秧苗鍛煉。
3.3.6 壯苗標準:春季幼苗的苗齡28~30天,葉片數3~4片;秋季幼苗的苗齡20~25天,葉片數2~3片。子葉完整,真葉健康,節間短,莖粗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生長良好。
3.4 定植
3.4.1 原則:設施土壤10厘米土層溫度穩定通過10℃,即可定植。春季生產宜2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提早定植應采取多層覆蓋措施。秋季生產宜8月上中旬定植,注意適時遮陰保苗。
3.4.2 整地
宜秋整地。春季整地應在定植前25~30天進行,依據當地生產方式,確定整地方法。
方法:①吊蔓栽培:適用于日光溫室、塑料大棚。春季生產:畦寬90~100厘米,畦高20厘米,單行栽培。秋季生產:畦寬100~120厘米,畦高20厘米,雙行栽培。②地爬栽培:適用于塑料中棚、小棚。春季生產:壟寬65~80厘米,壟高15厘米,單行栽培。秋季生產:壟寬65~80厘米,壟高15厘米,雙行栽培。
3.4.3 施肥
應符合NY/T 496 [5]的要求。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葉面肥適當使用。
3.4.3.2 方法:施入方式及用量如下:①基肥:定植前10~15天施入,種類與用量為:腐熟的農家肥:4500~5000千克/667平方米?;剩毫姿岫@30~40千克/667平方米、硫酸鉀:25~30千克/667平方米。②追肥:種類與用量為:硫酸鉀型復合肥:10~15千克/667平方米。嘌呤類可溶性粉劑葉面肥:600~800倍液。
3.4.4 密度:春季生產每667平方米保苗數2200~2500株;秋季生產每667平方米保苗數2000~2200株。
3.5 田間管理
3.5.1 溫、濕度管理:春季生產應以保溫為主,不宜通風。秋季生產應以降溫為主,適時遮蔭。濕度管理應以放風為主,科學通風排濕(詳見表1)。
3.5.2 水肥管理:定植后3~5天,澆透一次緩苗水。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開花坐果期適當控制澆水,果實膨大期保持水分充足,采收前5~7天不澆水。
追肥應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開花前,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鉀型復合肥15千克。第二次是在坐果后,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鉀型復合肥10千克??筛鶕仓晟L需求,噴施600~800倍液嘌呤類可溶性粉劑葉面肥。
3.5.3 植株調整
吊蔓栽培:下列整枝方式適合子蔓坐瓜為主的品種。①單蔓整枝方式:在主蔓上選留8~10節位的子蔓座瓜,子蔓瓜前留2片葉摘心,主蔓26~28片葉摘心,每株座瓜3~4個。②雙蔓整枝方式:植株4片葉摘心,選留3~4節位上的子蔓作為留瓜主蔓。子蔓上選留8~12節位的孫蔓坐瓜,孫蔓瓜前留2片葉摘心,子蔓26~28片葉摘心,每株坐瓜4~6個。
地爬栽培:本整枝方式適合子蔓、孫蔓均能坐瓜的品種。多采用三蔓或四蔓整枝方式。主蔓3~5片葉時摘心,選留3~4節子蔓座瓜。每條子蔓3~4片葉再次摘心,選留7~8條孫蔓,多余側枝全部摘除。座瓜后孫蔓留2~3片葉摘心,每株坐瓜4~5個。
3.5.4 授粉留瓜:以人工授粉為宜;可噴施0.1%氯吡腚苯脲可濕性粉劑(坐瓜靈)輔助授粉,使用時用量與環境溫度的關系(詳見表2);有條件的可采用蜜蜂授粉。當幼瓜長至雞蛋大小時,選擇果大、形正、無病蟲傷的果實留瓜。吊蔓栽培宜留瓜8~10個,地爬栽培宜留瓜4~5個。
4 病蟲害防治
4.1 原則:應符合GB 4285 [1],GB/T 8321 [2],GB/T 23416.3 [4],NY/T 1276 [6]。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4.2 對象:主要防治甜瓜病蟲害為:蚜蟲、白粉虱、甜瓜枯萎病、甜瓜霜霉病及甜瓜白粉病。
4.3 方法
4.3.1 物理防治:用黃板誘殺蚜蟲,藍板誘殺薊馬等。
4.3.2 生物防治:用瓢蟲、草蛉來防治蚜蟲,麗蚜小蜂防治白粉虱。
4.3.3 化學防治:應符合GB 4285 [1],GB/T 8321 [2],NY/T 1276 [6]要求。注意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在甜瓜或瓜類上登記的要符合國家用藥標準和劑量,嚴禁使用國家禁用農藥,并要注意安全間隔期。
5 采收
應選擇晴天的早晨或晚上采收,切忌在烈日下氣溫較高時采收。雨后2~3天方可采收,采收前一周停止澆水。為減少甜瓜在運輸和裝卸過程中出現嚴重的機械損傷,應選擇適宜的成熟度采收。春季生產的早熟品種,應在充分成熟時采收,瓜蒂可有、可無。秋季生產的中早熟品種,應比充分成熟提前3~5天采收。瓜蒂保留2~3厘米。
6 貯運與包裝
薄皮甜瓜貯藏與運輸適宜溫度在10~12℃,空氣相對濕度在85%~90%。
包裝材料應選用潔凈、干燥、無異味及足夠堅固的紙箱,以保護果實免受機械損傷。
7 記錄
設施生產操作過程應及時、詳盡的記錄,記錄檔案保存3年以上。
參考文獻
[1] GB 4285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2] GB/T 8321 (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3] GB 16715.1 瓜菜作物種子,第1部分:瓜類.
[4] GB/T 23416.3 蔬菜病蟲害安全防治技術規范.
[5]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6] NY/T 1276 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
[7] NY 5294 無公害食品,設施蔬菜產地環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