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娥等
摘 要:采用GC-MS監測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4-D-乙酯、2,4-D-丁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7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含量狀況,以了解吉林省市售豆芽中常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濫用情況。抽取的14批次豆芽樣品中,4-氯苯氧乙酸、吲哚乙酸兩種調節劑均有不同程度的檢出,4-氯苯氧乙酸的檢出值在0.07~0.99mg/kg范圍,檢出率高達71.4%;吲哚乙酸的檢出值在0.77~40.82mg/kg范圍,檢出率達21.4%。說明,豆芽市場濫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現象依然存在,豆芽市場有待進一步監管和規范。
關鍵詞:豆芽 植物生長調節劑 4-氯苯氧乙酸 吲哚乙酸 含量監測
豆芽類蔬菜為廣大市民經常食用的一類價廉物美的食品,其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且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一直以來,我國豆芽多以作坊式生產為主,在豆芽生產過程中肆意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催發豆芽生長常有發生,添加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有2,4-D-乙酯、2,4-D-丁酯、4-氯苯氧乙酸(CPA)、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1,2],濫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會給健康帶來風險,已成為目前食品安全領域的一個重大問題。
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檢測手段主要有液相色譜法[3,4]、液相色譜-質譜法[5]及氣相色譜-質譜法[6]等。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要求采用GC/MS法同時檢測豆芽中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且要求豆芽中的2,4-D-乙酯、2,4-D-丁酯、CPA、2,4-D、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得在豆芽樣品中檢出(檢出限均為0.01mg/kg),以考察市售豆芽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濫用狀況,為進一步監管和規范豆芽市場提供數據支持。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
6890GC-5973M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美國Agilent公司);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精度為0.1mg;超聲波清洗器(江蘇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旋渦混勻器、烘箱、氮吹儀、離心機(上海精科公司)。
1.2 材料與試劑
乙腈、甲酸、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鹽酸、三氟化硼乙醚溶液、氯化鈉、無水硫酸鈉均分析純;QuECHERS試劑盒(貨號CLE008,300mg/管,杭州福裕科技服務有限公司);MCX固相萃取柱(200mg/6mL,WATERS公司)。
2,4-D-乙酯、2,4-D-丁酯、CPA、萘乙酸、2,4-D、吲哚乙酸、吲哚丁酸標準品,純度均大于99.0%,購于德國Dr Ehrenstorfer GmbH公司
1.3 標準溶液及試劑配制
7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貯備液(1.0g/L):分別稱取0.025g(精確到0.1mg)上述植物生長調節劑標準品,用甲醇分別溶解并定容至25mL,4℃保存。
5.0mg/L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應用液:各吸取1.0g/L植物生長調節劑貯備液0.5mL,用甲醇定容至100mL,4℃保存。20%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液:吸取2mL乙酸乙酯和8mL正己烷混合而成。10%三氟化硼甲醇衍生溶:吸取1mL三氟化硼乙醚溶液和9mL甲醇混合而成,現用現配。
1.4 樣品處理
實驗采用國家風險監測指定方法[7]對14批次豆芽樣品進行測定。具體方法如下:
1.4.1 生長調節劑提取
稱取搗碎的豆芽試樣10.0g于50mL離心管中,加入20mL乙腈、40μL甲酸,漩渦混勻1min,超聲提取30min,8000r/min離心5min,上清液轉移至另一支50mL離心管中,加入3.0gNaCl,漩渦混勻;8000r/min離心5min,吸出乙腈層,用無水Na2SO4脫水后收集至圓底燒瓶內,50℃水浴真空濃縮至干,在圓底燒瓶內加入2 mL甲醇超聲溶解。
1.4.2 生長調節劑凈化
取上述甲醇樣液1mL,加到QuECHERS試劑管中,混勻,靜止5min,混勻,10000r/min離心2min,取上清液進行GC/MS分析測定2,4-D-乙酯和2,4-D-丁酯。
另取甲醇樣液1mL,加入9mL 40m mol/L HCl,超聲混勻,轉移至離心管后8000r/min離心5min,上清液待凈化。先用5mL甲醇、5mL水、5mL 40mmol/L HCl溶液活化MCS柱,活化結束后上清液轉移到MCS柱內,待樣液過柱后,用5mL水淋洗除雜,真空抽干柱內液體后加入5mL甲醇洗脫,收集于10mL具塞試管內,待衍生。
1.4.3 衍生化
將待衍生組分加入1mL10%三氟化硼甲醇衍生溶液,渦旋混勻,70℃加熱衍生30min,取出冷卻后再加入1.0mL20%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液和2mL純水,渦旋混勻,4000r/min離心5min,吸出上層有機相,轉移至進樣瓶中進行GC/MS分析。分別吸取5.0mg/L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應用液0.05,0.1,0.2,0.4和1.0mL,以甲醇定容至1.0mL與樣品一起進行衍生測定,繪制含量(0.25,0.5,1.0,
2.0和5.0mg/L)與響應面積標準曲線。
1.5 分析條件
氣相色譜條件DB-5MS毛細管色譜柱(30m×0.25mm×0.25μm),進樣口溫度:260℃;載氣:高純氦氣,純度≥99.999%;載氣流速:1.0mL/min;進樣方式:不分流進樣;進樣量:1μL。升溫程序:80℃,保持1min,以10℃/min升溫至290℃,保持5min;質譜條件GC/MS接口溫度:280℃;離子源溫度:230℃;四級桿溫度150℃;電離方式EI源;電離電壓:70eV;選擇離子監測模式,監測離子見表1。
2 結果與討論
2.1 7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豆芽中的檢出情況
抽取14批次市售豆芽,其中黃豆芽5批次,綠豆芽9批次。檢測結果顯示,CPA和吲哚乙酸均有不同程度的檢出,其他生長調節劑均未檢出,具體檢出情況見表2;總離子流圖見圖1。
2.2 結果分析
吉林省抽取的14批次豆芽樣品中,CPA、吲哚乙酸兩種調節劑均有不同程度的檢出,CPA的檢出值在0.07~0.99mg/kg范圍,檢出率高達71.4%;吲哚乙酸的檢出值在0.77~40.82mg/kg范圍,檢出率達21.4%。目前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要求豆芽中的2,4-D-乙酯、2,4-D-丁酯、CPA、2,4-D、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得在豆芽樣品中檢出,由上述較高的檢出率說明,豆芽市場濫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現象依然存在,豆芽市場有待進一步監管和規范。
3 討論
豆芽是人們喜歡的蔬菜之一,在生產過程中部分生產者喜歡用生長調節劑催芽,從而導致其生長調節劑含量偏高。由于目前國內還沒有生長調節劑殘留的檢測方法標準和限量標準,加之植物中還有內源生長調節劑和外源生長調節劑之分,因此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很難判定生長調節劑是否超標。
同時蔬菜中生長調節劑的檢測方法也不盡完善,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目前多采用液相色譜、液質聯用、氣質聯用等方法,因此如何統一方法,建立標準,對完善蔬菜中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和監督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蘇芳菲,胡夢青,梅天資,等.2,4-D對小鼠精子毒性作用的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3(1):13-15.
[2] 徐愛東.我國蔬菜中常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毒性及殘留問題研究進展[J].中國蔬菜,2009(8):1-6.
[3] 柴勇,楊俊英,李必全,等.市售豆芽中激素和生長調節劑檢測分析[J].西南農業學報,2007,20(4):698-701.
[4] 彭姝,張昊,郇正玉,高艾英.豆芽中三種常見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法[J].山東農業科學,2010,2:95-98.
[5] 謝寒冰,周明瑩,趙海峰,等.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法同時檢測豆芽中的3種外源植物激素殘留[J].色譜,2014,32(5):493-498.
[6] 李殷,徐霞,袁荷芳,等.氣相色譜-質譜法分析市售豆芽中生長調節劑[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7):9527-9528.
[7] 食藥監食監三便函[2014]74號附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