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克士
【摘要】作為向上一級培養和輸送人才的一個重要渠道,業余體育訓練在高中新課程教學改革中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本文在簡要分析目前高中業余體育訓練問題不足的基礎上,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對策建議,旨在拋磚引玉,促進相關教學工作的更好開展。
【關鍵詞】業余訓練 體育 高中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185-01
作為我國體育人才培養和輸送的一個重要渠道,高中體育生業余訓練在體育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既是幫助學生鍛煉身體和增強體質的重要途徑,也可以及時發現部分的學生體育特長,開展針對性的體育訓練活動。充分發掘這些學生的體育特長,為國家培養訓練全面的競技體育人才奠定堅實基礎。相對體育院校和相關機構的專業訓練來說,高中體育訓練主要是在業余時間進行的,雖然在形式上屬于運動訓練的范疇,但依然偏向于基礎訓練。鑒于這階段體育訓練的主要目標在于考取高層次的體育院校,這階段的訓練也呈現出一定的特點。
一、高中業余體育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對高中業余體育訓練認識不足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學校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然而,長久以來,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在高考升學指揮棒的影響下,很多高中教育依然以文化課教學為中心,忽略對學生體育能力的訓練[1]。在認知的問題,也有不少學校的校領導和體育老師,對高中業余體育訓練都存在認知上的偏差,體現在比較注重體育正統課程的教學,而忽略對學生業余時間的訓練。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依然是以教學為中心,普遍認為只要上好體育課就完成教學任務了,忽略了對課外活動、課間操和課余訓練。認知上的不足,也導致高中課余體育訓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至存在被中斷的現象。
2.高中業余體育訓練量安排不夠
對高中體育訓練課認識不足,對業余體育訓練課的安排時間較少,也在不同程度上導致學生缺少足夠的體育訓練量。一般來說,要想達到專業運動員的水準,就必須不時的進行極限負荷的強化訓練,這也是現代運動員訓練所必須遵守的準則。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極限負荷訓練也不是高中業余體育訓練所追求的內容,大部分學生的訓練活動是自發組織開展,或者是獨立自我完成,對訓練任務完成情況的監督不到位。導致有時候訓練量嚴重不足,訓練工作也是淺嘗即止[2],也有時候訓練量極其大,嚴重超越了高中生的身體負擔,訓練極不科學。訓練量的不足,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高中生無論是在身體形態、生理機能,還是運動能力上較成人都存在一定差距,加上對學生文化課的重視,也使得學生的訓練時間受到限制。
3.高中業余體育教練員水平有限
與專業運動員的體育教練相比,在高中從事體育訓練的教練員絕大部分都是從大學本科院校畢業,在高等學府里更多是接受體育理論知識方面的訓練,缺乏像專業教練員那樣的專業知識,這也難以滿足當今高中體育生的運動技術。與此同時,在一些偏遠或者條件艱苦的地區,還存在體育教學經費缺乏的現象,學校、地區之間的交流非常少[3],訓練提升的機會較少,體育教學理念難以得到更新,也導致沒有先進的理念和訓練方法來指導學生發展。教練員水平的限制,不僅僅體現在教學上,還體現在學生運動后的康復,這項工作的不到位也極易造成學生日后運動的經常受傷,更體現在對學生健康的輔導和影響,這也關系到學生的日后成長。
二、提升高中業余體育訓練工作開展效果的對策建議
1.從思想上提升認知
切實轉變觀念,各級單位應充分認識業余體育訓練的重要作用。在沉重的升學壓力面前,高中生依然需要將學習的重心落實在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上,然而也不能忽略業余體育訓練的重要作用。業余體育訓練的開展,也是對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消化、吸收、理解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還能在具體的實踐中幫助學生深化對有關理論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并能積極有效地幫助學生增強體質,發展體育特長。在此,一定要處理好業余訓練和文化學習之間的關系,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實現兩者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2.從行動上增加訓練
訓練量不足,主要是針對一般情況而言,其實也不排除有些學生的超負荷訓練,在此,應該是正確處理好運動負荷量和強度的關系更為恰當。負荷量反映的是負荷對機體刺激的量的大小,負荷強度反應的是負荷對機體刺激的深度,而人體機能的改善也離不開適量負荷的刺激。運動負荷過小,達不到訓練效果,運動負荷過大,容易造成機體損傷,在開展業余體育訓練的過程中,也應結合每個人的身體機能特征,開展針對性的體育訓練活動。對此,需要特別注意協調好訓練與放松的關系,在劇烈的運動以后采用一系列舒緩的動作來緩解疲勞,避免受傷。
3.從基礎上加強保障
學校應將體育高考作為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內容,著力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加以保障,通過一系列獎勵方案的制定,將教師愿意帶隊,學生愿意訓練,為學生開展比較系統的體育訓練工作奠定良好基礎。與此同時,針對體育教練員難以滿足需求的現狀,一方面可以加大財政資金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加優秀的教練員進入高中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開展體育訓練活動。另一方面,還應加強現有教練員隊伍建設,積極組織和開展培訓活動,組織大家交流探討教學經驗,實現互通有無,共同成長,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關衛國.高中體育生課余訓練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04):45-46
[2]姜斌.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0):91-92
[3]黃凱.淺析高中體育生業余訓練存在的幾個問題[J].田徑,2011(08):43-45